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因果故事 人物故事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人生故事 孝亲尊师故事 佛经故事

尼弥王的故事--四

  尼弥王的故事--四

  从上一集,尼弥王,当长大了就传承父亲的王位。一就王位,就盖了五个布施堂,每天给布施衣服费、食物费。每个布施堂共十万嘎哈巴纳。他自己通常只持五戒,佛日就持八观斋戒,还说服民众累积福报,以常布施为基础等功德。他的国民大部分也跟随国王的话而奉行,所以他们去世之后,都往善道使各个天界里都充满了天人(的天人稠密)。

  由于他劝导人民往善道,使他的名誉传遍整个南詹部洲。他精进的善行比前一任国王都明显,他的名誉也扩张到各个天界。

  有一次,在月圆十五尼弥王持八观斋戒,他早晨起床提身单盘打坐想:“无量的布施与修梵行,哪一个功德比较多?哪一个效果比较广?”

  他无法解决这个疑问,使帝释天王的忉利天境界热起来,所以天王就观察看看就知道尼弥王他在担心他自己怀疑此问题。所以天王就单独下来使整个宫殿全光量,天王直接到尼弥王的卧房在空中光辐射。

  尼弥王看到如此,非常法喜全身鸡皮歌搭,就问帝释天王:“您是天人、艺术天人或是喜爱布施的蒂释天王,您的光才那么漂量。您只是显现给我看而不说我怎么知道您是谁呢?您是哪一位请您回答,祝福夜晚来参访的客人如您。

  Sagga天王说:“圣君如您,我是帝释天王,刻意来找您,请您不要害怕,在您心中有何怀疑的问题请您发问。”

  尼弥王心理觉得很惊讶,帝释天王王怎么知道他自己的疑问,尼弥王非常开心,就问挂在心中的此问题:“天王,您是善来,真是为我刻意来援助,我怀疑的是布施与持戒修梵行之间,哪一个效果比较多,邀请您详细说明。”

  帝释天王就回答说:“圣君如您,生在王族的人是因为低程(低级)的修梵行。生为 天人就是因为中级的修梵行。不过解脱的人是因为高级的修梵行,所以可见修梵行的供德或效果多于布施好几千万倍,请您继续修梵行。

  然后,帝释天王就以自己的前世来举个例子,在雪山森林是个安静的地方,是个隐士修梵行的地方。在广大的雪山森林的北边,有一调河名“席他”,这条河非常宽、非常深不容易渡河,但是这条河的水特别清静、干净、清澈。

  在这条河附近有黄金山,颜色如夏天染烧森林的火,整天整夜光辐射。这里的山有一万隐士居住,个自在山底修行禅修,在各个山谷精进严格的修行、持戒清静,往前努力的打坐,有修禅定为目标。

  有一天,一位隐士穿者很整齐非道帕拉那喜城市来托钵,扶持接受实物的器皿走到臣士的家门口。

  臣士看到隐士的威仪就发喜心,请隐士进来家里,俸饭菜甜点来招待到饱满。

  臣士也是如此招待隐士了两三天,对隐士有点熟悉,就问隐士说:“尊者,您常住在哪里?”

  隐士就回答说:“我常住在干查那山,雪山森林的北边。”臣士继续问:“您是一个人住还是很多人一起住。”

  “优婆塞,您说什么话,在干查那山有上万的隐士住那里的,而且都具有神通,可以在空中飞,而有不同种身通等。”

  臣士如此听到就知道这位隐士具有威德力,而且很惊讶有那的多具有种种身通的隐士。就开始想要出家,修行作隐士,如你一样做,请你许可我跟者您去黄金山出家可以吗?

  隐士就说:“臣士您是国王的教授,虽然您的地位很高,但还是要随国王服务国事,还不算自由,我无法带您去。” 臣士如此听,但想出家的念头一点也不消失,但是事情如何现行呢,请等待收看下一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