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心?养心之道

佛学常识 | 作者:星云大师 [投稿]

星云大师:如何养心?养心之道

  一个国家,社会要建设,经济要发展;一个个人,身体要保健,心理要养心。

  谈到「养心」,各个宗教都有很多养心的法门;祈祷、诵经、打坐、念佛、膜拜、忏悔、发愿,都是为了养心。现在只把一般的「养心」之道,略说如下:

一、花前月下沉思:

  一个人,每週总有一、二小时属于自己「静静独处」的时间。如果利用这段时间,在花前月下沉思,想一些自己所遭遇到的问题,规画一下自己的未来,思索一下人我之间的关係。或是与三五知心好友,花前月下,畅所欲谈,必能帮助自己思想激盪,理清思绪。

二、山林水边禅坐:

  利用假日,或是黄昏时刻,到山林水边,借大地一角,盘腿静坐。坐下之后,未必入禅修定,但是只要心一沉静,往事都会一一向你集中而来,一些久远以前的事,可能浮现在眼前,让你重新思考,重作抉择。所以,禅坐冥想可以增长智慧,绝不虚言。

三、丛林小径跑香:

  丛林是指建设庄严堂皇的大寺道场,丛林必定是依山而建,旁边必有许多山路小径。你循著巍峨堂皇的宝殿,在山间小径走路、跑香,一面运动,可以走出健康;一面藉此机会,用心思想禅门参学之道。禅门所谓「参」,就是「为什么、为什么」一直问下去。为什么念佛?为什么参禅?为什么打坐?为什么吃饭?等到你问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会给你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那么当下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四、忠孝诚信存心:

  既然要养心,心中就必须播撒一些「忠孝诚信」的种子。当你播下了种子,小心翼翼的加以呵护、培养,日后必定不负所望,必能增长你忠孝诚信的品德、操守。一个人的心,就像仓库,你在里面存放了资产,需要使用时,还怕缺货吗?

五、慈悲喜捨行事:

  人在世间生活,不能不与人互动往来。人际往来,关係要和谐、美好,就必须以「慈悲喜捨」行事。你做人处事有慈悲,慈悲没有敌人,慈悲的人没有人会拒绝你,以慈悲喜捨行事的人,走遍天下,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会喜欢你的慈悲,甚至你的敌人,也会受你的慈悲感动。所以,时时心存慈悲喜捨的人,自然养心有成。

六、任性逍遥读书:

  一个人肚子饿了要吃饭,眼睛累了要睡觉,睡眠就是眼睛的粮食。甚至声音、空气、味道,就是耳朵、鼻子、舌头的饮食。此外,读书充实知识,就是「心灵」的滋养。一个人养成读书的习惯,必能帮助养心。所谓「雄心壮志」、「忠肝义胆」、「存心仁厚」、「善德懿行」,必定都要靠读书才得以养成。你能任性逍遥的读书,「书中自有天下事」、「书中自能壮其志」,书中必能为你的人生加油打气,是则何愁养心不成!

  摘自:星云大师《人间万事》

  文章转自:佛光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