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
见信好!
自己有一些心里话,一直向对您们二老说,现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爸,请爸将大意,或者打印出来转达给妈。
虽然有时会给你们讲讲佛教。但您们除了接触我之外,很少接触到其他佛教徒,也没有去过真正如理修行的寺院,所以对佛教还有很多误解和偏见。加上我是您从小看着长大的,自然对我的话不会有多少真正相信的地方,虽然你们不愿意承认,但我想这个是事实。因为我以前很多事情没有做好,自然您们不会对我的话有完全的信任。这个话比较伤人,但的确是事实——您们不太信任我。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在这里和您们解释一下,尽我的努力吧。你们对佛教不理解,所以自己有一些心里话以前不敢对您们说。妈常说我讲话欲言又止,就是这个原因。因为知道说出来的话,你们不理解,只可能加深一些误会。如今年春节期间,我说和一位在香港的朋友通过短信联系上了,当时我很高兴,面露微笑,妈一直问为什么这么高兴,不和她分享。我不敢说,因为那位朋友告诉我他在西藏出家修行了,已经从香港大学的博士学业中途退出。我深深的为他高兴,也在感叹自己何时能够有这个机会呢?所以当时不敢对妈说。所以我回到家后,内心其实是孤独的。
佛教不是像妈想的那样,见个寺庙就进去,不分什么,只要有个泥像或木像就拜;不是仅仅烧烧香求菩萨保佑家人平安。我以前对妈那么说,是因为妈对这个比较感兴趣,说别的妈可能不会接受。也不是如爸所想的那样,佛教徒就是作作好人好事,善男信女或者贪官污吏求保佑平安,一种封建迷信,和***差不多,出家人什么都不做,逃避世间,受打击了才会去出家。不是这样的。
佛法是什么呢?就是佛陀彻底觉悟后,把他发现的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告诉我们,把人类身心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通通告诉了我们。所有这些真理和方法,就是佛法。认识这些真理,掌握这些方法,再用自己的身心作为实验室,亲自去实践和验证佛法,通过长期反复不断的熏修,就可以把自己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迷惑中解脱出来,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就是学佛。学佛可以彻底解决心灵的一切烦恼和痛苦,心灵转变了,外部的世界和自身的命运也随之改变。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也是切实可行的出路。任何人只要肯,他就可以亲自办好这桩事。
佛陀早已告诉了我们六道轮回、因缘果报、苦空无常等等事实真相。譬如说苦:上自官僚富翁,下至乞丐民工,哪一个人不苦?谁骗得了谁呢?再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人,哪一个不都是烦恼重重,问题一大堆?当官的比打工的更苦,有钱的比没钱的更累!每年跳楼自杀的官僚和富翁成千上万,却没见乞丐自杀过。每个人都想逃避苦追求乐,我却没见一个人真正做到过。就像今年春节,一天临睡前谈到二姑,爸感叹一句“人生究竟是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受苦,有的人生下来去享福”。爸说对了一方面,很多人就是受苦,但另一方面,所有的人都在受苦啊。我们可能只看到他们风光的一面。今年六月份,我有缘见到一位年轻的女居士,三十出头,她有高层的背景。当时我们在一家高档饭店请一位西藏高僧吃饭。那位女居士刚从中南海过来,她就提到她认识很多朋友,什么都有了,权力,金钱,事业,家庭,甚至各种物欲的享受,但仍然感觉空虚和痛苦。只有在接触佛法之后,整个人的心灵才发生改变,才真正有了人生的动力和方向。所以说,所有的人都在受苦,有时心苦更让人感到难以忍受。佛法不是高官贵族在茶余饭后的一种谈资,是真真正正对人们有利益的。就像我们的身体有病要吃药,我们的心灵疾病也需要吃药,这个就是佛法啊!
