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岁月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与嗜茶的英国朋友在一起品茶,突然他若有所思地说:在很多国家与朋友们喝茶,其中包括日韩,都没有在中国喝茶时,那样地让我羡慕,中国人喝茶有一种颇为自得、潇洒的风貌,你们自己也许感觉不到,是你们的悠久文化?还是因为你们是茶的故乡?我要研究研究。

  中国的茶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盛行茶道的日本,在公元9世纪初,才由在中国浙江国清寺留学的日本和尚最澄禅师回国时,把中国茶籽带到日本种植。19世纪英国人猎取了中国茶的良种,在印度种植,使之成为当今世界的产茶大国。“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中国从很早就把喝茶、种植、制茶的方法传向全世界,同时也把饮茶文明带给了这些国家。

  喝茶作为一种嗜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从近代遍布大江南北的茶馆茶楼,到北京前门大碗茶、天津南市的大碗茶摊,发展到新时代的茶艺馆,喝茶环境的变化和由“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地喝半天,好像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到方便了刚获解放了的劳动人民,都能喝上一碗的大碗茶,发展到去有茶艺师服务的茶艺馆的喝茶方式,正是一代代中国人积累起来的智慧、文明。

  喝茶作为一种文明,自然有很多讲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红楼梦》41回)。品茶时入口量不可太多,要细细品尝,这是最通俗的中国茶道了。“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香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喝茶》周作人)这是最基本的品茶方法了。

  喝茶“令人瞌睡少,情志愉悦,能使头脑清醒,眼睛明亮”(《本草纲目》)。喝茶给人以美好享受,但茶喝“美”了也醉人,“醉在茶香里”,一瓣心香,醺醺然缭绕心头,以致“内出性灵,外亲风雅”。“莫道醉人惟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

  当然茶醉与酒醉截然不同,酒醉是酒精中毒,所以自古以来,对酒褒贬不一,传说大禹饮了仪狄酿造的美酒,曾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最好还是宋代杜耒诗中说的:“寒夜客来茶当酒”,其实以茶当酒的风气,还不是自宋代始,《三国志?吴书?韦曜传》就载有“孙皓密赐茶?以代酒”。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孝庄为解决康熙平叛察哈尔王的兵力不足,召集旧日王公贵族“开会”,只备一杯清茶。历史上用一杯清茶办“公”事的官吏,是“廉吏”形象,动辄酒宴摆下的官吏,是“贪官”形象,这几乎成了一种模式。茶性俭,以俭养廉,廉己奉公,可避物欲与贪婪,在世事纷繁中,用一杯清茶办公事,能使人保持“清醒、淡泊”的君子之风!以茶当酒于公于私幸甚!“以茶当酒多风雅,朋友来了有好茶”。

  本篇文章来源于第一茶叶网 原文链接:http://news.t0001.com/2007/1123/article_64547.html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