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迦牟尼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佛学常识 | 作者:网络 [投稿]

详细释迦牟尼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1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涅槃

  佛母摩耶夫人在释迦牟尼出生后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养育的。他从小学习当时教养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即五明)。16岁(另有17岁、18岁之说)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六年后生下儿子罗睺罗。

  佛陀的贵族生活是优裕舒适的。《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记载他的回忆说,他拥有适合不同季节居住的三座宫殿(三时殿),有冬天御寒的,夏天避暑的,雨季防潮的;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释迦牟尼却在29岁(一说19岁)时出家修行。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佛陀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他已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的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悉达纳妃

  《因果经》上说:太子年至十七。净饭王召集群臣共议道:“太子今已长大,宜应婚娶。众卿等以为如何?”群臣中有人奏说:“臣知摩诃那摩长者,有一小女名耶输陀罗,容貌端正无双,聪明智慧过人,知书达礼,淑质英才。有如是贤德之女,合当聘与太子为妃。”国王说:“诚如爱卿所言,理当娶之。”

  国王回宫,命老成宫女往摩诃那摩长者家,观察其女容仪礼节如何。宫女受命,即往长者家,停留十日,细心观察此女;回宫报说:“据我观察,此女容貌端正。威仪进止实在没有人能比得上。”于是国王遂派人前往对摩诃那摩长者说:“太子已到纳妃年龄,闻知令爱美貌贤德,宜堪联姻。”摩诃那摩当即应承。

  国王即令大臣择定吉日,遣车万乘而往迎娶。隆重地为太子举行婚姻大礼;并为太子另纳二妃,一名瞿夷,一名鹿野。同时建造三时殿,更增诸多歌女,昼夜陪伴太子娱乐。

  太子虽时时与其妃相处,然从来不曾起世欲之念,于静夜中但修禅观,未尝与妃有夫妇之道。

五欲娱乐

  《本行经》上说。太子成婚之后,净饭王又为太子建造三等宫,安排三千彩女,日夜轮番奉侍太子;又于宫中布置种种音乐歌舞,令太子欢娱,受诸快乐,不许远涉出宫游历。又于太子所住宫院外周,另建三重围城,各安一铁门,设置机纽,平时关闭需五百人合力推动;推动之时,门声响动可闻二十里;大门内外,各有壮士守卫,戒备森严。净饭王之所以如此防护,皆因当时阿私陀仙人所说预言,唯恐太子有朝一日舍离眷属,逾越出家。

  另一方面,国王从自身做起,全面推行道德化育,禁止一切邪恶行为,努力创办种种慈善事业,造福社会人民,以此善报回资太子增长功德,唯愿太子身心安乐,不起出家之念。

  太子在父王的庇护之下,在皇宫内享受着世间最胜妙的五欲娱乐,十年不曾出外。

空声警策

  《本行经》上说:当时虚空中有一天子,名作瓶,看到悉达多太子十年在宫,受五欲乐,很为太子担心,唯恐太子留恋世间,心耽五欲,执迷不悟;那么,百年岁月,倏尔而逝,光阴迅速,时不待人,空怀救世悲愿,又有何用呢?我今应当力劝护明菩萨(即太子),为彼警示种种厌离之相,使他早日觉察,捐弃五欲,舍欲出家,莫再耽湎不醒。即于空中说偈道:

  身自被缚欲解他,譬若盲人引群瞽;

  己身解脱乃免彼,犹如有目能导人。

  善哉仁者年盛时,宜速出家令满愿;

  唯有出世行大智,乃能厌离此五欲。

  众生多有烦恼患,仁者为作大医师;

  说诸妙法如药王,速疾将向涅槃岸。

  无明黑暗所障蔽,诸见罗网种种缠;

  速燃智慧大灯明,早使天人得净眼。

  作瓶天子说此偈已,由于天子威神感动,发出如是劝诫因缘,加上太子本身宿世善根福德力,竟使宫中彩女原来所作的淫歌艳曲,一时转为宣扬信解、住持正法、-心趣向涅槃的微妙音声,令太子心生觉悟,厌离世间。

饭王获梦

  《本行经》上说:当时作瓶天子以神通力警示世间种种可厌相,激励太子发心出家。当天晚上,净饭王一夜之间,连做七个梦:一、梦见有无量人天,举帝释幢从城东门出;二、梦见太子乘大白象从城南门出;三、又梦太子驾驷马车从城西门出;四、梦见一大车轮,具足诸宝庄严,从城北门出;五、梦见太子在街市中心,手执一槌,挝打大鼓;六、梦见太子坐在高楼之上,散施珍宝,而有无量人民接受太子所施珍宝,欢喜而去;七、梦见城外有六人抱头痛哭,伤心欲绝。净饭王一觉醒来,追忆梦中所见之事,心大惶怖;天亮急召占梦师,问夜间所梦之相主何吉凶?众占梦师琢磨良久,皆答不知。净饭王心中更加忧愁不安。这时作瓶天子化作婆罗门来到皇宫门外,对门人说:“我能善解国王梦中之事。”门人进入通报,国王召婆罗门入宫,请为决断。婆罗门说:第一种梦境是预示太子将来必定出家之瑞相;第二梦境预示太子出家必证圣果;第三梦境预示太子出家证一切智,具足十力、四无所畏;第四梦境预示太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第五梦境预示太子成佛后,转大法轮;第六梦境预示太子成佛后,以三十七道品等种种法门度化无量众生;第七梦境预示太子成佛,以正知见降伏外道六师,致令六师生大忧恼。

