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不惑之年,念及以往对父母特别是对母亲种种,深深忏悔。警示众人,莫学我样。
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后来厂子破产,下岗,现已退休;我的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终日在田间劳作。结婚时,父亲是长期工,母亲就是个村里的,地位有悬殊。父亲脾气粗暴,母亲爱唠叨,他们的婚姻打打闹闹,多少次走到崩溃边缘。奶奶家不喜欢母亲,曾在我出生后,还把父亲母亲赶出村子,让他们到父亲的工厂里居住,家里给父亲结婚盖的那三间土房不让使用。母亲这一生,受了父亲多少次的打骂以及奶奶家人的虐待。总记得小时候,母亲常年累月躺在炕上,好像总是很累,没有精神。即使到今天,母亲依然比同龄人要老许多,特别是她满脸褶子一样的皱纹,像老树皮一样。母亲曾算卦,人家说不是死离就是活离。还好,母亲最后信了耶稣,她的婚姻算是存续下来。
母亲常讲,她活下来全是为了我。她说她想过上吊,但看见了还在襁褓中的我,她说孩子回家来有个瘫娘也比没娘好呀,有个瘫娘还能说说话。可是我却让她一生揪心。
1、小时候,不懂事,从没记得听他们的话。衣服没干,第二天依旧穿上去上学,母亲担心劝说无效。
2、初中有同学来,中午母亲给做好了饭,端到圆桌上,我和同学二人享用,父母却在堂屋小桌子简单吃一些,同学问及,我却说不管他们,言谈之中,丝毫没有将父母放在眼中,好像他们就是我的仆人,不配上大桌。
3、一晚,我在东屋内,母亲撩门帘欲说什么,我大声呼出一声“滚”,母亲不敢言语半句,真是不孝至极。
4、将不孝炫耀,标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一年暑假,我一好友到我家,在同学面前,我对母亲言谈过分,虽现已不记得说了什么,但那种“我敢给我妈这样讲话,你敢吗”的炫耀之情,我今天依然记忆犹新。
5、婚后,一次,我很生气,在父亲面前,抄起一只碗,摔得粉碎。
6、婚后,不止一次,在母亲面前说她的不是,直言自己瞧不起她,多次在母亲面前下通牒,“不要再在我这儿了,赶紧走”。
7、母亲满脸皱纹,为我的婚姻操心,我却总说多次讽刺她,说她没福气,一脸“苦瓜相”。
8、抱怨母亲给自己选了个不懂事的丈夫。还没结婚前,有一次母亲和丈夫在家,不知那句话,脾气猴急的丈夫居然在未来的丈母娘面前捶墙耍闹。因这一事件,我怨恨母亲在我的婚姻上没有立场没有原则,她没有提出这样脾气的男人不能拿婚姻放在上面。
9、我姨常说对她的孩子说,别看你姨(我娘)能说,在她闺女(我)面前不敢吱一声。这些年来,母亲在我面前说话一直小心谨慎,不知那句话得罪了我,就被我训斥一顿。母亲也常讲,这一辈子,跟谁也能说得来,但跟自己唯一的闺女,却说不来。
10、2011年11月我学佛了,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也跟别人检讨过。但由于长期多年的毛病,自己对待母亲,依然没有多少改变。态度不友善,言辞激烈,横冲直撞。事后总有后悔,觉得很不该,但依然改不了。罪过。
11、我瞧不起自己的母亲。母亲信耶稣,我信佛,我们的观念不一样,我说的她不听,她说的我看不上。前几天,我还曾红口白牙的她老人家讲我看不起人家。
我不孝父母,却学习非常用功,功课成绩也很好。但临至上高三,关键时期,我忽然得了“神经衰弱”,脑子就像脱缰的野马,想些什么东西,自己根本控制不住。高三那年,一度休学,吃了三十五付中药。大年三十,人家欢天喜地,母亲还带着我在天津的医院里。那时,我是学习委员,班主任老师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即便这样,我的模拟考试成绩都排在前几名,我的班主任老师曾说北京的学校除了北大之外,其他哪个你都能上。可是我根本没有那个福报,在真正的高考之中,我成绩很不好。我不甘心走二流学校,决心复读。我没脸继续在县里复读,就到市里一所名牌中学复读,一年后,我考了522分,但依然觉得不理想,就想回到原来县里的一中再复读,母亲跑到学校里,让我赶紧走,不管哪个学校都走,再不走就会死了。这样,我上了省城一所不入流的学校,好歹还是个本科。
如果说上了不入流的大学让我痛苦的话,那工作之后的婚姻真的让我绝望。我的丈夫在外面会来事会说话,人见人夸。在家里,“好的时候能给你舔屁股,劲儿一上来能掐死你”。能打会骂,出重手,漫骂声不绝于耳。常常我这里还搞不懂怎么回事呢,那里脾气就已经上来了,没有过渡,“没”触即发。常常不因为个事,却引发超级大战。我一生最痛恨的就是家暴,可我遇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男人。结婚这十年来,我一直羞于出口,娘家不敢说,婆家说了不顶用,训斥他几句,根本改不了;给人家别人说,还不够丢人的。家务事也说不清,正常人都会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人家会无缘无故的骂你打你啊。真是心中苦无处诉啊。想了多少次离婚,看着年幼的孩子可怜,总是压在心里,让时间去淡化。在我疗伤的日子里,我总是冰冷生硬,竖起厚厚的墙。时间长了,我逐渐缓和,放松了警惕,哪天不知人家又突然爆发了。我的婚姻就在这热战冷战恶性循环里挣扎,看不到希望,生不如死。每次都是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心里却明白根本不可能。甚至,我说我宁可相信狗改了吃屎,也不相信他能改了他的脾气。没有希望,只有绝望,无有出期。
今天我在此深深地向我的父母忏悔,向我的母亲忏悔。快四十年了,让她牵挂揪心,她头上的白发,脸上的皱纹,有多少是因着我这个不孝女的呀。
