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离不开善文化

佛与人生 | 作者:网络 [投稿]

美丽中国离不开善文化

  2012年,“最美”中国人频出,中国领导人频提“正能量”。“最美”的灵魂,是“善”。善,就有正能量。自古至今,善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力。2013年,要让善文化更加火起来。

  让善文化火起来,可以借鉴各种宗教。以佛教为例,主张随缘济众,行善积德。明代《了凡四训》提出,行善包括:一,与人为善;二,爱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劝人为善;五,救人危急;六,兴建大利;七,舍财作福;八,护持正法;九,敬重尊长;十,爱惜物命。无论是“十诫”“五戒”,还是“善德”“善行”,都是提倡善的,可以为我所用。

  中国向来为礼仪之邦,追求和实践真善美。真善美是一体的,核心是善。传统文化主张为善,反对伪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人者,天地之心。人不善,则天地之心病。心病则耳目贸乱,血脉荣卫交错,而百病作。”

  这些提倡善的思想,均涉及到对待天地和人的关系,也涉及到对自己的关系。提倡善文化,就要善待天地、善待群体、善待自己。

  “上善若水任方圆”,要善待天地万物。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都是人类的朋友。《了凡四训》认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渐渐增进,慈心愈长。不特杀生当戒,蠢动含灵,皆为物命。……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要用万物一体之仁的心态对待它们,谨记白居易诗句:“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有了这种心态,虐猫、虐狗等丑恶现象就不复存在了。善待天地万物,人类得到的回报就是:天变蓝,地变洁,环境不再污染,空气不再污浊,饮水不再肮脏,食物不再有毒,人类自然更为健康。所以善待天地万物是大善。

  要善待人群。“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季羡林先生晚年提倡“人生四要”,也是处理这种群我关系的:爱国、孝亲、尊师、重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包括国内外,应该一视同仁,有一种“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概念。

  要善待自己。不仅仅是善待生活、善待生命,还要有善心、善信。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所以善待自己的最高境界是克服自我。在权钱色面前,怎么把握自己?理学因为提倡“存天理,灭人欲”,而被指斥为用“理”杀人。人是不能灭欲的,灭欲就等于不让人有物质追求,使人无法生活。禁欲说和灭欲说在现实社会中是行不通的。寡欲说和节欲说是可以提倡的。善待自己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宋代邵雍在《安乐吟》中的那种境界:无贫无贱,无富无贵。无将无迎,无拘无忌……不佞禅伯,不谀方士。不出户庭,直际天地……

  人人善待天地、群体、自己,我们就离美丽中国不远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