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思禅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甘露未干,微光初现,我便一人静静地坐在顶楼花园里,小酌一杯……茶,缓缓的,不着痕迹的,入喉化开,留下余韵,已成了我的习惯之一。一茶匙,放入壶中,静静地等它三十秒,再倒出,翠绿色的汤汁,轻轻流泄而下,在杯中形成一汤小池,再滴滴入喉,香气合着茶韵,犹如天作之合,美极了。

  如此伴露而饮的悠闲喝茶习惯如何起始的,我已不复记忆,约莫是从报纸得知茶有益健康之后的事了,据说它有抗氧化、防癌、除臭、降低胆固醇的效用,茶好绝妙,怎可不喝?不过,茶师可有叮嘱,饮量要少,一杯是品,二杯是解渴,三杯是"驴",我谨记于心。陆游有诗云,"松根偃蹇支琴石,岩窦潺洗药泉",这种环境饮茶更有况味。饮者要少,所谓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我更习惯常独饮,左手一杯,右手一杯的,交换饮着,况味十足。

  如果我未记错,唐朝饮茶风最盛,"寒夜客来茶当酒"便是那时候的流风,文人开始嗜茶,谢安、左思等人,似乎都爱品茗,色、香、味兼备才是好茶,很有禅的风格,论禅之风,也由是开启。

  宋代,基本上是茶发扬光大的年代,茶游戏应运而生,主要有《斗茶》与《茶百戏》两种。这与宋明理学的清谈有关,边说边谈,茶便成了圣品,很多文人都是品茗行家,欧阳修、司马光、苏东坡、黄庭坚、蔡君谟……都有礼赞茶的诗句,其中君谟与东坡的斗茶便是一绝,司马光与东坡的墨茶之辨,也是佳话。

  文人与茶,茶与禅,禅与净心,环环扣着,一饮便上了瘾,落入文征明的《烹茶图》与沈周的《品茗图》之中了。茶,真的不止是茶,而是文化与生活品味,我大约已到了"一日不可无它,一日无它则病矣"的地步,倒非嗜喝成瘾,而是它给了我一个澄明的清晨。人文的味儿,彻悟的反思,在火候、烹点、秤量、汤候、瓯注、饮啜、荡涤、论客、茶所、洗茶之间,流转成夏日晨光的浪漫。

  日本的绿茶家波多野公介先生说道:"茶是需要慢条斯理,而且耐心等待,才可获得的东西,隽永香醇的茶香,也是由此而生的。"原来茶是禅,禅是茶,此刻再读"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更不同",便又多了一分的领略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