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用的称谓

佛学常识 | 作者:星云大师 [投稿]

星云大师:佛教常用的称谓

佛教常用的称谓有那些?

  佛教的称谓是一种礼仪,常代表著当事者的身分或职务,也是一种修持程度的表徵。称谓的先后大小具有维繫佛门纲常的功用,如法合宜的称谓,是学佛行仪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课。

  就出家众而言,信徒普遍通称所有出家众为「师父」或「法师」,「师父」在丛林中是职务的通称,如受戒师父、依止师父、剃度师父、知客师父、纠察师父、当家师父等。「法师」则代表「以法为师、以法师人」,研修律藏有成者称「律师」,专门修习禅坐者称「禅师」,研究论藏或造论阐扬佛法者称「论师」。

  此外,「大师」係指专家、杰出者之谓,大陆比丘尼也有称大师者。大师有「菩萨」之意,菩萨又称「大士」,如观音大士、普贤大士等。开山建寺,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一般称「开山大师」。无论僧俗,对于师长或德学俱优者均可尊称「上人」,或称大德、仁者、长者。中国历代帝王往往加封德学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为「国师」。唯「长老」则仅限于戒德俱尊的出家众始得称之。

  「和尚」,乃亲教师之义,要在僧团中确实奉行六和敬,始得成就。一个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称住持、方丈。传授三坛大戒时,须有得戒和尚、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三师及七尊证*1、开堂和尚*2、引礼法师等人共成佛事。

  就在家居士而言,在佛门全心奉献而未婚的在家女众称为「师姑」;未行剃染而服种种淨业作务的在家男众,称为「淨人」、「道人」或「教士」。出家众彼此可互称师兄、道兄、戒兄、学兄和法兄。在家信徒彼此可称居士、师兄、师姐。对他人称呼自己的师父为「家师」,尊称他人之师为「令师」,自己谦称学僧、学人、末学或弟子等。

  此外,还有上座、中座、下座、僧伽僧侣、僧俗、僧信、同参、善知识、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檀那、施主、功德主、檀讲师、檀教师、弘讲师、弘教师、藏主*3、庄主*4、库头*5、饭头*6、水头*7、菜头*8、园头*9、淨头*10等佛门的常用称谓。

  【注释】

  *1.出家众受具足戒时,须有三师、七尊证等十位长老大德的教导及证盟。三师,指得戒和尚、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三师中的「和尚」,即得戒和尚,乃比丘得戒的根本及其皈投处,凡担任戒和尚者,其戒腊须在十年以上,并严守戒法,具足智慧,堪能教授弟子。羯磨师即是羯磨阿闍黎,乃读羯磨文的阿闍梨,主持白四羯磨授戒仪式。羯磨师为诸比丘受戒的正缘,若无羯磨师秉承圣法,则法界善法无从生起,担任此职者,其戒腊须在五年以上。教授师又称教授阿闍黎,即受具足戒时教授威仪作法,为众人引导开解者,故又作威仪阿闍黎,其戒腊亦须在五年以上。七证是证明传戒作法确实无误的七位戒师。

  *2.在传戒法会中,有关戒子的受戒仪规、生活礼仪规矩等,皆由开堂和尚教导。

  *3.是指禅林中藏殿的主管,主事者须通义学,掌管禅院大众的阅藏看经。藏殿分为看经堂与经藏(指经堂),分别由看经首座与藏殿主掌理,此二者皆隶属于藏主。

  *4.禅林中掌管有关禅刹领地事项的职称。又称都庄、庄主。职掌事务包括监视田界、修葺庄舍、安抚庄佃(又称庄客、地客),庄内所有小事,当随时处理之,事关重大者,则须申诉寺中主事裁定。古清规本无此职,乃后世所立。

  *5.司掌寺内庶务之职,即管理日常的穀、钱、帛、米麦等的出入。

  *6.禅宗丛林内掌理大众粥斋的人。举凡酌量僧众的人数、检看米穀的精粗、分别水浆的清浊、樽节菜蔬的多寡、顾虑柴薪的有无,乃至炊具的洗涤等,皆在职役范围之内。

  *7.禅林中司掌汲水、烧热水供大众盥洗的职称。

  *8.禅林中,典座之下设有管领菜蔬之僧,称为菜头。其职司为拣捨枯叶、蚀叶、菜虫等。若以非法之食供养三宝,大众不知而受,其害甚多,故菜头须谨慎为之。

  *9.禅林中司掌栽培耕作菜园的职称。

  *10.禅林中职司清扫厕所的职称。

  摘自:星云大师佛光教科书》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