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我,没有了“我”,反而能得到整个世界

佛与人生 | 作者:贤宗法师 [投稿]

贤宗法师:舍我,没有了“我”,反而能得到整个世界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的确,生与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面对的大问题。生命总会结束,畏惧或抵抗死亡都可笑而徒劳。也正因生命终将走向末路,在生命过程中,才应该多做有意义的事,去探索真理,提高生命的质量,消除妄想、执着,最终超越生死

  经历过战争的人,往往对生死都会有一种坦然的态度,因为生死的事见得多了,对生命的实相已经看透。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不会懂生命的意义,也不会懂得珍惜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虽然知道死亡不可避免,但是人们仍然想追求长寿,无论是神话传说、历史逸闻还是现实生活中,追求长命百岁的事例不胜枚举。追求长寿是在乎生死的表现,真正长寿的人通常都有一个特点,即能放得下自己的身体,不害怕死亡。

  得了癌症,整天心惊胆战反而会过早地耗尽生命,坦然接受、积极面对或许能够转危为安。人勇敢起来甚至连死神都会感到害怕,乐观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能够帮助人们战胜病魔,在危险中转舵,恢复健康

  如果凡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都会被蒙蔽双眼,不但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反而会失去更多。如果什么都不计较了,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舍掉了,往往会收获更大的回报。那些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人,通常都不会只考虑自己的得失,而是站在社会的高度,去服务社会,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凡事都为别人考虑,就会处处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人脉关系也因此打开,企业的发展道路就会走得顺畅。没有了“我”,便可以得到整个世界。

  生命是短暂,如果能悟透生命的实相,就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正如泰戈尔所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生就要有这样一种从容。活着的时候,就让自己活得尽可能灿烂,死去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可遗憾、可留恋的,生是美好的,死又何尝不是?

  生命就像一支蜡烛,烛光柔美,照亮黑暗,给人以光明和希望。生时尽情地燃烧,蜡尽时,便可从容地熄灭。

  生命需要经营,只要投入全部身心,任何人都可以创造出奇迹。如果能够把一天的规划精细到每一分、每一秒,甚至每一个刹那,那么一天也就如同一生。每一天都过好了,一辈子的时间就相当于走过了无数个生生世世;如果真能这样面对人生,哪里还会嫌生命短暂呢?每天无所事事地浪费时间,拥有再长的生命也是没有意义的。

  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每一个刹那都是崭新的刹那,过去的不必贪恋,未来的无须憧憬,把心安住于当下,过好每一个自己能够真正把握的瞬间。

  有些人太过追求完美,对自己的生活更是高标准、严要求,随便一点瑕疵就接受不了。世间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有瑕疵才是真实的生活。生活的艺术不在于规避瑕疵,而在于用智慧去转化瑕疵。一个个子矮的人,如果一直纠结于自己的身高,其他长处也就难以发挥了。对于自己改变不了的事实,只能接受它,从其他方面去完善自己,当生命散发出光芒的时候,身高、相貌这些短板便不再是障碍。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香海禅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