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达摩(?—535或528)是梵文bodhidharma的音译,略称“达摩”,是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据《续高僧传》载,他是南天竺人,属于婆罗门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法。另据《景德传灯录》记载,他是南天竺香至国王的第三子,属刹帝利种姓,通晓大小乘佛法,曾从般若多罗参学,与佛大先并称为“门下二甘露门”,四十年后传承衣钵。
梁武帝普通年中(520—527),一说南朝宋末(477),达摩渡海来到中国南海(今广东广州)。梁武帝遣使请其至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问达摩:“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摩答:“廓然无圣!”梁武帝又问:“对朕者谁?”达摩答曰:“不识。”武帝问:“朕自登九五以来,度人造寺,写经造像,有何功德?”达摩答曰:“无功德!”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武帝不悦,达摩知机缘不契,即渡江进入北魏。“廓然无圣”是在说明凡圣不二,是法平等的道理。“无功德”是因为禅宗重在明心见性,梁武帝没有追求心性上的开悟,所以并无功德。后来禅宗《碧岩录》把这个故事作为第一则“颂古”流传,使之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
达摩与武帝语不相契后,离开建康北上至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九年之久。传说经过九年的面壁,达摩的身影印入了面壁石上,就连衣褶皱纹也隐约可见,于是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达摩曾经面壁的天然石洞叫作“达摩洞”,而这种禅坐入定的方法被称为“壁观法门”。经过九年的面壁,达摩终于等来了继承人,把禅法传给了二祖慧可。
达摩祖师的代表思想是“二入四行说”。“二入”,是“理入”和“行人”。“理人”是教理,“行人”是实践。“理入”的主要内容是“壁观”,核心在于教人住于一境,不起他念,从而达到寂静无为的境界。唐代宗密禅师说达摩的壁观法教人“心如墙壁”,可以屏蔽外境的诱惑干扰(《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所谓“行入”是指“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四行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修行中,以此心此行包容一切,和谐自他,远离一切爱憎怨恚,无欲无求,无所执着。
达摩禅法的特点在于“藉教悟宗”,即通过佛学理论的参悟来获得觉悟;而觉悟之后,则教人“不随于文教”,不要拘泥于言教。后世以达摩禅确立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禅宗宗旨。又有人因为达摩专以《楞伽经》教人,并以此作为参禅印证的标准,故又把禅宗称作“楞伽宗”。达摩把《楞伽经》传授给二祖慧可时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可见《楞伽经》在其心中的重要位置。
随着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传奇性人物。有关达摩的晚年,有人说他中毒而亡,葬于熊耳山上林寺。有人说魏使宋云度葱岭时,碰见达摩手持只履翩然而去,所以又有“只履西归”的传说。
关于达摩的师承亦有很多传说。《楞伽师资记》上推求跋陀罗为初祖,菩提达摩为二世,下以神秀为七世。神会则坚称禅宗南宗为正统,以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下传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随着南禅的兴盛,这种说法成为主流。
达摩的著作有《少室六门集》上下两卷。弟子相传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
十二因缘是对缘起论的最好解释,关于世界的由来佛陀提出了缘起论,而在人生过程的形成和变化的具体问题上,佛陀在缘起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按照缘起论来对人生进行分析,它将人生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的环节:
印良法师简介印良法师,1974年出生于天津市,法号“天几”,字号“印良”,别号“岚山斋主”。天津乐善妙觉院住持,武夷山乐善福安寺住持,现代梵呗佛教音乐人。医易世家世袭祖德,自幼参学儒释道文化,研习禅、律、净、密四宗佛学,垂髫皈依,而立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披剃,太姥山平兴寺律坛得戒。常年历行佛学及传统文化推广,孜孜不倦示德身行。势承如来家业,发愿利乐有情。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一)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的话,我就不成佛。【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西方净土中的天人(指带业往生的凡夫)寿终之后不再堕入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1、《梵网经》中的五荤 《梵网经》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 2、《楞严经》中的五荤 《楞严经》曰: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
如何烧香?一、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二、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三、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回向偈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回向偈三,大慈菩萨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虽然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其实有很多烧香拜佛的人,他们的动机并不如法。三年前曾经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某一个庙门口,有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高香,祈祷佛菩萨说:“观音菩萨呀、佛菩萨呀,我的儿媳妇对我不好,让她早早受到惩罚吧!”这哪里是在学佛呀?明明是害人,太可怕了!这种东西简直是离佛教千里之遥。还有这样说的:“神佛呀,让我赚多少多少钱吧,我拿着多少多少钱来给你烧高香……”这些是要佛菩萨替你出气、合伙做生意。
布施,六度之首,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众生,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学习舍弃悭吝之私念,但布施的来处,必须是清净的,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同时施者心不骄慢,受者心怀感恩,是「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的清净布施。
未来佛弥勒佛是佛教的八大菩萨之一,虽然他被称为是佛,但是实际上却是菩萨。那弥勒佛为什么被称为未来佛呢? 从他出家为僧开始一直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它是慈悲、宽容、乐观的化身,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
观音菩萨的六字真言,又叫六字大明神咒——唵嘛呢叭咪吽。此神咒为观音菩萨的心咒,具有多重且深广的意义与功德,普为一般佛教徒所诵持。一说唵嘛呢叭咪吽就是“皈依莲华上之摩尼珠”的意思,为西藏佛教徒向莲华手菩萨祈求未来往生极乐时所唱的咒语。
学佛吃素是为了长养我们的慈悲心,但是葱蒜韭菜都是植物,为什么不能吃?葱蒜韭菜属于五辛,又曰五荤,指五种辛味之蔬菜。
“刹那”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词汇,在名家笔下浪漫又深刻。如白居易的:“恨僧祇长,欢荣刹那促。”又如朱自清的“要体会的是刹那间的人生,不是上下古今东西南北的全人生!”
