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大师铜像

  \

  紫柏铜像现藏嘉兴博物馆的紫柏大师铜像,是门徒为追慕他不朽功绩于明晚期集资精心铸造的。原存嘉兴楞严寺内(现嘉兴市秀城区公安分局所在地),1963年由修真主持转献给嘉兴博物馆。现陈列在《嘉兴历史文物陈列》大厅,用落地玻璃罩高展柜陈展,四面均可观赏,十分醒目。

  此尊紫柏大师铜像高39厘米,底座宽30厘米,重7.5公斤。结咖趺坐,仪态大方,面庞丰腴,五官端正。整个铜造像轮廓线条圆润流畅,衣纹疏密有致,富有层次,质感力强。雕饰华丽的外披袈裟与柔薄贴体的内服相衬,刚柔分明,艳素相照,刻画细致入微,淋漓尽致。顶额圆润光亮,脑后与耳际、鬓角显露丝丝发基。两弯浓眉与直挺的鼻梁相连,大眼微启下视,嘴角上翘,安详含笑。体态圆浑,含腹挺胸,气宇轩昂。内穿绣边交领宽袖僧袍,服料素地无华;外披袒露右肩的拖地大袈裟,满饰双线方格宝相瑞草堆塑纹,立体感强,珠光闪烁,华丽异常。用雕花环首带钩相扣于左肩,袈裟带垂与带钩缨束垂于胸前。双腿虽被袈裟、袍服所遮盖,但结跏坐姿轮廓显然。双手手指自然弯曲,一仰一覆,分别置于两腿上,造型生动自如。

紫柏其人其事

  紫柏(1543—1603年),俗姓沈,字达观,名真可。因受赐紫柏袈裟,故晚号紫柏,人称紫柏大师,又称紫柏尊者,吴江(今属江苏省)人。

  真可在宏法之中,感到以往的大藏经梵夹浩繁,给讲读和流通都带来很大的不便。而大居士袁了凡等,也为此深感一筹莫展。于是,真可写了篇《刻藏缘起》的文章,发动社会出资募刻,把梵夹本改为方册本,以便流布和研读。文章一出,立即得到陆光祖、邱梦祯等大居士的资助。经过一番策划,在真可门人密藏等的主持下立意转梵夹为方册,决心劝善士“捐身命之财,镌坚固之板”,走上了一条极其艰辛和漫长的创刊之路。

  改刻的大藏经因其发行于嘉兴楞严寺,故名《嘉兴藏》,又以其雕版存贮于杭州径山寂照庵,亦名《径山藏》,由于它的版式呈书本册装,又称“方册大藏”。谋刻于明万历初年,始刻于万历七年,中兴于万历三十一年到崇祯十五年,续刻于清代顺、康年间。经历了一百二十余年的漫长历史。

紫柏创刻《嘉兴藏》的功绩

  在明末四大高僧中,紫柏真可的最大业绩,就是创刻方册大藏———《嘉兴藏》佛教经典的总汇称之大藏,包括经序、注疏、论赞、目录、史传、语录、文集、杂著等等。我国是佛教经典保存最多的国家,仅以木刻大藏而言,自宋迄清,官、私汉文大藏就有16种,即宋刻5种:《开宝藏》、《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资福藏》,辽代有《契丹藏》,金有《赵城藏》,宋元之际有《碛砂藏》,元代有《普宁藏》,明代刻有《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武林藏》等。以上各藏所收经籍多寡不一,有的已经散佚,传世的大都残缺很多。而在众多的传世大藏中,尤以紫柏真可创刻的《嘉兴藏》最具特色,它以收录典籍之多,续刻时间之长和私人倡缘募刻而著称,并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

