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岭头单丛唱响茶文化进行曲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中国佛教禅宗网讯 中国,茶之故乡,她孕育并书写了一部向世人展示底蕴深厚的茶文化:茶经、茶道……

  潮汕传统的工夫茶,独领茶文化风骚,成为整部中国茶文化的精髓,成为潮汕民俗千古流传的一种象征。饶平岭头单丛茶正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泌人心脾的清香,将伴随人们的足迹走遍天下,香飘四海,唱响饶平茶文化进行曲。

  如今,当人们踏进饶平山区时,映入眼帘的是,茶山绿浪翻滚,茶农欢声笑语;茶厂机器嗡鸣,茶叶芳香醉人,一派生机盎然....饶平县正借助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这一契机,大做“茶”字文章,通过以茶会友、以茶招商等各类茶事活动,展现了饶平岭头单丛名茶这一黄金品牌经久不衰的魅力。

  满园翠绿招财聚宝

  饶平岭头单丛茶是乌龙茶类中的优质良种,素有“白叶仙子”之美称,它的原产地是该县西北部的浮滨镇坪溪岭头村,位于海拔1036米的双髻娘山上。岭头单丛茶从上世纪80年代先后被引种县内有关乡镇并逐步扩大到潮安铁铺、凤凰和潮阳、兴宁等地,并在这些地方扎根落户。作为茶叶生产区的饶平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岭头单丛茶生产列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点项目来抓,明确以茶兴农的指导思想,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岭头单丛茶。10多年过去了,岭头单丛茶已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摇钱树”,东山、建饶、新丰、三饶、汤溪、新圩、浮滨等15个镇场已建成了以岭头单丛茶为主的优质茶园,群山峻岭成为一片绿色的海洋。茶叶主产区浮滨镇的茶园面积已超过3万亩,并已规范茶园的科学管理,实现无公害茶叶规模化生产。县内的西岩茶场、桃源茶场、丁坑茶场、柏峻茶场等老茶场地理条件优越,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已逐步通过改制的方式实施老茶园改造,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从1991年的6000多亩发展到6万多亩。新丰田峰山茶场从提高茶叶品质出发,以梅占、名花、水仙等常规品种为砧木嫁接高香型岭头单丛茶以及台湾名茶翠玉、金萱等良种,被省科委列为岭头单丛茶可持续发展和创建名牌示范基地。近几年来,茶乡的浮滨镇根据县提出的创建国家级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的总体要求,致力创办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推广应用无公害茶叶栽培、制作技术,积极组织龙头企业举办茶产品宣传、推介活动,使浮滨茶叶的质量档次、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高,促进了全镇茶业效益提升和茶农增收,茶业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全镇年产茶叶近3万吨,年产量产值6000多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51.4%。2004年6月,时任省委副书记的欧广源(现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专程视察该镇的万亩茶叶生产基地时,对饶平县做活“茶”字文章、走以茶富农路子给予充分肯定。

