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七支坐法的概要和坐法

佛学常识 | 作者:无忧法师 [投稿]

七支坐法第五支:头颈支

  第五支是头颈支。头要摆正,不能歪,不然打坐坐出毛病来了,下巴稍微往前低一点点,记着是一点点,不是低头,后脑稍微往后缩一点压住脖子左右的这两根大动脉,把它压住。稍微往后一点点把它压住就行了,但是不要低头,不是低头,不能低头。关键的地方就是头不能歪着,要跟腰部形成一个中空的直线。

  头颈支、腰脊支和肩胛支这三支很重要,一定要调整好,不然的话打坐就会生出一些毛病来,叫打坐病,或者也叫禅病(禅病就是参禅的禅、禅宗的禅)。

  姿势不正确的话,昏沉也会有,有一些昏沉是你姿势不正确来的,有些散乱是姿势不正确出来的。当然有些打坐打久了、坐久了,自然有一些业力它会来,不过那是好事情。

  记着,头颈支的要点就是:稍微低一点点,稍微低一点点但是不低头,头颈稍微往后收缩压住我们这两根大动脉,轻微的压住这个颈动脉,左边一根右边一根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降低新陈代谢,便于我们入静入定。

  这个是第五支,头颈支。

七支坐法第六支:舌支

舌支

舌支

  第六支是舌支,舌头的舌。舌抵上颚,也就是所谓的架天桥。我们的口腔上颚颚顶有个曲浪痕处,我们的舌尖就顶在那里,要顶在这个位置。要往上一点,不是只是顶着牙齿的一进去的这里面,还要再进去往里一点,尽量往高处顶。但是不要用力,这样会很累,还会流口水。流口水没关系,口水其实是好东西,其实我们经常把好东西当成不好的东西。

  自然自己流出来的口水,在道家也好或者在中医上,把它称作“津津玉液”,这是好东西,平时就怕你分泌不出来。它分泌出来了,这是好东西,吃进去可以帮助消化,还可以美容,这个不在这里说下去。把这一口“津津玉液”吞下去胜过一只人参了,大补身体的。

  经典里面有记载的什么“甘露灌顶”也好、或者什么“吞津助阳”也好,说的就是这个。但是我们是佛法,不去研究那些,这些是道家或者养生这方面说的比较多。就是告诉大家舌抵上颚会出现这么一个状况,出现这个状况是个好状况。

  刚开始打坐的时候,如果处于不昏沉或者不散乱的状态,一般十多分钟就能有一口“津津玉液”,这个时候“津津玉液”就会有。

  所以打坐的时候,我们的舌头要尽量卷得高一些,把这个天桥给它接通,上下的地气给它接通。很多的菩萨修行的时候,会打嗝呀、胃会不好啊或者打嗝要吐啊,其实这些都是上下气没有接通。

  有个情况就是先卷起来了之后,过一阵子之后,舌头它自然就会掉下来,变成平摆的样子,意识到了之后再把它卷起来,这个没有关系,一开始的时候都会有一些。

  记着不要太用力地去顶上颚,如果太用力了的话,刚才说了,这个口水还是会有,它是好效果,但是太多了就会影响咱们打坐修行的这个境界。所以我们的这个牙缝不要咬的太紧,稍微放松一点点,这样就可以减少口水、减少“津津玉液”的出量。

七支坐法第七支:目支

  七支坐法的第七支是目支,就是眼睛。目支就是打坐的时候,先把两眼定住,看着前面一两米的地方,先把它定住,然后再慢慢闭起眼睛来。

  眼光不要下垂,把它定住,一片光明的时候,慢慢地把眼皮合上。有的呢就是全闭,有的呢就是三分闭、微闭、似闭还开、要闭又没有闭。平时用眼睛用得多的人,近视眼现在也多,开始打坐的时候先以闭目为好。

  看着前面大概一两米或者两三米的地方,根据自己形成的习惯,眼睛不下垂,自然的往前看。大部分就是在坐的时候,眼光会自然下垂,这个下垂就不好了,下垂就垂到一片无明当中去了。

  不要下垂,一般就是一两米的地方,眼睛三分开。但是眼睛稍微有点睁开的时候这个情况,大家会有点散乱,会看到些东西,会影响到,但是不要去管它。

  或者这会儿苍蝇啊、那会儿蚊子啊,或者一会儿又暗了、一会儿又亮了,这个可能会有些影响,但是这个不管它,只是把它当做一个点。或者自己给自己设置一个点,或者摆一个佛像、摆一个佛珠,摆一个什么在你的眼睛前面,让它定住。

  如果是闭眼的也会昏沉,时间长了,闭着闭着到底是睡着了还是没睡着,自己也不知道。反正,闭眼和半睁眼,或者三分眼都会有一些利弊,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

  七支坐法大概说的就是这几个部分,大家回去一定要注意,以后坐就按照这个七支坐法来坐。

补充——第八支:肛支;第九支:喜支

  补充第八支:肛支

  在经典里说的七支坐法就是刚才这七个部分,但是还要加上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按说七支坐法我们实修的话应该算八支,有八支。八支就是再加上一个肛门支,肛支。

  在有些经典里面记载,肛支提肛,提肛的目的是为了让任督二脉通。但如果我们不提肛的话,大家都清楚肛门是干什么的,一不小心就漏了。你的功夫做得再好,用功用的再多,统统都漏掉了,所以这个肛一定要提肛,要把它提起来。

  提肛是三分的力量,七分的意念。一定要注意,不是缩肛,提肛不是缩肛,缩肛刚好相反,缩肛就紧缩,自己跑厕所大便的时候,那个叫缩肛了。

  缩肛的时候就是七分的力量,三分的意念。所以咱们打坐时候的提肛和缩肛那是有区别的,打坐的时候要提肛,记着一定要有。这是七支坐法增加的一支:肛支,一定要注意。

  补充了第九支:喜支

  打坐的时候要面带微笑,露出蒙娜丽莎的笑容。

原标题:七支坐法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般若学佛实修小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