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原处,是我们成熟的一种标志

佛与人生 | 作者:网络 [投稿]

生活在原处,是我们成熟的一种标志

  当生命如戏剧般一幕幕拉开时,我们赋予生命什么样的色彩?生活真谛是什么?这是一种生存的艺术。

  巴尔扎克梦想着做一个经营有方的商人,开过印刷厂,做过小生意。尽管他颇有经营头脑,但无奈时运不济,屡屡受挫,只得服输,于是捡起冷落已久的笔,重操旧业。巴尔扎克若不是及时从商海里“回头是岸”,恐怕也就没有了那个写出《人间喜剧》等名著,而蜚声世界的文学大师。人关键要找对自己的生存方向。

  人生苦短,有人说活着真累。美国有一则故事:在中西部,有个玉米农场的主人拼命工作,人们不解地问他,他答:“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你为何这么重视利润呢?”“因为我想买更大的农场。”“为何要有更大的农场呢?”“我要获得更大的利益。”若长久如此,岂不是一辈子做了利润的奴役吗?只为利润而活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怎能不累呢?

  有一皇帝想整修京城一座寺庙,请了两班人,一班是有名的工匠绘画师,另一班是几个和尚。皇帝不知哪一班手艺好,让他们各自用三天时间,装修一座小寺庙,而这两座寺庙相对而立。工匠们以精巧的手艺,把寺庙装饰得五颜六色。和尚们只是把所有墙壁、桌椅、窗户等,擦拭洁净。光泽的表面如镜子一般,反射出外面的色彩,天边的云彩、摇曳的树影,甚至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地感动了,当然我们也知最后的胜负。

  其实,我们的心,就像是一座寺庙,不需各种精巧的装饰和美化。我们需要的,只是让内在原有的美,无瑕地显现出来。

  每个人,都有一扇向记忆深处洞开的窗,透过窗子,就能看见磕磕绊绊的岁月里,有一颗躁动的心,憧憬着未来! 有人想功成名就,有人想权势显赫,有人想美宅华第,有人想金钱如山……各人对自己的人生佳境都有一种向往。但一个人思索过多,欲求过多,难免会失去做人的乐趣。

  其实,自然随意的人生最美。工作之余,精心制作一道菜肴,和友人对弈,一次远游,听一曲优美的音乐,欣赏一本散文……在追求和适可而止间,找到自己的平衡点。有时,生命中太多的细枝末节,遮住了生活本身的精彩之处,我们要学会穿透这一层,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欣赏“竹影扫阶尘不动,清风穿花了无痕”这样一种意境。水流得再急,四周环境依然宁静,花落得再多,意兴依然闲适。本色人生,保有一颗温和高贵的心,待人接物,风清月朗,便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大智慧。生活在原处,是我们成熟的一种标志。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