  作瓶天子为国王一一详加解释后,又对国王安慰说:“这七种梦境都是好预兆,是大吉祥,将来必获大善果报。大王须自庆幸,应生欢喜,勿怀恐怖,忧愁不乐。”

  国王听了,心想:现在唯有的办法,也只有让太子过着更加适意快乐的生活,或许能够使太子染著世间五欲,心生爱恋,不想出家,方能免除我的忧念。

路逢老人

  《本行经》上说:当时作瓶天子为了让太子走出皇宫,到外面观看世间好恶,令生厌离心,舍弃五欲,因于太子之前极力称赞城外园林,景致十分优美可人。太子听了,大为心动,即命驭者准备车马,欲往城外园林观赏游乐。驭者速疾奏知国王。国王立即传令,发动全城军民,全面大搞卫生,清理所有街道一切污秽垃圾,令得清净庄严;凡老病死亡、六根残缺者,一律驱逐回避。一切布置完毕,太子登上宝车,从城东门而出。这时,作瓶天子变化成一老人,曲背低首,皮皱齿落,白发如霜,骨瘦如柴,四肢颤抖,行路蹒跚,唯仗拐杖,一步一颠地在太子面前走过。太子乍见老人,惊异不已,即问驭者:“此是何人?”驭者答说:“这是老人。”太子又问:“何以名为老人?”驭者答说:“凡名老者,为日月寒暑所逼,全身器官逐渐衰退,一切行动失去灵便,形体消瘦,气力微弱,苟延残喘,朝难保夕,其命将终。”太子又问:“我今此身,也会一样走向衰老吗?”驭者答说:“太子,人虽有贵贱之别,但凡有生,必然有老,这是任何人皆逃避不了的。即今太子之身,同样具有如是老相,不过暂时未现罢了。”太子听了,不胜伤感,对驭者说:“回去吧,我已没有心情观看园林的景致了。”心中暗自思惟:我当作何方便,才能得免衰老之苦?

道见病卧

  《本行经》上说:当时作瓶天子心想:护明菩萨在皇宫内,恣意享受五欲已经多时;然世间无常,盛年易失,我当设法使其觉悟,令速舍离五欲而出家。由于菩萨宿福因缘,这时忽然起念,又要出城游乐,即召来驭者,对他说:“准备好车,我要出城游玩。”驭者遵命,一切准备就绪,请太子上车往城南门而出。其时,作瓶天子于太子前路,化作一病患人,身体羸瘦,面色枯黄,气息微弱,命在须臾;躺在粪秽中,宛转呻吟,悲切酸楚,不忍见闻。太子问驭者说:“此是何人?”驭者答说:“这是病人。”太子又问:“何以名为病人?”驭者回说:“此人平时不善保养,尽情恣欲,以致四大失调,这时病情危笃,无药可治,威德已尽,死期将至,欲想康复,已是无望了。”太子又问:“独此一人有病呢?还是一切人都会生病?”驭者答说:“一切众生皆悉难免。”太子说:“这太悲惨,太可怕了!既然我这身体有朝一日也会遭受如是病苦,我哪有心情再去园林游戏!”即命驭者驾车回宫,独自一处,端坐思惟。国王得知,回想当年阿私陀仙所说预言,若果应验不虚,恐怕太子早晚要舍我出家了。

路睹死尸

  《本行经》上说:当时作瓶天子心想:护明菩萨在皇宫之中,过着极为快意欢娱的生活,然今时机已至,不能再耽着了。我得再次设法让太子出城,点化一番,令其厌离五欲,早日出家。这天,太子又对驭者说:“你可速备驷马宝车,我要出城诣园游戏。”驭者遵命,一切就绪。太子坐宝车上,从城西门而出。其时,作瓶天子于太子前,化作一死尸,卧于床上,由众人抬着走;家亲眷属,围绕哭泣,十分悲怆。太子见之,心怀惨恻,问驭者说:“这是怎么回事?”驭者答说:“这卧于床上的叫做死尸;旁边围绕哭泣的是死者的亲友。”太子又问:“死尸又是怎么回事?”驭者说:“这人已失去生命,再也不能思惟活动,今此形体如同木石,唯独识神随业转世;从今以后,生死别离,再也见不到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故名死尸。”太子问道:“这么说来,有朝一日,我也会死吗?”驭者说:“是的。太子尊贵之身,但也难保一死。世间所有人民,无论贵贱贤愚,皆不免死。”太子听罢,心情十分难过,即命驭者回驾返宫,端坐思惟,默然系念,世间一切事物终归无常,有谁能超越生死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