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书籍选读 基本佛法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您认识佛教吗 说吉话祥 极乐之光 佛学基础 佛法概要 佛教基本知识 佛学基本知识 佛教丛书·教理 皈依修学手册 消除烦恼的方法 修习正念的二十个练习

第五章(三)心所法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节 心所法

  心所法具云心所有法,心王所领有贪瞑等众多别作用。具有三义:

  (一)恒依心起,依心三方得生起;

  (二)与心相应,常与心王同依(根)同缘(境)及同时;

  (三)系属于心,离心不能自有,如王巨之不相离。

  心工难缘取境界之总相,心所于彼不唯线取总相,亦缘取其另u相。如对一绿树,知绿色树之全体是心王,又了别树之大小,何种树等,乃至产生贪求和厌恶之情是心所作用。

  (一)遍行:遍是普遍,行是行动。触、作意、受、想。思此五个心所周遍与一切心王相应俱起,一切心作用生起时,必随肩而发动,遍八识一切时地一切性俱能行起,有识即有故名遍行。

  (二)别境:对各另帕界生起之心所,非一切境皆得生起故名别填。

  (三)善:此善心所有十一,唯与一切善心相应仅起之心所。目性清净离谱恶秽故名善。

  (四)根本烦恼:此六种烦恼能烦扰有情身心令不寂静。亦称惑,调迷妄之心。

  (1)贪:于有漏乐境澳宜不舍,越分追求,非义而取。

  (2)瞑:于违逆之境,含恨热恼。

  (3)痴:亦称无明,于诸事理愚痴迷暗,不了真实,以是为非,执非为是,因果迷乱。有仅生和分别二种无明,与身俱生我法二执,与俗同污起妄分另师分别我法二执。

  (4)慢:侍己所长于他高举。有七种之另u:

  ①慢:于劣计已胜,于等许已等而起慢心。

  ②过漫:于等计已胜,于胜计已等此为过漫。

  ③漫过漫:于胜计已胜。

  ④我慢:执五蕴之身为实我。

  ⑤增上慢:未得证称得证。

  ⑥卑劣慢油甘卑劣不求上进。

  ⑦邵慢:慢上起邪,不尊贤圣。

  (5)疑:对因果真理心怀犹豫。

  (6)恶见:亦称不正见,于因果真理颠倒推度。此不正见有五种,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以上六种烦恼是诸烦恼之根本,余一切烦恼皆随从此六种烦恼而起故名根本烦恼。

  (五)随烦恼:随从根本烦恼而起之染污心所,亦称随惑。

  (1)忿:于逆境不能忍受发暴恶身表业。

  (2)恨:盆怨而结怨于心,怀恨不舍。

  (3)恼:对逆境性情暴恶。

  (4)覆:所造过恶隐藏遮护。

  (5)班:虚伪惑乱。

  (6)馅:馆媚于人假现恭顺。

  (7)桥:恃己有德据激凌人。

  (8)害:于他有情侵损通恼,心无悲慰。

  (9)嫉:见他盛事妒忌不耐。

  (10)懊:于财法等坚著不会。此十种各别而起,行相粗猛,唯第六识有,名小随烦恼。

  (11)无惭:于所造过恶不自羞耻。

  (12)无愧:所造过恶不羞耻他。此二自类俱起,遍不善性,名中随烦恼。

  (13)不信:不信顺三宝等。

  (14)懈怠:不勤修善断恶。

  (15)放逸:放荡纵逸心不防护。

  (历)昏沉:神志昏蒙。

  (17)掉举:心神轻躁浮动。

  (18)失念:不明记曾习境。

  ( 19)不正知:谬解所观境。

  (20)散乱:心志不一流转不息。此八种自类俱起,遍不善性及有覆无记,故名大随烦恼。

  (六)不定:此心所广通三性,不定是善,不定是烦恼,不定遍一切心,唯意识有,唯在欲界及初禅,不定遍一切地,故名不定。

  (1)睡眠:令心暗昧。

  (2)恶作:又称梅。追悔、懊悔

  (3)寻:粗显寻求其义理。

  (4)伺:细伺察其义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