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如何过春节的呢?

佛学常识 | 作者:网络 [投稿]

佛教是如何过春节的呢?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弥勒菩萨的诞辰。在春节期间,民间亲朋好友通过相互串门拜年、或者团体聚会来度过,那么,佛教又是如何过春节的呢?其实,全国的佛教寺庙在春节期间都会举行祈福、点灯、放生等活动,且会有大批信众到寺内团聚、朝拜、进香,共祈生活美满,平安吉祥。

  在佛教寺院春节期间的丰富活动中,除夕敲钟、"烧头香"、点灯、放生、写春联等活动,总是会吸引大量民众来参与。

一、除夕敲钟

  除夕敲钟的习俗是伴随佛教的发展而形成的。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佛教传入中国后,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随着佛经的翻译与研究,佛教逐渐发展的同时,寺庙也兴起了除夕敲钟的习俗,寺庙的敲钟仪式,也成为每年除夕夜的保留项目。唐代洪洲百丈山怀海禅师曾为禅宗寺院制定《禅门规式》,后经多次增订,于元代定本为《百丈清规》,其中规定:“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因此到了隋唐时期,钟声也随之定为敲响108下。

  为什么是108下呢?有说法是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撞击108次钟,这108种烦恼也就随之消失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和尚手里的佛珠是108颗,僧人念经也是念108遍,这都是为了除去人生中的这108种烦恼。

二、点灯

  灯,是灯光的意思,在佛教中,灯光代表了佛菩萨的威神,是智慧和力量的显示,点灯是寓意摧芸芸众生种种之烦恼、破人世种种之阴暗。《无量寿经》中说:“无量火焰,照耀无极”,“为世灯明最福田”;《菩萨藏经》中说:“百千灯明忏悔罪”。

  佛前的灯,过去都是用蜡烛,有两种象征意义:一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提醒修行人要时刻想到为度众生而刻苦修行,不能堕落;二是有如此灯能破黑暗一样,佛菩萨智慧能破烦恼,修行人要深入经藏,学习佛菩萨的智慧,以度众生。

三、放生

  放生只需拿出一点时间,有时拿一部分钱,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然后按照简单的仪轨,选择一个远离人类不易被捕捉的地方,把物命放生掉。放生主要体现在对生命尊严的维护,体现了佛门广大慈悲的救度精神,此外,放生对物种的保护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放生令它们得以重拾生机,他们的感激最深切,所以功德至大,可以化解业障、超度债主、积累福报。拔一毛而立天下,何乐而不为?

四、写春联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春节前,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一年。春联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它随着春节进入寻常百姓之家,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各地寺院在新春来临之际,为感谢社会各界长期对寺院的护持,让大众同享祥和,福慧双增,亦会纷纷开展写春联的活动,送“福”到万家。

信众去寺院祈福时都应该注意哪些礼仪呢?

  1.提前沐浴净身

  2.礼佛之前,勿吃荤腥食物

  3.衣冠整洁,举止有礼

  4.入寺从旁门过,不踏门槛

  5.不可乱动寺庙之物

  6.拜佛不可越位

  7.阅经须恭谨

  8.拜僧有讲究

  9.听经讲礼仪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