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邪淫,功在平时。若走到快要破戒这一步,一般是极难做到悬崖勒马的。但不管怎样,当你快要破戒时,不妨用极其猛力的心念,这样责问、咒骂自己,看能不能把淫念骂跑,把自己骂醒。
1、身体已经快被搞垮了,你知道吗?!
想想自己因为邪淫,身体已经被糟蹋成啥样了:白头掉发,肾虚尿频,排尿分叉,前列腺肿胀,腰酸背痛,手脚冰凉,四肢乏力,面黄肌瘦,皮肤粗糙,眼神呆滞······再这样下去,我们还要不要命?!还能不能愉快地生活了?!还要为了图一时之快,毁掉自己一生的健康长寿?!醒醒吧,小兄弟,这样赔掉底裤的买卖,咱不能做!
2、智商快要变为负值了,你知道吗?!
身体的机油,都给欲火当燃料了,智慧之灯如何常明?!专注力、判断力、思辨力、记忆力、观察力、领悟力统统下降,再这样破戒,到时可能连禽兽的智商都PK不过啊,名副其实地成了“禽兽不如”!想想将来的自己,脑里一片空白,除了发呆、流口水和傻笑这三宝,还真没其他“绝活”了!念及于此,还敢手贱吗?!还敢邪淫吗?!赶紧金盆洗手吧您内!
3、福报快要被消耗殆尽了,你知道吗?!
我们前世努力行善,好不容易积累了一些福报,这世因缘成熟,本该是收获季节,合理享用这些福报的时候。可是好家伙,半路你给我杀出个邪淫,一而再再而三地掠夺我原本不多的福报,再这样下去,命都快给你搭进去了,还谈什么福报啊啊啊啊!!再这样搞下去,连做乞丐的机会都没有了,直接三恶趣啊有没有!生不如死啊有没有!!万劫不复啊有没有!!赶快打住啊有没有!!
4、贤良美眷快要被搞没了,你知道吗?!
老这样伤身败德,犯淫破戒,还想有个贤良美眷在前方的路上,默默为你守候?拜托醒醒吧,别做梦了!你是谁,就会遇见谁。即使你前世与佳人有约,今生这样乱来,也早已把姻缘破坏,等待你的美眷已经跟着暖男跑了,空留自己猥琐的身影随着业风摇曳,或者与淫女悍妇结为连理,整天跪搓衣板、戴绿帽子,以泪洗面,痛不欲生,或者没有伴侣,孤独终老,寂寞到死。思及于此,不悚然惊惧呼?!此时不收手,更待何时啊,小伙伴们!
5、这样乱来,慈爱我的父母知道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孩子的慈爱,无以复加。他们付出无私的爱,只求孩子要照顾好自己,吃好住好穿好,身体健康,一切顺利。可是,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自己是如何作践父母授予的宝贵之身?!快要破戒之时,我们是否想过,假如父母突然看到我们当时的淫态,作何感想?!不敢想象啊!浪子们,速速回头吧,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深恩厚德,和那期待眼神!
6、这样乱搞,我未来的孩子知道吗?!
孩子的心目中,父亲是山,是榜样。可是,我们这样纵情淫欲,邪态毕露,假如有摄像头,记录下我们当时邪淫的经过,自己看了估计都会觉得不堪入目,更别提他人。如果再这样恬不知耻、屡不悔改,如何向自己未来的孩子交待?!我们还会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吗?!我们给孩子树立好榜样了吗?!面对孩子崇拜的眼神,我们心安理得吗?!假如因为自己的邪淫,导致所生的后代体弱多病,恐怕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吧!!天哪,还敢邪淫吗?自己看着办吧!
诸佛菩萨,神通广大,对我们的言行举止,无不知晓;“举头三尺有神明”,有缘的善神护法,亦是常伴我们左右,隐形守护,他们神目如电,时刻察觉我们的所作所为。所以,不要以为,关起门来搞邪淫,就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图样图森破啊!我们每次邪淫破戒,几乎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啊!和在繁华的十字街头裸奔一样一样的啊!不要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了好嘛!想想无数双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慈悲地望着你,你还忍心继续邪淫吗?!Stop now, please !
8、妖魔鬼怪都围绕在你身边,等着吸食精血,你知道吗?!
