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与EQ

佛学常识 | 作者: [投稿]

\

  EQ是什么?英文称作EmotionalIntelligence。中文译作情绪智商。这与我们所熟悉的IQ(智商)有异曲同功的关系。

  EQ是怎么诞生的呢?大概在三年前,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高曼DanielGoleman率先发明这个称号,并著书立说,随即掀起热潮,欧美国家争相研究。EQ之说去年登陆香港,同样亦引起广泛注意。

  丹尼尔。高曼教授是心理学家,长期从事行为与头脑科学的研究,曾经有不少著作。他这次的突破,在于把科学上、医学上对脑部机能的研究,与人的行为联为一体的解释,并以科学与医学的实证,证明人的行为与情绪有莫大关系,并称此为EQ(情绪智商)。

  在EQ未诞生以前,我们只认识IQ,并习惯地相信人的成功与其IQ有直接关系,IQ更具有世界性的准则去量度。不过这种说法近年已有所褪色,而EQ的面世,更是有力地提出人的情绪对其成功失败有重要作用。

EQ影响成败远超IQ

  丹尼尔。高曼教授指出,个人控制情绪的能力,足以影响其一生。如果说,智商对人生的作用占三成的话,那么情绪智商的影响力足以达到七成。以上论点,并得到大量科学医学上论证的支持。

  EQ既是个人对情绪的自主力,再进一步说,它包含人对自已的认识有多少?控制自已情绪的能力有多大?有没有激情?又是否能够善用激情?能够了解别人的感受吗?

  从最基本说起,做人必须有自我认识,要是没有自知之明,必然会影响生活质素,而且做人处事亦难以成功。

  人生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旅程,多少总有波涛汹涌甚至惊涛骇浪,置身其间,难免会消沉、顿挫、忧郁……。可以承受压力的话,就容易雨过天青,否则就会一蹶不振,甚至自寻末路。

  情绪亦包含激情,激情是一种冲剌力,可以助人成功,但是,不理智的激情,不合时宜的冲动却会累事,进而导致严重后果。

  能够了解别人的感受,做人肯定会成功得多。能够领会别人的喜怒哀乐,就可以作出恰当的反应与行动,人际关系也好。这种能力不一定是说话沟通技能,而是无时无刻不在活动中的身体语言、表情、眼神……等等。

  配偶、家庭、子女都是最受情绪直接影响的范围。EQ低就容易破坏家庭幸福。进而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EQ也可以说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以个人开始进而推展到家庭EQ、教育EQ、公司EQ、社会EQ、种族EQ、国家EQ。

佛法智慧补充EQ不足

  佛法其实也是EQ。佛陀是讲人生问题,并提出处理人生问题的方法。然而,佛法与EQ的相似之中,它比EQ更深入,更彻底。并补充了EQ的不足,且提升EQ的能力。EQ只能反映问题与现象,但不能指出问题的根源。例如说EQ受到道德沦亡影响,然而道德又为何会沦亡?讲不到问题核心,当然谈不上对治的办法。从这个角度看,EQ显得被动而无能为力。反之,佛法就可以全面而彻底地指出答案。

  佛法的智慧,直指问题的核心与根源。它既能解释人类感性与理性失却平衡的原因,亦能提供提高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它可以改善和提升EQ,令人的情感与理智得到平衡。人的自制力加强,社会道德就能建立起来,那末我们生存的社会就可以逐步净化。

  EQ是近年来成功的发现,帮助我们从一个更有系统的角度去认识人生,但它毕竟有所局限,然而佛法可以弥补它的不足,丰富它的内容,并且能够提供最有力的改善办法。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