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的文风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陆羽涉足诗文、书法、茶学,旁及地理、方志。一生主要致力于茶学研究,研究茶叶科技和茶文化,改革茶艺,创制茶具,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茶学的奠基人之一。

  《茶经》是在《茶记》的基础上完成的。两书内容应该有所不同,我想《茶记》重在资料性,旨在真实记录作者数十年间全国茶事考察的结果,《茶经》则是一部7000字的言简意赅的学术专著。

  《茶经》的著者是科学家又是文学家,自然出手不凡,他以科学家的求实精神和诗人的生花妙笔写了一部文采斐然的茶学专著,为茶学添一经典,为文苑增一佳作。

  古往今来,诸文学大家对《茶经》的文笔是颇称誉的。论其文风,可用四字概括:

  严:结构严谨,无懈可击。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发端,结尾以“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收煞,照应前文。全文十章,依次叙茶之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一章一题,一题一议,次第分明,整体结构显得匀称,不枝不蔓,不离不散,各有侧重却又浑然一体。 简:行文简约,篇无赘句,句无赘字,字字珠矶,一以当十。在古代文献中,陆羽7000字的《茶经》和老子5000字的《道德经》是文苑中两枝奇葩,都是智慧的浓缩,博大精深却又惊人的简短。在古圣者看来,他们既然“吐词为经”,便不容许多一赘句多一浮字了。《茶经》无论科苑或文苑,都是为文的典范。

  丽:指辞采瑰丽。全文用词力求准确雅致,无俗字,无僻字。行文流畅,如诗之语言,如歌之行板,有韵味,有节奏感,读来上口。数十处确切而生动传神的比喻既富表现力,又使文章形象生动。

  奥:指言近而旨远。在唐人散文书中,《茶经》的文字是较通俗的,千余年后的今人读它也不觉费解,但藏于字里行间的深意须用心思去琢磨,悟一悟。或曲径通幽,或如临深潭,或雾里看花。

  陆羽48岁《茶经》付梓后,作为茶学研究告一段落,晚年或重登仕途,或隐居,或著书。作为茶学家似已登峰造极,但在其他学术领域,如方志、地理方面尚有发展空间,陆羽事实上也没有停止他的前进脚步,让生命的光辉黯然失色。美国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说:“陆羽晚年,处境甚佳,为唐皇所器重,以后再寻求生命之玄奥,至775年成为隐士,5年后出版《茶经》。”我认为陆羽晚年基本如此,说他“再寻求生命之玄奥”也可,说他再造辉煌也可。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