倘有来生,我愿做母亲的母亲,来报答她的大恩大德!倘有来生,我愿生生世世做一个乖巧的孩子!
此文若有功德,回向给天下的儿女都能够恭顺自己的父母,天下的父母都能够健康长寿,平安喜乐!
2015年7月13日
罪女忏悔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
人有时候,真不知要谋求什么?往往把最值得维护和珍贵的东西忽视了,却不知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现在好多人都在透支健康,燃烧生命,经常借口工作忙、应酬多,不注意生活方式,不重视锻炼和爱惜自己,过早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都是撑不住了才去看医生,身体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去保养和锻炼。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状况不行了,才想起去珍惜和维护。其实,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 “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世界上再富有的人,往往也无法买回自己的健康。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一)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的话,我就不成佛。【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西方净土中的天人(指带业往生的凡夫)寿终之后不再堕入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1、《梵网经》中的五荤 《梵网经》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 2、《楞严经》中的五荤 《楞严经》曰: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
如何烧香?一、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二、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三、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回向偈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回向偈三,大慈菩萨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虽然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其实有很多烧香拜佛的人,他们的动机并不如法。三年前曾经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某一个庙门口,有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高香,祈祷佛菩萨说:“观音菩萨呀、佛菩萨呀,我的儿媳妇对我不好,让她早早受到惩罚吧!”这哪里是在学佛呀?明明是害人,太可怕了!这种东西简直是离佛教千里之遥。还有这样说的:“神佛呀,让我赚多少多少钱吧,我拿着多少多少钱来给你烧高香……”这些是要佛菩萨替你出气、合伙做生意。
布施,六度之首,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众生,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学习舍弃悭吝之私念,但布施的来处,必须是清净的,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同时施者心不骄慢,受者心怀感恩,是「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的清净布施。
未来佛弥勒佛是佛教的八大菩萨之一,虽然他被称为是佛,但是实际上却是菩萨。那弥勒佛为什么被称为未来佛呢? 从他出家为僧开始一直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它是慈悲、宽容、乐观的化身,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觉悟之时,最先观察到的就是这“十二因缘”,众生为何在生死轮回中不得自由?正是因为没有看透这“十二因缘”之间的关联。“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十二缘起,说的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这十二个“环节”环环相扣,就像一条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锁链”,将众生困在生死轮回之中。
在社会上,确实有很多贡高我慢之人。有一点点学问的人,就认为自命不凡。其实学问多了又怎么样呢?徒增分别念而已。有一些人长得漂亮,就目空无人,其实你长得再美,青春都会老去。有些人,有钱有势就盛气凌人,其实这只是今天的努力。有些人哪怕是出家了,也很傲慢
