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传统功效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关于茶的传统用法的功效,不仅在历代茶、医、药三类文献中多有述及,而且在经史子集中也多有散见。我国学者根据五百种左右的有关资料将其中有茶叶疗效的内容总结为茶的传统功效二十四项。现分述如下:

  1.少睡。

  这在文献记载中,具体表述为:令人少睡、”令人少眠”、”令人少寝”、”令人不眠”、”使人不睡”、”令人不寐”、”令不眠”、”不睡”、”少睡”"睡少”、”醒睡眠”、”醒睡”、”破睡”、”不昏”、”兴奋神经”、”心主神明”、”除好睡”、”治中风昏愦,多睡不醒”、”治神疲多眠”等。另外,在古代文人的诗文中也有论及”少睡”的功效。如明代陆树声《茶寮记》:”除烦雪滞,涤醒破睡。…”唐代郑遨《茶诗》:”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陆游的《昼卧闻碾茶》:”玉川七碗何须尔,铜碾声中睡已无”等等。

  2.安神。

  在文献中,具体表述有:”清心神”、”清神”、”除烦”、”涤烦”、”悦志”、”久食益意思”、”益思”、”能诵无忘”、”使人神思闓爽”、”破孤闷”、”醒神思”、”去体中烦闷”等等。在诗文中,如宋代赵佶《大观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明代许次纾《茶疏》:”常饮则心肺清凉,烦郁顿释。”等。在安神方剂中也有论述,现举一例:《孺子方》中:”疗小儿无故惊厥,以苦茶、葱须煮之。”

  3.明目。

  茶之明目功效,自古以来就多为人乐道,所述甚多。古称有”明目”、治”目涩”等。有关药茶方剂也有很多(多出自眼科名著),如《银海指南》:”补肝散、治肝虚羞明、流泪,用蜡茶调服。”

  4.清头目。

  文献记载有”清头目”、治”头目不清”、”治头痛”、”理头痛”、治”脑疼”、”愈头风”、”头痛目昏”,另外还有不少方剂有记载,举一例如下:《医方集论》方曰:”治偏正头风,升麻六钱,生地五钱,雨前茶四钱,黄芩黄连各一钱,水煎服”。

  5.止渴生津。

  文献记载主要有:”止渴”、”疗渴”、”解渴”、”止渴生津液”、”清胃生津”、”润喉”、治”热渴”、除”烦渴”、”作渴”、”消渴不止”、”渴喜一碗绿昌明”等。

  6.清热。

  文献记载主要有:”清热解毒”、”清热降火”、”降火”、”去热”、”涤热”、”泻热”、”破热气”、”清热不伤阴”、”疗热证最效”、”可除胃热之病”等,另外还有一些药茶方剂记载,如《太平圣惠方》中的《药茶诸方》:”治伤寒头痛,壮热葱吱茶方”等。

  7.消暑。

  茶既可清热,又可止渴生津,故亦兼消暑、解暑。古代文献言及此者不多。主要有:”消暑”、”治伤暑”、”可疗暑疾”等。

  8.解毒。

  文献记载主要有:”清热解毒”、”解毒”、”辟瘴”、”除瘴气”、”解诸中毒”、”除痚而去疠”、”利咽喉之疾”。另外药理的方剂也有记载,这是举一例:《简便方》”解诸中毒,芽茶,白矾等分,研末,冷水调下”等。

  9.消食。

  文献记载主要有:治”食积不化”、”消食”、”消宿食”、”消饮食”、”消腥肉之食,解青稞之热”、”解除食积”、”解酒食之毒”、”去胀满”、”去滞而化食”、”去积滞秽恶”、”养脾,食饱最宜”、”芳香微甘,有醛胃养脾之妙”、”甚有助胃力”等。在关于茶的消食功效的附方也有不少,如《串雅补》中治虫积、虫胀方:”茶叶五钱,青盐一钱,洋糖、三稜、雷丸各三钱为末,将上盐、糖煎好后,入三味调匀,每服三钱,白汤送下。”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