  茶叶生产的发展成为饶平山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成为山区人民的摇钱树、聚宝盆。

  科技添翼茗香四海

  浮滨镇是饶平县茶叶生产专业镇。放眼浮滨山野,那连绵起伏的山峦上,成行连片的茶园郁郁葱葱。雨幕中的茶叶林,暮霭缭绕,晨风清爽,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脾。穿行在那齐腰高的茶林间,刚吐新蕊的茶树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给山区增添了一派生机盎然景象。据当地村干部介绍,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优化茶园管理、提高加工技术已成为茶农们的追求。在茶区,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近年来,饶平县为做活茶叶产业,适应国内外茶叶市场的竞争,抓住实现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创建国家第二批茶叶生产示范县基地这一契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先后与国家和省、市的科研单位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了无公害茶园示范基地、无公害茶叶示范区,实行无公害茶叶规模化生产,首先,按照广东省农业地方标准来规范生产,聘请省、市、县的茶叶专家向农民传授无公害生产技术,并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浮滨镇坪溪区域12000亩茶园作为示范基地,开展优质茶叶生产。从2003年开始,通过多方筹资,共投入资金67万元,配套建设双髻娘山500亩和朱湖山1500亩生态茶园示范基地,采用无公害技术进行管理,取得明显效果。目前,该基地已经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开创了岭头单丛茶种植的新局面。与此同时,该镇的10个茶叶生产专业村的主任全部加入县茶业协会,村委会也和茶农签订无公害茶叶生产协议书,全镇茶叶生产基地都实行无公害化管理。通过生物农药、有机肥的推广与应用,全面消除了茶园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提高了茶叶品质,同时,由于茶园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天敌数量明显增多,不仅减少了茶农投入,而且茶叶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为帮助茶农解决制茶和销售遇到的新问题,一方面,该县先后立项实施了名茶岭头单丛综合技术开发、岭头单丛茶可持续高效栽培示范和品牌创建、喷施高美施提质提级、推广使用采摘机和修剪机、热风焙茶橱等12个茶叶科研项目。单丛茶可持续高效栽培示范及品牌创建被列入2000年国家级星火计划。连年来,该县已嫁接、新种了茶叶优良品种有八仙茶、桂花香单丛茶、玉兰香单丛茶、黄枝香单丛茶、芝兰香单丛茶、台湾翠玉茶、金萱茶等10多个品种。 另一方面,引进现代标签、编码技术,通过利用茶叶包装的编码使用统一标签,明确茶叶产地、季节、地点、天气,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茶叶质量和价格难以量化评比的难题,实现茶叶商品消费标准化,提高了茶叶的市场占有率。此外,还通过抓技术促质量,实行编码防假冒的方式,使全县今年茶叶单价比往年增加3—5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精心打造质优品高

  连年来,饶平县在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的思想指导下,科技部门根据茶叶生产、加工的不同环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培训、送科技下乡和编印资料等形式,急茶农之所急,想茶农之所想,以最易懂、最简明、最快捷的方式,将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一方面,开展技术培训。为了将新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中,解决茶叶生产中可预见性的问题,培训是有效途径之一。在培训方法上,改变传统的单一培训镇、村干部和技术员习惯,直接培训茶区示范户和大部分茶农,扩大培训面,并且变课堂培训为课堂与现场相结合,每年都分别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培训茶农和加工、制作等人员,提高培训效果。另一方面,送科技下乡。针对不同生产时令需求,向茶农送相关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结合生产、加工、保鲜等环节,集中时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保证技术与实际需求相适应。同时,根据生产需要,组织专家、技术人员,以通俗易懂、公式化的形式,不定期将茶园生产、管理技术,茶叶加工、保鲜技术编印成技术资料分发给茶农,提高茶农生产技能。从2001年以来,先后印发了《有机茶生产技术》、《有机茶园建设技术》、《低改转换有机茶园技术》、《茶叶加工技术》等技术资料。再方面,开展茶叶科普电教活动,充分发挥有线电视网络优势,将茶叶技术音像电教片通过电视传播到千家万户。在搞好技术服务的同时,饶平县在茶叶生产和加工环节上,制订《岭头单丛茶综合标准》,规范茶叶生产,确保茶叶安全。从2002年开始,每年在3家茶叶企业中抽取两个茶样参加国家统一检测。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中心检测,全部符合无公害茶叶标准要求。传统的制茶方式改进后,以广东国宾集团为龙头的茶叶加工企业引进揉茶机、杀青机、磐茶机等现代设备,实行精制加工,使茶叶产品的色、香、味更上一个台阶,成为市场的畅销品。全省50家农业龙头企业之一的广东国宾集团坚持抓产品质量,严把茶叶加工质量关,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产品质量获ISO9001国际认证的茶叶加工企业,产品多达20多个系列,生产的国宾茶主要供给钓鱼台国宾馆。著名茶叶专家于宝森对科学研究而成的国宾茶予以极高的评价,称之谓“我国的茶中之宝”。

  饶平县借科技手段,打造了岭头单丛茶的高品位,特别是在历年的评比活动中屡获殊荣,先后荣获“中国名茶”、“国家文化名茶”,“中国国际名优新产品金奖”、“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设有岭头单丛茶专卖店或分销店,产品还远销东南亚、欧美和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茗香飘四海,茶谊达五洲。今天的饶平岭头单丛茶以潮汕传统工夫茶的独特魅力散发出泌人心脾的清香,溢向了全国,溢向了全世界。人们期待满眼翠绿的茶叶之乡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稿源:潮州日报)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