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 碧根果 核桃 花生 开心果 莲子 松子 桃仁 杏仁 腰果

桃仁的简介

桃仁 | 作者: [投稿]

  桃仁 (《本草经集注》)

  【异名】桃核仁(《本经》)。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

  【炮制】除去硬壳杂质,置沸水锅中煮至外皮微皱,捞出,浸入凉水中,搓去种皮,晒干,簸净。

  【性味】苦甘,平。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苦甘辛,平,无毒。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大肠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

  【功用主治-桃仁的功效】破血行瘀,润燥滑肠。

  治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①《本经》: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

  ②《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癥瘕,通脉,止痛。

  ③孟诜:杀三虫,止心痛。

  ④《医学启源》:治大便血结。

  ⑤李杲:治热入血室,腹中滞血,皮肤血热燥痒,皮肤凝聚之血。

  ⑥《滇南本草》:治血痰。

  ⑦《纲目》: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产后血病。

  ⑧《现代实用中药》:治高血压及慢性盲肠炎,妇人子宫血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

  【宜忌】孕妇忌服。

  ①《医学入门》:血燥虚者慎之。

  ②《纲目》:香附为之使。

  ③《本草经疏》:凡经闭不通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瘀滞;产后腹痛由于血虚,而不由于留血结块;大便不通由于津液不足,而不由于血燥秘结,法并忌之。

  【选方】

  ①治妇人室女,血闭不通,五心烦热:桃仁(焙)、红花当归(洗焙)、杜牛膝等分为末。

  每服三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

  (《杨氏家藏方》桃仁散)

  ②治产后腹痛,干血着脐下,亦主经水不利:大黄三两,桃仁二十枚,蟅虫二十枚(熬,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

  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金匮要略》下瘀血汤)

  ③治产后血闭: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藕一块。

  水煎服之。

  (《唐瑶经验方》)

  ④治产后恶露不净,脉弦滞涩者:桃仁三钱,当归三钱,赤芍、桂心各钱半,沙糖三钱(炒炭)。

  水煎,去渣温服。

  (《医略六书》桃仁煎)

  ⑤治血癥,漏下不止:桃仁(去皮、尖,熬)、芍药、桂枝、茯苓、牡丹(去心)各等分。

  上五味为末,炼蜜和丸如兔屎大。

  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

  ⑥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

  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伤寒论》桃核承气汤)

  ⑦治伤寒蓄血,发热如狂,少腹鞕满,小便自利: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伤寒论》抵当汤)

  ⑧治热邪干于血分,溺血蓄血者:桃仁三钱(研如泥),丹皮、当归、赤芍各一钱,阿胶二钱,滑石五钱。

  水煎服。

  (《瘟疫论》桃仁汤)

  ⑨治上气咳嗽,胸膈痞满,气喘:桃仁三两,去皮、尖,以水一大升,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

  (《食医心镜》)

  ⑩治老人虚秘:桃仁、柏子仁、火麻仁、松子仁等分。

  同研,烙白蜡和丸如桐子大,以少黄丹汤下。

  (《汤液本草》)

  ⑾治里急后重,大便不快:桃仁(去皮)三两,吴茱萸二两,盐一两。

  上三味,同炒熟,去盐并茱萸。

  只以桃仁,空心夜卧不拘时,任意嚼五、七粒至一、二十粒。

  (《圣济总录》)

  ⑿治从高坠下,胸腹中有血,不得气息:桃仁十四枚,大黄、消石、甘草各一两,蒲黄一两半,大枣二十枚。

  上六味,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绞去滓,适寒温尽服之。

  当下,下不止,渍麻汁一杯,饮之即止。

  (《千金方》桃仁汤)

  ⒀治疟:桃仁一百个,去皮、尖,于乳钵中细研成膏,不得犯生水,候成膏,入黄丹三钱,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丸,当发日用温酒吞下,如不饮酒,井花水亦得。

  (《证类本草》)

  ⒁治风劳毒肿挛痛,或牵引小腹及腰痛:桃仁一升,去皮、尖,熬令黑烟出,热研如脂膏。

  以酒三升,搅和服,暖卧取汗。

  (《食医心镜》)

  ⒂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烧桃核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千金方》)

  ⒃治小儿烂疮初起,膘浆似火疮:杵桃仁面脂敷上。

  (《子母秘录》)

  ⒄治聤耳:桃仁熟捣,以故绯绢裹,纳耳中,日三易,以瘥为度。

  (《千金方》)

  ⒅治风虫牙痛:针刺桃仁,灯上烧烟出,吹灭,安痛齿上咬之。

  (《卫生家宝方》)

  ⒆治女人阴户内生疮,作痛如虫咬,或作痒难忍者:桃仁、桃叶相等捣烂,丝绵纳裹其中,日易三、四次。

  (孟诜)

  【名家论述】

  ①成无己:肝者血之源,血聚则肝气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桃仁之甘以缓肝散血,故张仲景抵当汤用之,以治伤寒八、九日,内有蓄血,发热如狂,小腹满痛,小便自利者。#p#分页标题#e#

  又有当汗失汗,热毒深入,吐血及血结胸,烦躁讝语者,亦以此汤主之。

  与虻虫、水蛭、大黄同用。

  ②《用药心法》: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

  又去血中之热。

  ③《纲目》: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润燥活血,宜汤浸去皮尖炒黄用,或麦麸同炒,或烧存性,各随本方。

  ④《本草经疏》:夫血者阴也;有形者也,周流夫一身者也,一有凝滞则为癥瘕,瘀血血闭,或妇人月水不通,或击扑损伤积血,及心下宿血坚痛,皆从足厥阴受病,以其为藏血之脏也。

  桃核仁苦能泄滞,辛能散结,甘温通行而缓肝,故主如上等证也。

  心下宿血去则气自下,咳逆自止。

  味苦而辛,故又能杀小虫也。

  桃仁性善破血,散而不收,泻而无补,过用之,及用之不得其当,能使血下不止,损伤真阴。

  ⑤《药品化义》:桃仁,味苦能泻血热,体润能滋肠燥。

  若连皮研碎多用,走肝经,主破蓄血,逐月水,及遍身疼痛,四肢木痹,左半身不遂,左足痛甚者,以其舒经活血行血,有去瘀生新之功,若去皮捣烂少用,入大肠,治血枯便闭,血燥便难,以其濡润凉血和血,有开结通滞之力。

  ⑥《本经逢原》:桃仁,为血瘀血闭之专药。

  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

  毕竟破血之功居多,观《本经》主治可知。

  仲景桃核承气、抵当汤,皆取破血之用。

  又治热入血室,瘀积癥瘕,经闭,疟母,心腹痛,大肠秘结,亦取散肝经之血结。

  熬香治颓疝痛痒,《千金》法也。

  ⑦《本草思辨录》:桃仁,主攻瘀血而为肝药,兼疏肤腠之瘀。

  惟其为肝药,故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治在少腹,鳖甲煎丸治在胁下,大黄牡丹汤治在大肠,桂枝茯苓丸治在癥痼,下瘀血汤治在脐下。

  惟其兼疏肤腠之瘀,故大黄蟅虫丸治肌肤甲错,《千金》苇茎汤治胸中甲错,王海藏以桂枝红花汤加海蛤、桃仁治妇人血结胸,桃仁之用尽于是矣。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