  《嘉兴藏》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收录了宋元以来入藏的大小乘经论外,还续收了一大批中国历代高僧的撰述,包括疏论、文集、史传、杂著等。兼收了许多有关历史、文学、哲学和地方掌故等方面的作品,特别是明朝以来各派禅僧盛行撰著的“传灯录”和“世谱”;清初又盛行辑录开堂说法的禅师机缘、语录、杂著、塔铭、行状等。当时,各法嗣除将其编录刊版流传外,还纷纷送交嘉兴楞严寺请求收录《嘉兴藏》内,以光法祖,被认为是十分崇高荣耀的事情。各派各宗的宗师及其弟子等,他们都有语录行世,并载入《嘉兴藏》。所涉经史子集无所不有,其中不少著作是十分罕见的。如《禅林僧宝传》、《寂音尊者智证传》、《大明高僧传》、《教外别传》、《佛祖宗派世谱》等均是研究中国佛教史和各派禅僧传记的重要史料。而诸僧《语录》大多附有行状、塔铭和年谱,不少为现代《人名辞典》和《佛学辞典》等工具书所不载,这些对于了解明清以来的禅僧传记颇为有用。一些明末清初的爱国志士出家当和尚的语录记载了当时隐而不露的朝野事迹,是研究当时历史的微观资料。尤其难得的是,有当时的绘刻名手参加,在几位明代高僧文集和年谱中,如《紫柏老人集》、《紫柏尊者别集》、《憨山梦游集》、《密藏禅师遗稿》等记载了明代画家丁云鹏与紫柏、憨山、道开等禅师的密切交往及其绘事,而《嘉兴藏》中的经首佛像就出自丁鹏之手,这是画史中难得的资料。另外,明末清初嘉兴籍“波臣派”画家张琦,以绘佛像著称,但其作品流传极稀。《嘉兴藏》却有不少他绘刻的佛像,堪称明代版画艺术的精品。所谓波臣是曾鲸?穴1564—1647年?雪的字号,莆田人,为中国绘画史上最大的肖像画流派代表人物,尤其为中日绘画交流建立了不朽功绩。还有不少明清现代高僧的文集中录有许多文学水平很高的诗文、歌赋,描写祖国的锦绣山川和各地的风土民情。文字朴实简洁、气势磅礴,具有一定的写实精神,有些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表现了中国佛教文学的鲜明特点。而《密藏禅师遗稿》和《颛愚和尚语录》等还是了解《嘉兴藏》刊刻历史的第一手材料。此外,《嘉兴藏》牌记内容也为研究明末清初的雕版印刷史及江南地区手工业史等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尤其是填补了近代著名刊刻家毛晋校刻藏经活动的一大空白。

  《嘉兴藏》不仅仅是佛教大藏,它所含内容广博宏富,是研究中国佛教史,佛教哲学史、文学史乃至历代禅僧传记的重要经典,也是研究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参考典籍。李一氓先生说:“至于佛典、道藏,我们把它们当成中国哲学的古籍来整理,不能仅仅意味为宗教。同时,它们在历史上表现为行动时,又是和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思想史、军事史分不开的”?穴李一氓:《关于古籍整理出版的意见》,见《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82年3月?雪。总之,《嘉兴藏》在现存佛教大典中极其重要。特别是它的“续藏”、“又续藏”的部分所载宋、元、明、清四代禅宗语录、文集、杂著等二百六十余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前面已论及紫柏真可没等《嘉兴藏》全部刊完,就早早(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离开人世。而他的开创之举,功不可没。他正直的人格和不屈不挠的敬业精神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人,可谓承前启后, “传灯不熄”。研究这部宏伟巨著的后人都不会忘记紫柏真可及其弟子、传人的丰功伟绩。正如钱谦益先生所说:“大藏之改梵夹为方册,自紫柏尊者上首弟子密藏开公始也,倡导者则有陆光祖、陈瓒、东溟、管志道、冯梦祯及紫柏法眷。誓愿资助者乃常熟缪希雍、金坛于玉立、丹阳贺学易、吴江周祗、沉演等。刻场初卜清凉、后移双径。既而恢复化城订约、化城贮板、楞严发径者中丞吴用先也。藏师遁迹,紫柏示寂,六十年来物变错愕,而经藏一灯相传未息。”(见钱谦益《牧斋全集》民国石印本)随着世界佛学研究的发展和其他学科的不断深入,《嘉兴藏》必将会发挥其文化宝库的应有作用。(本文与原文备有删节)

  参考文献:

  ①洪丕谟《古今一百高僧》,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②杨玉良《故宫博物院藏〈嘉兴藏〉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3期。

  ③魏隐儒:《中国古籍印刷史·释藏道藏的刊刻和传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