再说无常,无常是说世间一切人和事物都没有固定性、永恒性。万事万物都随着一定的因缘条件而产生,又随着这些因缘条件的消失而消失,总是处在一种永不停息的变化和生灭的过程中。譬如说我们的身体,一开始就注定要迈向衰老、病变和死亡。从这种变化的角度讲,世界上的一切就象电视和电影画面一样不停的显现,任何事物都只是短暂而虚幻的存在一下而已;在这种湍流不息的变化中,我们不可能追求到一样实在的东西。所以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可惜,我们大家都被事物的假像所蒙蔽,被愚弄得团团转。
其实真理早就呈现在每个人眼前,只是我们不肯去面对和承认它。我们每天都听到这个人病了,那个人死了,哪儿又出了事故或灾难,死亡死了多少人……电视和报纸每天都大量地报道这些灾难,无常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眼皮底下,可是我们总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以为那些灾祸是别人家的事,与我无关,以为死亡不可能这么早就轮到自己,自己的寿命还很长很长;即便有时灾难真的降临到自己头上,也盲目乐观地认为好景仍会到来,未来还可以有各种美好的希望。小岳父亲的去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几天前,他还计划将来如何为小岳的结婚出钱出力,等等。但无常一到,他撒手一去,任他的家人如何哭泣不舍,他也无法醒来,这个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还有三世因果和死后的轮回。这点对于接受过所谓的“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来说,觉得就是封建迷信,或者说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调节心理的理论。但人死不是如灯灭的。我们对于没有经验过的事情,是很难相信的。就像一个天生色盲的人,怎么可能理解这个世界有五颜六色呢?去和一个色盲的人解释彩色,是很困难的事情。而古往今来,很多高僧大德,通过精进的修行,能够突破自己肉眼的局限,从而看到轮回和因果真实不虚。爸妈,你们想想看,佛教到现在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而且流传许多国家和民族。历史上那么多学说,理论,帝王学者的言论,有哪个能经受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呢?如果说是一种骗人的学说,那么这么多年来,这么多的人,包括很多优秀的人才,非常聪明的人,难道他们也被骗了吗?肯定是在佛法中真真正正获得到好处的啊,不然佛教怎么会流传这么久,这么广泛呢?
我自从接触佛法之后,就对出家有一种向往的心。这段时间变得更加强烈,是因为明显感觉到佛法说的道理很正确。不是如同妈想的那样,是受什么打击而想出家的,当然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的确是多了一些,但这不是让我颓废,而是让我看清事实。要不然世界上这么多人受打击,也不是每个都出家嘛!我再强调一遍,我想出家,不是因为学业、身体差或者失恋。我现在的确身体很差,但身体差让我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无常的,如果不抓紧时间实现自己的愿望,可能明年甚至明天就就无法实现了。即使现在我的各方面条件很好,我还是愿意出家。
出家不是丢人的事情。现在好像提到出家很丢脸,只是这五六十年的事情。因为传统文化已经在中国快断了,加上整个社会物欲横流,一些负面新闻导致大家对出家人的印象很不好。但只要是真正为佛教,为追求世界和人生真理,为大众谋求利益的出家人,是很受人尊重的。比如古代,很多出家人都是国师,受皇帝和百官的朝拜和尊重。现代社会一些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台湾、新加坡,还有欧美等地,出家人是很受人尊重的。这点爸看新闻应该能知道,真正的正法道场,是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的。这和***等邪教不一样,或者什么新闻中说的涉案道士。爸妈您们想想看,真正为佛教修行的人,坚守戒律,不杀生,不淫欲,怎么可能做出非法的事情呢?您们担心我受骗,那就有机会的时候你们亲自来观察做出结论吧。
也许您们会说在家修行就好了,何必非要出家?的确也可以在家结婚修行,但是出家能够专心致知地学修佛法,全身心地投入,然后将全部时间用于帮助他人,而不是只为了一个小家庭打转转,也能够更好更快的获得解脱。你们希望儿子有功名利禄,这都是过眼云烟,我想您们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肯定知道功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有妈希望抱孙子,我想可能暂时会让您们感到一些快乐,但真的会一直幸福下去吗?妈,想想您养育我的过程,您不觉得养我是很令人忧心的事情吗?以至于您曾说过,将来不想带孙子。连您都觉得带孙子很困难,这说明家庭有太多的烦恼。一点点暂时的快乐,带来很多的忧愁和争吵,想想真的这样就会幸福吗?我最近见到同学小温,李子,才没多久时间,他们变化很大,都变得很是苍老,疲惫。李子愁房子,愁缺钱;但有钱一样苦恼,小温有房子,但是他们因为照顾家庭,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变得很是疲惫。就算是世间上有所成功的人,他们不会围绕家庭转的,更何况是为了追求无上的佛法,追求人生的真正意义乃至乃至解脱,利益更多的众生?而且家庭的乐,真的只是一种假象,是因为没有体验到真正的乐,所以才会为了这个不断地追求,无法自拔。爸希望我走十三亿中国人“正常人”的道路,什么是“正常”呢?为了追求人生的意义和解脱,这个就是不正常吗?这个时代,贪官污吏反而让人觉得正常。我想就是因为不正常的事情变得正常,从而将正常的事情变得不正常!
