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沟通工具

佛与人生 | 作者:网络 [投稿]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沟通工具

  人与人之间,语言是最直接的沟通工具,也是最直接的感受。《无量寿经》载:“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彼我兼利。”另外也说:“若人生世中,口常出刀剑;由此恶说故,常斩于自身;若赞于恶人,毁谤贤善者;由口生众过,定不受安乐。”这都是在说明语言表达的重要。因此,言谈之间,语言的修行是一门大学问,不能不重视它的因果关系。

第一、以言媚人者,人轻之

  一个人一昧用语言奉承他人,以谄曲的态度献媚他人,只会给人看不起,遭致他人的轻视。像唐朝媚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千年至今,仍为人所弃;清朝和珅,尽管言语讨喜,百年之后,也只留下“弄臣”之名。

第二、以言诱人者,人骂之

  用语言诱骗他人上当,像人蛇集团、不法的职业介绍所,或诱骗少女,或诱拐年轻学子变坏,走上歧途,必定引起大众的唾弃,咒骂不仁义、不道德

第三、以言励人者,人敬之

  所谓:“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能赠人善言,给人勉励,给人鼓舞,可以助人上进,增添信心力量,必然会得到尊重敬意。反之,若处处讥讪他人,就好比矛戟,伤人甚深。

第四、以言慰人者,人爱之

  《维摩经》说:“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对于不同性格人,就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尤其能对苦难、失败者,施以开导,或软言慰藉,让他不伤心、不悲观、不退缩,会赢得他的信赖与敬爱。

第五、以言训人者,人畏之

  在教育上,严与宽各有功用与意义。但是语言上的教训,也要让对方堪受得起,欢喜接受你的教导。否则过分的教训、过分的苛求,只有让人家看到你,就感到害怕、保持距离,那就失去教化的意义了。

第六、以言诳人者,人弃之

  用语言欺诳骗人,当下或许不为人察知,所谓日久见人心,对方一旦知道你在欺骗他、欺负他,他就会摒弃你,不再理会。如同土耳其谚语说的:“爱说谎的人,即使他的房子烧光了,别人也不会相信他家失火。”

  一句真话,可以生死相交;一句坏话,可以反目成仇。有谓:“喜时之言多失言,怒时之言多失礼,哀时之言多失常,乐时之言多失态。”虽是一句话,因为语言的效果影响甚大,不能不重视引起的好坏因果。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