原始佛教也叫“早期佛教”、“初期佛教”。从释迦牟尼领导创立佛教到形成部派佛教之前的佛教总称。主要教义是五蕴、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等。佛教典籍第一次结集是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此时教团较统一,比丘持戒较严,基本上以乞食为生。传播地区主要在古印
供香之前,应先洗手、漱口,端正威仪,恭敬合掌,眼观佛菩萨光明圣像,思惟佛陀及一切圣众功德,一心诚敬供养,犹如佛菩萨现在眼前一般。接着,举起所供之香令至齐眉,至心称念佛菩萨圣号。正供香时运心观想:愿以此香供养十方一切诸佛贤圣,普熏无边世界一切众生
你可以先把《十善业道经》认真地读一读。只要把十善业道做好了,五戒自然就在里面了。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十善业道经》里面教导我们怎样做,我们要多思惟,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要努力尽量做到。那怎样落实到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呢?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教导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因此而产生喜怒哀乐等种种情绪。特别是对于亲近的人,因为相处时间多,情绪的表达会更加明显。这些人和事,都是我们磨练自己最好的机会。当面对他们而产生情绪时,我们要及时的观照自己,看种种情绪来源于何处,自己当下是否被
1、依法不依人。佛陀告诉我们用三法印来识别正法,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无论说法者名声、地位如何崇高,所说的法只有符合三法印才是正法,才可以依止。2、依义不依语。“义”指胜义谛,或空性,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就好像无法用语言让盲者了解光
世间上,最难的是做人和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不得其分,处事不得其法。尽管有很多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若我们只知理论,不能起而行,也是徒劳无功。那么,学佛之人究竟如何做人处事呢?
很多人都觉得忍辱就是忍气吞声,一切的冤枉、侮辱、毁谤、打击,都要全部忍受,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然事实并非如此,忍辱不是说什么都逆来顺受,一味的死忍着。这样的死忍,在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一触即发,嗔恨心爆发,只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人自从来到这个世间,就预示着将度过与苦为伴的一生。在生命之路上,出生时遭受分娩的危险与痛苦,成长中被可能出现的病痛折磨,期间还会伴随着可能遇到的种种意外事故,还有学业的升跌起伏,事业的不顺都将给人们带来种种痛苦。就算这些苦都能躲开,生命在不知
临济禅师云游至金牛禅师处时,金牛禅师一看到临济禅师,就把禅杖横过去挡住门,临济禅师用手敲打禅杖三下,然后回头就往禅堂里的首座位置上坐下。
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光涌答:“来拜见禅师。”仰山又问:“见到了禅师吗?”
石巩慧藏禅师问西堂智藏禅师:「汝还解捉得虚空么?」西堂云:「捉得。」师云:「作么生捉?」堂以手撮虚空。师云:「作么生恁么捉虚空。」
在一座藏经楼上(图书馆),有一禅者在里面从不看经,每日只管打坐,于是管理藏经楼的藏主(图书馆馆长)就问道: “大德每天打坐,为何不看经呢?”
龙潭崇信禅师一日问曰:“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天皇道悟禅师曰:“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汝心要。”
有一天,沩山和仰山师徒一起去放牛。沩山指一指牛群,问:“这里面有菩萨吗?”仰山回答:“有。”
漳州罗汉院守仁禅师。泉州永春人也。初参净慧,后回故郡。止东安兴教寺上方院。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意。”师曰:“即今是什么意。”
我努力成为父母心中的我,可我很累想放弃,这是不孝吗?被父母与自己的关系困扰很多年了,努力过互相沟通,每一次都无功而返,还被他们的言语和态度所伤,让自己好不容易坚强起来的内心,变得脆弱,觉得自己的人生可悲而无望。现在来分享今天的这个提问。
人们的误区: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改变,但是,需要改变的不是我。事实上,不要企图改变任何人,只有先改变自己,再慢慢影响身边的人。有些佛教徒,总想用自己的知见去纠正别人的认知,一旦纠正不成便恼怒、便退群。且不管谁正谁偏,谁执着。
刚开始戒色时,会很困难,无论是念头、习惯还是行为都控制不住,人也很颓废,又想着尽快戒色。于是在自我的拉扯和煎熬中,一边半信半疑一边做着功课,很有可能功课也做不下去。很正常,习惯成瘾后,就需要戒色人本身有强大的信念和定力。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