我们人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个选择向善向上,就是走向光明;一种就是走向堕落。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是增上的,要往上走。所以我们就要找到一些方法来让我们的生命往上走。佛教把引导我们生命往上走的第一个基础就讲到五戒,五戒是通往人天的护照。如
佛教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分为根、尘、识三大类根,合称十八界,包括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根界、耳根界、鼻根界、舌根界、身根界、意根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尘界、声尘界、香尘界、味尘界、触尘界、法尘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
什么是幽冥菩萨戒?“幽冥菩萨戒”是在世人给过世亲人、祖先、冤亲债主等一切亡者,及孤魂所受持的菩萨戒律。由于他们生前曾造作恶业,现在堕落在恶道中受苦无尽,如果没有阳上亲人代他们超度,并受持菩萨戒律,就会永无出离之期。所以,受持幽冥菩萨戒就是阳上亲
弟子问:顶礼法师!请问法师第七识是什么?把阿弥陀佛名号和第七识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一如法师解答:这个问题第七识是末那识,是什么识呢?他是一种我执的根本,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生死的根本就是坚固的我执,但是坚固我执的根本原因就是第七木那识……
最初,梁武帝并不信仰佛教,但是当他登上了王位以后,他就改奉佛教了。当时,他下旨“舍道事佛”,并且要求群臣百官都“返伪就真,舍邪入真”。梁武帝推崇佛教可谓是不遗余力,在他的倡议下,佛教很快就进入了繁盛时期。在南朝时期,全国的寺院、僧尼数量也迅速增加起来,仅建康这个地方,就有五百多座寺院,十多万僧人。
在中国历史上,法显是第一位前往印度巡礼佛迹,求取经律,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就的中国僧人。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他从长安出发,向西前行到达了巴连弗邑,他在这里停留了三年,求得了大量的经律论梵本,包括《萨婆多部律抄》、《摩诃僧只阿毗昙》等,后来,他又将这些经本传到了斯里兰卡。
简单地说,修行就是按照佛法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要反思自己曾经的过错,要修正自己的心、口、意等。佛教修行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终的目的都是破邪显正,去妄存真。因为佛教认为,众生遭遇的苦难都来自于贪爱,如果希望能够离苦得乐,就必须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进行修正。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居住在东欧和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开始从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入侵恒河流域,占领印度,并且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把人分为了四等,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悉答多王子得道成佛后,就动身去寻找侨陈如等五位侍者,他在鹿野苑里为他们开示说法,佛教史上将这称为“初转*轮”。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一、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1、直话:可以转个弯说。2、冷冰冰的话:可以加热了说。3、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说,要顾及别人的自尊。二、掌德。赞美别人,学会鼓掌:1、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2、为他人喝彩是每个人的责任。3、给别人掌声其实是给自己掌声。
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
僧璨禅师召集僧众,向他们宣讲佛法。有一小和尚,名道信,年方14,礼拜完僧璨禅师后问道:“什么是佛心?”禅师反问道:“你如今是什么心?”
道吾禅师带着弟子渐源到一信徒家诵经吊祭超度。渐源敲着棺木问师父:“棺木里的人是生?抑是死?”道吾:“不说生,不说死!”渐源:“为什么不说?”
石巩禅师一天问他的师弟西堂智藏说:“你能不能抓住虚空呢?”智藏回答:“能!”石巩就要智藏示范一下,智藏于是向空中抓了一把。
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一人问禅师: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 禅师不加思索答道:今天。 问:为什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