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四种方法被称为“四摄法”。

  1.布施摄,指以不怀任何回报的心向众生传授真理与施舍财物。布施,不光是指钱财、物质、医药的财施与拔济怖畏的无畏施,还有法施,即知识道理的教导、方法技术的传授,或是讲说佛法勉励怯弱者,使他们身心健康,能凭自己的能力自给自足,甚至有能力帮助他人。

  2.爱语摄,指依众生的根性而用其能接受的言语来导正其不正的行为,令其生起亲爱之心而依随菩萨行道。“爱语”并不是说一些谄媚、奉承、虚伪、言不及义的语言,而是要讲说佛法让他人受用。例如,让人了解慈悲、向其解说戒行、告诉他如何忍辱,使众生心安而明义理,生生世世受益不尽。

  3.利行摄,指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其生起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可以说是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及时付出心力、减轻他人的辛苦、利益他人,这就叫作“利行”。

  4.同事摄,指亲近众生,同其苦乐,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同事”行不但是对各种领域、阶层的人,讲说他们熟悉的话题、语言,还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并感同身受,如此才能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如果做到了以上四点,在动机、语言、行为方面多加检点,处处克服自我中心,替人着想,那么,我们又何愁没有一个好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

  在生活中实践“布施”,可以建立起个人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从而控制现实生活中贪婪的占有和自私的欲望。

  在生活中实践“爱语”,带动社会大众形成生活中的语言艺术,说话如春风拂面,会给人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真正做到了“语言美”,现实生活中互相争吵、漫骂、恶语等现象就逐渐减少。

  在生活中实践“利行”,不分事情的大小,不计劳动报酬,只要是对别人有利益的事就毫不犹豫地去做,从而建立起社会大众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那么,现实生活中对待工作马虎了事、敷衍搪塞的现象就不会存在。

  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同事”的要求,就能在彼此间建立起同甘共苦、互助互惠的氛围,现实生活中家庭、同事、邻居、领导与被领导间的纠纷和矛盾就会得到缓解,大家能够和睦相处、互惠互利。现实生活中的互不信任,谋取暴利,欺骗别人钱财等现象也就没有了产生的根源。

  总之,社会大众如果能将“四摄法”运用到生活工作中,通过“布施”建立起对社会的奉献精神,通过“爱语”养成语言的艺术,通过“利行”培养起对社会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通过“同事”树立起同甘共苦、互助互惠的共享精神,那么,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就能得到化解,社会也一定会逐步走向祥和安宁的和美之路。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