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的境界与功用

佛学常识 | 作者:圣严法师 [投稿]

神通不是万能

  看了神通的境界与神通的功能之后,也许有人以为神通是万能的,有了神通,便可解决一切的问题。我也曾听有人这样说过:「今天的时代太乱了,人命太没有保障了,主要的原因是出了一些人间的魔王。如果今天,能有一个象孔悟空那样的人物出世,把那些人间的魔王,在不知不觉中杀死,或者给他们一些神通的颜色看看,让他们感到恐惧之时,我们的时代社会,也就不再会如此的可怕了。」

  以一般人的猜想,这样的观念,虽然幼稚,但却并不可笑。然以佛教的观点来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因为,神通不是万能的(注八)。在一切凡圣的神通之中,以佛的神通最为究竟,但是佛陀虽为无时不觉无所不知的大觉智人,佛陀也非万能,佛陀也有三种不能办到的事:

  第一、不能度无缘众生。

  第二、不能令众生界空。

  第三、不能灭众生定业。

  佛陀广度众生,只能誓愿度尽众生,却不能度脱一个与佛无缘的众生,比如有些人们,生在佛时,竟未闻有佛之出世;有些人,舍利弗与目犍连能度他们出家,却不受佛的度化,这都是缘的关係。佛陀虽然发誓度一切众生,却不能度尽所有的众生,教化的责任在于佛陀,学佛修行的责任则在每一个众生,不受教化的众生,佛也爱莫能助。佛陀虽已断尽了一切烦恼,并教众生灭除烦恼的方法,但是各人先世所造的定业,定业成熟,必然受报,虽为佛陀,也是无可奈何。所以即使成佛之后的释迦世尊,由于先世的业因,仍要感受到十种烦恼的果报:

  一、六年苦行。

  二、孙陀利杀女谤佛。

  三、乞食罗阅城时,木枪刺足。

  四、毗兰邑安居三月中,食马麦。

  五、琉璃王灭释迦族,头背疼痛(注九)。

  六、娑利那村乞食,空钵而回(注一○)。

  七、旃荼女伪装怀孕,谤佛通姦。

  八、提婆达多推下山石,伪破足指出血(注一一)。

  九、在阿罗婆伽林,入夜寒风破竹(注一二)。

  十、娑罗双树间臂痛。

  至于佛的诸大弟子,除了薄拘罗尊者是无病长寿之外,其馀的诸大弟子,几乎都有业障的,舍利弗是智慧第一,舍利弗的神通,曾与目连比过,远在目连之上(注一三),因其智慧盖过了神通,故称智慧第一,但他也是多病第一,舍利弗的一生,几乎是在病中度过的;另有一位毕陵伽婆差,也以神通闻名,并以神通护法救人,但其自从出家之后,也是经常生病。

  目连尊者是有名的神通第一,但当释迦族遭受灭族之难时,虽以神通将钵救人,救出之后,活人都成了血水;目连常以神通救人度人,但他自己到最后,竟又被执杖外道围打而死。

  迦留陀夷是大阿罗汉,他以种种善巧方便,种种神通变化,度了九百九十九家信佛学佛,并皆证到初果以上的圣阶圣位,但当他度到第一千家时,竟被暗杀而埋尸于粪坑之中。

  仙道比丘本为国王,后来出家已证阿罗汉果,当其在返国途中,其子误以为他将收回王位,而派人来取他的脑袋。他不怕死,但他不忍使他的儿子造下杀父与阿罗汉的双重逆罪,故想以神通之力,逃脱被杀之祸,但他竟然不知如何发起神通,甚至连神通一词也想不到了。

  莲花色比丘尼,乃是尼众之中的神通第一,但当她在阿兰若处静坐之时,遇到了一个色狼,她虽已是离欲的阿罗汉了,那个色狼仍不放她,她问爱她什么,说是爱她美丽的眼睛,她便以神通,把眼球挖出送他,那个色狼竟然恼羞成怒地说她玩弄妖术,并将她狠狠地毒打了一顿。因此佛陀制戒,不许尼众住阿兰若处。

  像这种例子,在佛经中是很多的。这不是说神通不灵,而是说神通不是万能,神通是敌不过业力的。阿罗汉是最后一生,即使在最后一生中,也要算清最后一次的业账,因为「定业」,必定受报,如果业不受报,便违背了因果定律,那是不会有的事。

  再说,神通的产生,虽说有三种,实则不外报得与修得的两种,变化而得的神通,可以包括在修得的神通中去,所以通常说的神通,总是说报得与修得两种。

  报得的神通与修得的神通,在功用上是相同的,但在发起或使用上是不同的。从大体上说,报得的神通,是随时可以使用的,随时灵通的,修得的神通,则必须由定力的发动,才可使用神通。所以,阿罗汉可能有神通,但却未必每一位罗汉皆必有神通。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三,有这样一段记载:「时彼长老圆满,有大智慧,不修神通,而作是念:我虽断诸烦恼,不修神通,同诸外道,所有神通。」「断诸烦恼」的,便是阿罗汉,阿罗汉不修神通,便无神通。罗汉有慧解脱与定慧俱解脱的不同,大抵慧解脱的罗汉,若不修神通,便没有神通。

