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应当知道的常识

宗教的演进

  为什么我们选择佛教?世界上宗教很多,我们说有不同类型宗教。从宗教发生学、宗教历史演化的角度上看,我们宗教历史上有过原始的拜物的、物灵论宗教,接着嘞就产生鬼神宗教,灵体从具体事物中抽象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个具体的灵性的存在,也晓得分阴阳,阴性的是鬼,低级的是鬼,阳性的是神,高级的是神,邪恶的是魔,光明正直的为神,最高无上的称为一元神,这些所谓的宗教,都是鬼神信仰,是灵性信仰的高级化。这是鬼神信仰式的宗教。

  在更高的层面上,认知知识、思想文化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信仰会走出鬼神化,向自然回归,认识到现象事物的自然属性、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面有一点机械唯物主义成分),那么人就是一个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天地之间,所以我们只要顺应天地、顺应自然就行了,这样就形成一种以自然为道、人顺应自然的信仰,这种严格地讲不是神圣的信仰,而是一种自然哲学思辨的境界,心灵的境界,就是“天人境界”这样的境界,这就是自然为道的信仰,中国的道教属于这样的典型。

  再进一步,对自然的认识提升以后,人们更多地看到人性,看到家族性,看到社会属性,即看到人的血统性的存在、家族性的存在、社会性的存在,看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经济的关系与人伦的关系,乃至大的社会的关系。对于这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性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关注、关切、倡导、教化、教养、修行,就形成以人为本的信念式的宗教。这种以人为本的宗教,有代表性的就是儒教。儒教实际上是讲人伦为中心的、有文明性的信仰,它已经从鬼神信仰中摆脱出来,而是人对人自身的一种信念,主要是基于人伦道义的信念,这就是人本的宗教、人本的信仰,人本的修行,并以此为“道”。这个宗教在哪里呢?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儒教。儒者,须眉岸然、道貌岸然;儒者,文也,温文尔雅,如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儒者,柔和、柔软也,谦逊也,温良恭俭让也,这是指我们原始、粗重、刚强、野蛮化,经过文明的洗礼而把人转化成为一个有谦德的人,文明的人。这就是儒教的意义。儒教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信仰,以人为本,内化到心,外化到社会行为,更进一步与社会制度政治相结合,形成仁政的理想,与法制成为中国政治原则的一体两翼。内,以人为本,外,以法为纲纪。也就是说,以人为心之体,为人性之体,为性命之体;以法为人伦纲纪,为社会纲纪,为天下准绳。人与法二翼,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两大主干,形成中国的信仰、人本的信仰。

  接着,在进化的历史上,随着对人自身认识的提升、对社会认识的提升,逐渐不仅是向外开拓了大千世界,古代那时科学赶不上,只能想像推想宇宙的存在,比如说世界上有多少多少大千世界;向内呢,深入到内部心灵,那就不是笼统的人性,而是深入到内部的具体的心理活动的一个个的现象、一个个的心理的机能、一个个心理的特质特性;从基础性的、原始性的心理感知属性和感受,进一步发展到认知,再到精神属性,进一步到主体性的心理,还有行为性的心理。这样就走了一条内明的路线,就是说对内部的心理,即普通感受性的心理、认知性的心理、主体性的心理、行为性的心理,都有观察和反省,并认为这个信仰、修道、人性、社会属性,本质上都要在心灵上去展开,所以要到心灵上去找它的存在或者依据,这样就走上了内明的路,出现了内明的反省、探索、治理、修为。这条路线形成的是以心为本的宗教信仰及其修道路线。内明性的修道路线的代表是佛教,佛教的学问被称为内明。释迦牟尼佛提倡三种教授,其中他心教授,也就是说普遍的心理知识的教授,一直是佛教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释迦牟尼佛对弟子教导的七个学修项目“蕴、处、界、食、谛、缘、是处非处”这七项,叫做“七善巧”,基本上就是佛教释迦牟尼佛本人所开示的佛教教理学的纲要,大部分内容实际上都是心理学的内容,而且是相当具体详明。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到,(忽然轻声地)佛教的信仰在宗教进化史上是什么位置啊?

  下一步进化还可能会是什么宗教呢?大家可以想一想。已经从物灵崇拜,到鬼神崇拜,到自然崇拜、自然主义哲学思维,再到人本再到心本,再往下是什么?那就可能是生命了,而且是纯粹精神生命,或者像中国古代所讲的性命之道。性命之道,性是什么?是本质,所以性命之道的意思是什么?本质性生命之道。所以未来的宗教,是在佛教这样坚实的基础上,对本质性生命之道进行探索、进行追寻、进行修行,进而成就实现,这种完成是一种生命完成的过程,这才是宗教可能的方向。原则上,从已经既往的历史上看,佛教应该是宗教的顶点,佛教是已有的宗教的顶峰,但是未来也可能还会继续发展,在纯粹本质性生命层次上展开更先进、更精准、更纯粹的宗教。事实上中国的心学和佛教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特别是大乘佛教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