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积德,放生就是改变命运。每年四月八日佛诞日举行放生会。但是关于放生的日子,就没有什么说法,只要你有心,天天都是放生日。但是放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要做到真正的放生。放生要看缘分,缘分到了就是最好的时间。你放生不是攀缘,而是说你碰见了,别人要杀生,你当下救那众生,不为自己着想,哪怕多花钱,完全来救它于水火,然后给它做三皈依,众生最需要你救它而又让你碰见了这叫放生的最好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你等于救了一条人命。
六道轮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佛教引用,佛教把婆罗门教称为外道。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化生)、人、畜生、阿修罗(魔)、饿鬼、地狱(化生)。
善士提问:女儿马上工作了,并想要皈依,她想问师父皈依之后还允许入党吗?恒传法师:皈依与入党,是佛法和世间法之间的概念,并非是两个宗教团体的概念,所以没有冲突。近代如赵朴初老居士就是卓越的佛教领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阿弥陀佛!弟子有一个朋友是伊斯兰教徒。但是他很喜欢佛教,也皈依了三宝。最近身体不好,有人就说他是伊斯兰教徒不能信佛,为此他很苦恼。请师父慈悲开示,他该怎么办?
你天生具有如是的感觉,我们随喜你的功德,这也有可能是前世做好事的因缘结果,我们凡夫俗子没有办法看清因果,但是,我们对佛法具有非常坚定的信心,这也是不可思议的功德。如果没有前世丰厚的善事或资粮,是不可能此世遇见佛法的,更没有办法修炼佛法。
善士问:师父,请问皈依三宝一定要有一个皈依证才能证明他是佛弟子吗? 恒传法师答:在我们佛教来讲,三皈五戒是很重要的,是庄严神圣无比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在传授三皈五戒仪式上,皈依师要祈请十方三世一
佛像一定要供在佛堂中间,菩萨供在佛像两边,诸神供在菩萨的外侧,可以作为三宝的外护。请他们跟你一起学佛,也让诸神亲近三宝,请他们做佛教的护法善神。你可以替他们做个三皈依,他们也是佛门弟子了,请他们修学佛法,种成佛的善因,跟你一起共修,这样就很好。
没有法名不能皈依吗?法名是怎么起的?那法名不也代表着辈分吗?我皈依早,后入师门的都是我的师弟师侄了哇。
其实,这是对佛门皈依的误解,皈依过的人都会有皈依证,我们佛教皈依证后面有一段话是弘一大师编纂的。“皈依者如远行者当归”,就是说外面流浪了很长时间的人,回到了自己的家庭。“皈依者如子归母”,好比儿子回到母亲的怀抱。
在佛前三皈依,请出家师父来给你证明,证明你已经皈依佛法僧三宝。 皈依佛法僧三宝,可以解脱一切苦恼,不再堕恶趣;皈依三宝,能出生无量善法,成就无上菩提,获得福德无量无边等等利益,这就是皈依证的作用。至于你依止法师学习,那要看你们的人缘与法缘。
微友:阿弥陀佛,师父吉祥!曾经听别人说过,如果不皈依,再怎么念佛也没有用。弟子应该怎么回复他?仁山法师:阿弥陀佛,您好!并非绝对,可以多多了解佛法,认识皈依的意义,这是内心认同的决定。既然都念佛了,为何不皈依呢?当然,如果确实有些顾虑不便皈依
善士问:皈依佛、法、僧三宝有什么好处?雍瑞法师答:皈依佛、法、僧三宝是正式成为佛门弟子,学习佛法的第一步。皈依三宝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如《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云:“若有人能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乃至一弹指顷能受十善。受已修行。以是因缘得无量无边功德。”
问题补充:请问大师,对于结过婚的人,皈依佛门后,是否就不能有夫妻之间的生活了呢?如果可以有,那么是否算是破戒呢?谢谢大师指点迷津!(提问者:cwnsoftware) 体恒法师答:在家居士的五戒之一为不邪淫,意思是不要于夫妻之外的其他男女间行淫,不要于佛菩萨诞辰日或
问:师父,如果没有归依三宝,可是心中有佛,那会不会有福报?良因法师答:如果真正有佛,就会想要皈依三宝的。心中有佛,却不想归依三宝,这样怕是不及格的,这样当然也谈不上什么福报的。问:恩师,真的一点福报没有么?人天可乐的福报都没有?
问:皈依只能一次吗?可以多次皈依不同的师父吗?济群法师答:皈依,原则上来说并不是皈依某一个人,而是皈依三宝。当然我们皈依了之后,先要选择一位老师,一位师父来学习佛法,这就是依止善知识,是特别重要的。皈依的次数多少,最重要的是这个皈依是不是如法的皈依。
皈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也是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分界线。归依三宝以后,你就是一位正式的佛教徒,应当遵守佛教最基本的三归五戒,坚持早晚二时功课。在寺院礼佛是周末或佛诞日参加寺院的佛事活动,平时不一定非要去寺院礼佛。
这样做不如法,必须到正规寺院,请出家师为我们授三皈依。作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皈依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他关系到皈依者的法身慧命,故须认真对待。授受三皈依时,授受师与求受皈依者皆须现前,求受者如面佛天,殷重恭敬,清楚听闻皈依师宣说皈依戒法,并以至诚恳切心在三宝前庄严宣誓,方能得戒。
佛法以慈悲为本。所以,做为佛弟子都不忍心伤害众生,更何况剥它的皮,用它的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物品里都会夹杂着一些动物的皮、毛、骨、角等物。比如:医药上,有蛇胆和蝉退等。而蛇胆需要杀蛇取胆。所以不能用。而蝉退是自然退壳,所以能用。还有在穿着上,皮衣、皮鞋、皮带等,也是杀生所得。所以,不能用。而毛衣是剪羊毛加工而成的,没有伤害动物的生命。所以可用。而羽绒服是用鸡、鸭等动物的绒毛制作而成,需要拔掉动物的毛,也有杀生。所以,也不适合。
究竟皈依证出现于何时?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明确的资料记载,但从现在的形制来看,是模仿出家人的戒牒而来的。也许清末就已经出现,民国则广泛流行。美国社会学家holmeswelch(维慈)在所著《近代中国的佛教制度》(下)第十一章“在家佛教徒”之第一节“皈依”中分析说:
刚皈依,建立对三宝的信心最重要。推荐念三皈依,也可以看看我的《皈依修学手册》,了解皈依的学处。
阿弥陀佛,您好!居士学佛皈依三宝,是在家佛弟子,不属于三宝。居士当依三宝为师,时常亲近学习,随喜护持,不宜效仿僧团接受供养。不论在家出家,皆以佛陀教诲修学,不必讨论他人是非。
微友:阿弥陀佛!请问师父,听人说皈依两位师父是不可以的,要么一位要么三位,是这样的吗?仁山法师:阿弥陀佛,您好!皈依是皈依三宝,任何一位出家师父只是为作证明,并非皈依某个师父。因此,不存在皈依几个师父的情况。自己学法的时候,可以选择相应的法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