瓷器茶具的鉴赏与选择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白玉”之称。其中以江西 景德镇出产的最为著名。北宋时,景德镇生产的瓷器 茶具,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 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明代时,在青花瓷的基础 上又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精巧,胎质细腻,彩 色鲜丽,画意生动。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即今景德镇,是个古老茶区。景德镇在唐代就能生产质量 很高的茶具。南宋时,景德镇湖田窑成功地制成了褐 黄、天蓝、微青细条纹的所谓兔毫盏。今天,市面上流行景德镇的青花茶具,有一种“青花双龙茶具”,其茶壶、茶杯、茶盘上均绘有一对凌空飞舞、气势雄伟的 青龙,口沿周围的青翠艳丽的带状边饰也十分精巧, 令人赏心悦目。白釉青花,清新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景瓷茶具大都配有精巧的装饰, 如外壁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等精美绘图,或几行颇蓄哲理的劲道的书法,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用这等茶具冲泡名茶,在品饮茶叶 的同时,观赏茶具,将别有一番情趣。

  除景瓷外,也不乏其他名瓷,唐陆羽《茶经》提 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有人认为邢州和越州出产的瓷碗同样是上等质量,其实 并非如此。如果说邢瓷质地像银,越瓷就像玉,这是 邢瓷不如越瓷的一点;如果说邢瓷像雪,越瓷就像 冰,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点,邢瓷白易使汤现红 色,越瓷青易使汤现绿色,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 点。晋杜育《茶赋》指出:‘器泽陶简,出自东隅”,这里 指的就是越州制的碗,上口不卷边,碗底里弧形而 浅,容积不到半升。越州瓷、岳州瓷都色青,使茶汤呈青绿色。邢州瓷白色,使茶汤色红,泰州瓷黄色,使茶汤色紫;洪州瓷褐色,使茶汤色黑。不同瓷器,对于茶的汤色都有不同的影响。龙泉青瓷茶具以它造型古 朴幽雅,瓷质细腻、釉厚,色泽柔和而蜚声中外。不少古代诗人都有诗句称赞,如:唐朝诗人陆龟蒙曾用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干峰翠色来”的美丽诗句,描绘越窑瓷器的瑰丽色彩。孟郊诗云:“蒙山玉花尽,越 瓯荷叶空。”顾况《茶赋》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如 玉之瓯”。韩偓诗云:“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 茶香。”徐夤在《贡余秘色茶盏》一诗中称:“巧剜明月 梁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 露别江喷。”都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