我也不是不孝顺,结婚以后心思就放在妻子儿女身上,怎么会再想着孝敬父母呢?您们已经结婚成家,我想您们一定有这方面的体会。爸常说,娶了媳妇忘了娘,我想就是这样啊。我不结婚出家修行,心思可以都放在您们的身上,可以通过修行,把这个功德回向给您们,让您们增福增寿,将来能够善终。也许您们觉得这个骗人的,但有很多案例已经发生过了,有些出家人的父母,都是很快乐的生活,乃至最后安详的死去。妈不是希望能够无病无灾的走吗,的确生死是大事啊,我不为您们这件大事考虑,怎么可能是真孝呢?我真的希望我的努力,能够让您们今生,乃至生生世世都能获得快乐的!有时候您们在电话里骂我或者难过,我知道您们是不理解,挂了电话后,我流着泪为您们回向,希望您们平安幸福。我相信我的祈祷有作用。妈在去年暑假,拉肚子的毛病不是有很大好转吗?这个就是因为整个八月,我都念佛持咒,每天都在为您们回向。真的是有这个作用的。我一看到什么好的保健知识,都想告诉您们,都是为了您们健康幸福,包括我出家修行一样,也不是不孝顺您们的。
人生无常,很多事情岂能如意?您们会气愤我出家,会觉得在亲戚朋友面前丢人,觉得生了我这个儿子还不如不生。那假如我突然死去,您们又该如何呢?还会为我出家而生气吗?今年春节我发一场高烧,近40度好几天。一天半夜宿舍就我一个人,突然全身瘫软在床上无法动弹。当时手机就在枕边,但自己就是拿不到,最后费了很大力气,终于叫了120急救车。后来一位学医的朋友说我的形势很危险,一弄不好就会得白血病。我很小的时候就思考死亡。后来接触佛法后,非常喜悦,这个是我前世修行的结果,你们可能不相信,但我相信我的这一生使命,就是出家,来报父母的恩,报众生,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恩。我和您们提起过,年初我参加的一个心理潜能培训活动,当时就把我内心深处的愿望发掘出来——把自己奉献给国家和民族。
我已经辞去工作,现在已经在北京的龙泉寺,准备出家,手机是郑州的,已经没有钱了。到了寺里,不准用手机,寺里电话只能用于公事,不能用于私人聊天,而且不能打长途。所以我无法打电话给您们。如果您们打算来寺里玩玩看看,我非常欢迎。寺院在海淀区凤凰岭。爸可以上网搜“北京龙泉寺”,或者“学诚法师的博客”。对,就是爸寒假时提到的那位法师,他是我的师父。当时听到爸那样评价他,我非常伤心难过,以至于在家几天,身体完全没有好转(开的药不起效果),这里不是怪爸,而是想说,听到爸这样评价一位高僧大德,心里很难受,很心疼爸这么说,觉得爸不理解佛法。我很难过,也觉得很孤独。因为从小到大,我都愿意与你们分享我的心里话,我的成长,但现在我说什么,你们很容易排斥,或者嘲笑反对,怀疑。所以我慢慢学会了一个人独立面对事情。这也是我需要经历的吧。
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您们二老,能够同意孩儿出家,孩儿在这里跪求您们。这是孩儿最大的一个请求了,也是我人生的希望和支柱,希望您们能够让孩儿满愿,能够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
祝您们平安吉祥。
儿 叩首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
人有时候,真不知要谋求什么?往往把最值得维护和珍贵的东西忽视了,却不知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现在好多人都在透支健康,燃烧生命,经常借口工作忙、应酬多,不注意生活方式,不重视锻炼和爱惜自己,过早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都是撑不住了才去看医生,身体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去保养和锻炼。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状况不行了,才想起去珍惜和维护。其实,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 “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世界上再富有的人,往往也无法买回自己的健康。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一)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的话,我就不成佛。【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西方净土中的天人(指带业往生的凡夫)寿终之后不再堕入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1、《梵网经》中的五荤 《梵网经》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 2、《楞严经》中的五荤 《楞严经》曰: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
如何烧香?一、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二、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三、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回向偈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回向偈三,大慈菩萨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虽然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其实有很多烧香拜佛的人,他们的动机并不如法。三年前曾经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某一个庙门口,有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高香,祈祷佛菩萨说:“观音菩萨呀、佛菩萨呀,我的儿媳妇对我不好,让她早早受到惩罚吧!”这哪里是在学佛呀?明明是害人,太可怕了!这种东西简直是离佛教千里之遥。还有这样说的:“神佛呀,让我赚多少多少钱吧,我拿着多少多少钱来给你烧高香……”这些是要佛菩萨替你出气、合伙做生意。
布施,六度之首,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众生,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学习舍弃悭吝之私念,但布施的来处,必须是清净的,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同时施者心不骄慢,受者心怀感恩,是「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的清净布施。