  另有一个例子,根本说一切有部?刍尼毗奈耶卷二,载有一位妙贤?刍尼,已证阿罗汉果,有一天沿街托钵乞食,经过阿鮏世王的宫前,王臣见她美丽,将她软禁起来,强为她换上宫人的服装,佩上宫人的饰物,把她送给阿鮏世王,王见其美,她遂被污了!第二天,才由莲花色尼以神通飞至宫内的空中,对她说:「姊妹!你已破除烦恼之魔,何不发起神通,逃脱此处,而受这种凌辱呢?」于是教她如何调心,如何修神通。即在须臾之间,妙贤罗汉尼,便得神足通,乘空飞返尼僧的僧团之中(注一四)。

  由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罗汉并非皆有神通的。神通主要是从禅定而来的,所以有了神通的大阿罗汉,平时也跟凡夫一样,所见不出数百公尺,日行不过百里左右,所闻不超常人的范围,所知不越一般的领域,所有的仅是血肉之躯。如果要用神通,必须运心方得。

  同时,除了圣者的神通不会失去之外,凡夫的神通,是会失去的。由于贪心、?心、痴心的旺盛,便会失去神通。所以提婆达多由十力迦叶教他依止世俗道,修得初禅而发神通之后,因为自傲自狂,并作无恩之言,而说:「彼十力迦叶与我何力?我自日夜,常求精进,得第一禅定力,是我自求,不关十力迦叶事。」即在言下,便失神通(破僧事卷十三)。

  佛经之中又有记载,在久远以前,有五百个五通仙人,乘空飞过一个王宫的上空,闻到宫中宫女奏乐娱乐游戏之声,由于一念贪著,五百个五通仙人,竟像段羽之鸟,全部失去神通,跌落在宫中,王问他们是什么人,他们说是飞空的仙人,王令他们再飞走,他们却不会飞了,于是被王当作贼人办了。又有释迦世尊在因地时,曾作五通仙人,并能指令天神不再降雨。经过乾旱十二年后,当地国王的公主,便带了许多美女去接近仙人,仙人在淫慾的贪乐中,竟把他的神通丧失了,天也下雨了。

  还有,神通的使用,在修得的神通,固然需要入定之后,始能发通,即使报得的神通,在贪、?、痴等重大烦恼现前的时候,也会不起作用的。比如龙的神通是由报而得的,龙能变化自如,但是龙有五时不能变化:生时是龙,?时是龙,淫时是龙,眠时是龙,死时是龙。

佛教不重神通

  神通的境界,虽以佛教最高,佛教却是一个不重视神通的宗教。基督徒们,总喜欢夸讚耶稣的神迹,比如耶稣使水变酒,使聋子能听,使瞎子能见,使几个饼几尾鱼,吃饱了几千个人,耶稣能够赶鬼,耶稣能在水上行走等等。其实,这些神迹,在佛教中,简直数不胜数,除了佛陀,即在佛教的高僧,能有这些神迹的,也是不胜枚举。但是佛教,并不重视这些(注一五),佛教多数的高僧,不以有了神通而成为高僧,乃由于他们的人格,他们的道行(道德的行为),超过了常人,所以成为高僧。在佛教史上,虽然也有好多「神僧」,高僧传中,也以神僧列为一科,但是最受后人敬仰,并予后世影响最大的高僧,却不是神僧,而是有学有行,有德有成,有作有为的出家人。神通的作用,虽能轰动一时,但不能影响及后世。

  佛教是人的宗教而不是神的宗教,佛教学佛,是教人从人的本位上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做起,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也不主张仰赖神通度化众生,甚至禁止弟子们现神通。佛陀曾说:「?刍(即比丘)不应于俗人前现其神力,若显现者,得越法罪。」(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律摄卷九则说:「若对俗人现神通者,得恶作罪。……无犯者,为显圣教,现希有事,自陈己德,或欲令彼所化有情心调伏故,虽现无罪。」可见,佛在原则上是不许弟子们现神通的。佛在僧团之中也很少用神通,佛在人间游化时,在印度境内,由南到北,由北到南,来往周游于恆河两岸,也绝少乘神足通的。弟子之中的目连尊者常用神通,化度众生与折伏外道,佛也绝少明白地要他使用神通,但他所用神通,都能恰到好处,否则,佛陀也是不许的。比如宾头颅尊者,有一次为了得到一隻挂在半空中的钵,在俗人面前现了神通,便被佛陀呵责了一顿。又有一次,莲花色比丘尼,在佛前现作转轮王身,也被佛陀呵责了一顿。

  虽然,为了折伏凡夫的傲慢心,为了显现佛及佛的罗汉弟子们的圣行圣德,并且因此而可化度无数的众生之时,佛及佛的弟子们,是会现神通的。佛陀为度外道迦叶,曾现十种神通,为降伏六师外道,曾大现神通;为彰薄福善来(大弟子)的德行,便使他去以神通降伏失收摩罗山的毒龙。

  但是,佛教虽有神通,并也会在必要之时利用神通,佛教却不是一个重视神通,更不是以为有了神通为光荣的宗教。佛教的伟大,乃在有其伟大的智慧与伟大的文化,尤其是伟大的慈悲精神,并不在于区区的神通而已。

  一九六三年二月写于台湾美浓大雄山朝元寺(香港佛教卅五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