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运的概念

佛学常识 | 作者:网络 [投稿]

\

  “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劫波,翻译成中文叫时分,是一种时间的概念。这种时间的概念用“劫”来说,是因为它是非常久远的一种时间单位。

在佛典的阐释里面,我们知道有小劫,有中劫,有大劫。

  一个大劫包含着四个中劫:成、住、坏、空。每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

  其实,一大劫就包含八十个小劫。我们对劫的时间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就站在我们目前的时间参照系来看,在一大劫里面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间点上。在成、住、坏、空四中劫里面,我们现在处在住劫;住劫里面有二十个小劫,这二十个小劫有正反,就是顺逆的各十劫,现在我们是处在住劫当中二十个小劫里面的减劫中。减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一百年,人的寿命减一岁,身高减一寸,它是一个衰减的过程。众生的善根越来越薄,恶法越来越炽盛,善法越来越少,智慧越来越浅,我们现在正处在第九小劫的减劫,这么一个时代。

  在第九小劫当中,有四尊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我们这世间叫贤劫。贤劫有一千尊佛要示现,在这第九小劫中,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前面三尊就是在劫初。最高的寿命能够达到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减减减,减到人寿平均六万岁的时候,就有拘留孙佛示现在世间成佛;那减劫减到了四万岁的时候,就是拘那含佛出现在世间;再减减减,减到人寿平均两万岁的时候,迦叶佛出现在世间;再减减减,减到了人寿平均一百岁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

  人寿平均一百岁的时候就已经是非常浊恶,一般说我们五浊恶世。五浊恶世首先就是劫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就是在这样的时空里面一切都是浊染的,恶法占着主导地位。从佛示现的过程来看,到人寿平均两万岁的时候,就已经步入到劫浊。到了人寿一百岁的时候,这种劫浊的情况就更加炽盛了,众生烦恼非常厚重,无明黑暗非常浓郁。所有有福德、智慧的人,都离开这个星球,迁往他方世界。而留在五浊恶世人均百岁的众生,都是烦恼很重的。

  而今又过去了三千年了——人均寿命七十来岁的时候,与释迦牟尼佛的时代相比,众生的烦恼就更重,恶业就更大,由此感召的苦难就更深重。那减劫以后再减减减,减到人的平均寿命三十岁的时候,有小三灾出现:饥馑灾、瘟疫灾和刀兵劫。刀兵劫是在人寿命十岁的时候出现的。那个时候人和人相见都起杀心,哪怕父母眷属,他都要先下手为强——自相残杀。然后有一批不想被人杀、又不忍心杀别人的就逃到山里面;没有逃出去的,都在自相残杀,最后留下了一万人。地球留下了一万人,他们幸存下来,除了相互的痛哭外,却生起一念的厌离之心,相互约定持戒。首先持不杀生戒,相互不杀害对方的生命。

  这样,由一念忏悔之心、持戒的行为,马上由心转换,从减劫就转为增劫:每一百年增一岁,身高长一寸。慢慢的进了增劫,寿命就越来越长越来越长。直到八万四千岁的时候有金轮王——转轮圣王——出现在世间,是各种善法非常鼎盛的时候,世间非常祥和,民众非常幸福。这就到了第十小劫了。第十小劫——到了八万四千岁的时候,物极必反,又转为减劫。减减减,减到人寿平均八万岁的时候,这时候弥勒佛来到地球成佛。弥勒佛下来成佛之后,次第的有九百九十五尊佛在这个世间出现。这是佛经给我们的一种——悬记。

  从这个悬记来看地球的文明:它是到了一个顶点会衰微下去。但衰微下去不一定全都毁灭,它又会转向另外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那么这样到了第二十小劫,慢慢的由住劫转为坏劫的时候,这里面就会出现大三灾。大三灾就是:火灾,有七个太阳同时出现,然后树林草木都焚烧,整个的成了一片火海,初禅以下的世界全都被火烧掉;再以后会出现水灾,从二禅天以下的所有世界都被冲掉,浸没;以后会出现风灾,三禅天以下的所有世界都飘散。唯有到第四禅,才不被这三大灾所破坏。

  那到了这个三大灾显现的时候,我们到了坏劫,我们这个世间也真的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坏劫后那就进入空劫。成、住、坏、空,空劫经过二十小劫之后,再转到这个成劫去。成、住、坏、空,这样一个循环。所以佛教告诉我们,观照世间的这个循环,它也不是断灭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