未来佛弥勒佛是佛教的八大菩萨之一,虽然他被称为是佛,但是实际上却是菩萨。那弥勒佛为什么被称为未来佛呢? 从他出家为僧开始一直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它是慈悲、宽容、乐观的化身,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觉悟之时,最先观察到的就是这“十二因缘”,众生为何在生死轮回中不得自由?正是因为没有看透这“十二因缘”之间的关联。“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十二缘起,说的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这十二个“环节”环环相扣,就像一条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锁链”,将众生困在生死轮回之中。
在社会上,确实有很多贡高我慢之人。有一点点学问的人,就认为自命不凡。其实学问多了又怎么样呢?徒增分别念而已。有一些人长得漂亮,就目空无人,其实你长得再美,青春都会老去。有些人,有钱有势就盛气凌人,其实这只是今天的努力。有些人哪怕是出家了,也很傲慢
我们人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个选择向善向上,就是走向光明;一种就是走向堕落。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是增上的,要往上走。所以我们就要找到一些方法来让我们的生命往上走。佛教把引导我们生命往上走的第一个基础就讲到五戒,五戒是通往人天的护照。如
佛教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分为根、尘、识三大类根,合称十八界,包括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根界、耳根界、鼻根界、舌根界、身根界、意根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尘界、声尘界、香尘界、味尘界、触尘界、法尘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
什么是幽冥菩萨戒?“幽冥菩萨戒”是在世人给过世亲人、祖先、冤亲债主等一切亡者,及孤魂所受持的菩萨戒律。由于他们生前曾造作恶业,现在堕落在恶道中受苦无尽,如果没有阳上亲人代他们超度,并受持菩萨戒律,就会永无出离之期。所以,受持幽冥菩萨戒就是阳上亲
弟子问:顶礼法师!请问法师第七识是什么?把阿弥陀佛名号和第七识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一如法师解答:这个问题第七识是末那识,是什么识呢?他是一种我执的根本,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生死的根本就是坚固的我执,但是坚固我执的根本原因就是第七木那识……
最初,梁武帝并不信仰佛教,但是当他登上了王位以后,他就改奉佛教了。当时,他下旨“舍道事佛”,并且要求群臣百官都“返伪就真,舍邪入真”。梁武帝推崇佛教可谓是不遗余力,在他的倡议下,佛教很快就进入了繁盛时期。在南朝时期,全国的寺院、僧尼数量也迅速增加起来,仅建康这个地方,就有五百多座寺院,十多万僧人。
在中国历史上,法显是第一位前往印度巡礼佛迹,求取经律,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就的中国僧人。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他从长安出发,向西前行到达了巴连弗邑,他在这里停留了三年,求得了大量的经律论梵本,包括《萨婆多部律抄》、《摩诃僧只阿毗昙》等,后来,他又将这些经本传到了斯里兰卡。
简单地说,修行就是按照佛法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要反思自己曾经的过错,要修正自己的心、口、意等。佛教修行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终的目的都是破邪显正,去妄存真。因为佛教认为,众生遭遇的苦难都来自于贪爱,如果希望能够离苦得乐,就必须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进行修正。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居住在东欧和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开始从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入侵恒河流域,占领印度,并且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把人分为了四等,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悉答多王子得道成佛后,就动身去寻找侨陈如等五位侍者,他在鹿野苑里为他们开示说法,佛教史上将这称为“初转*轮”。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一、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1、直话:可以转个弯说。2、冷冰冰的话:可以加热了说。3、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说,要顾及别人的自尊。二、掌德。赞美别人,学会鼓掌:1、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2、为他人喝彩是每个人的责任。3、给别人掌声其实是给自己掌声。
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
僧璨禅师召集僧众,向他们宣讲佛法。有一小和尚,名道信,年方14,礼拜完僧璨禅师后问道:“什么是佛心?”禅师反问道:“你如今是什么心?”
道吾禅师带着弟子渐源到一信徒家诵经吊祭超度。渐源敲着棺木问师父:“棺木里的人是生?抑是死?”道吾:“不说生,不说死!”渐源:“为什么不说?”
石巩禅师一天问他的师弟西堂智藏说:“你能不能抓住虚空呢?”智藏回答:“能!”石巩就要智藏示范一下,智藏于是向空中抓了一把。
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一人问禅师: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 禅师不加思索答道:今天。 问:为什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