在你想邪淫时,有许多妖魔鬼怪围绕在你身边,窥伺等候,并且暗中助你邪淫。他们恨不得你早点破戒,然后好开Party,聚餐享用你的精血!想想他们个个面目狰狞,隐没在你周围,舔着血盆大口,垂涎欲滴地盯着你这块“小鲜肉”,你还能淡定优雅地邪淫吗?!还能不顾一切的地破戒吗?!还能义无反顾地纵欲吗?!他们要是现出原形,估计能把我们吓尿!赶紧悬崖勒马,活出浩然正气,自然会有善神恒时贴身卫护!!
9、这是一次修行与积德的好机会,你知道吗?
快破戒时,我们常会怂恿自己说:就搞这一次,下不为例。通常有这种念头,结果会比较糟糕。满足了这一次,还会有下一次,如佛经言:欲如渴人饮于碱水,逾增其渴。或者,我们会自我暗示:完了,淫欲上来了,我招架不住,这次要投降了!然后就真的破戒了。所以,思想立场很关键。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把这次“险情”当作一次修行培福的机会,然后再以钢铁般的意志,壮士断腕般的决绝态度去应对此次邪淫危机,实现凤凰涅槃般的超越!
快破戒时,一定要意识到,这是一种考验,是佛菩萨在检验我们的戒邪淫成果!面对这样的考试,我们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全力以赴!我们不能一开始就交白卷,考个鸭蛋回去。想想这次如果能在紧要关头,守住不破,那么我们将会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这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上种下一次战胜邪淫的殊胜基因,为将来完全断除邪淫创造一个很好的缘起。而且,这是我们戒邪淫过程中,与淫欲心近身肉搏的一次难得机会,只有此时与它大战三百回合,并最终战胜它,方显我们戒邪淫的真本事!当然,此时要猛力祈祷佛菩萨加持,不断发誓永戒邪淫,专注念诵经咒佛号,硬生生把欲念给它降伏!
善书里,有许多戒淫得福的公案。许多公案讲到,一些正人君子,因为一次拒美色的功德,最后获得了丰厚的福报,比如有考上功名的,有升官发财的,有延寿三纪的,有喜结良缘的,有喜得贵子的,等等。事实上,万法唯心造。外境显现的美色,都是立基于自己内在的一念淫心。如若内心不淫,外境就不存在所谓能勾引我们的美色。因此,我们心中每生起一个淫念,相当于我们正在遭遇一次美色的诱惑,假如此时能够降伏淫念,不为所动,那么我们由此所积累的功德,实可与公案中那些拒美色的君子们相比肩!那么问题来了,朋友们,当我们快要破戒时,一定不要沮丧,而是要认识到:这是一次转祸为福、积累福报的绝佳机会!只要我们能抵制住淫欲心的引诱,拒绝做出浏览不良视频、sy等邪淫的行为,那么就相当于拒绝了一次美色对你的挑逗,你与善书中那些善男子一样,积累了一次不为人知的功德,即阴德。所以,这样一本万利的买卖,我们绝对不能错过,一定要挺住啊!挺住了,就能转祸为福哦!善哉!
此文若有错谬,悉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共成佛!阿弥陀佛!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一)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回向偈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回向偈三,大慈菩萨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虽然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其实有很多烧香拜佛的人,他们的动机并不如法。三年前曾经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某一个庙门口,有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高香,祈祷佛菩萨说:“观音菩萨呀、佛菩萨呀,我的儿媳妇对我不好,让她早早受到惩罚吧!”这哪里是在学佛呀?明明是害人,太可怕了!这种东西简直是离佛教千里之遥。还有这样说的:“神佛呀,让我赚多少多少钱吧,我拿着多少多少钱来给你烧高香……”这些是要佛菩萨替你出气、合伙做生意。
观音菩萨的六字真言,又叫六字大明神咒——唵嘛呢叭咪吽。此神咒为观音菩萨的心咒,具有多重且深广的意义与功德,普为一般佛教徒所诵持。一说唵嘛呢叭咪吽就是“皈依莲华上之摩尼珠”的意思,为西藏佛教徒向莲华手菩萨祈求未来往生极乐时所唱的咒语。
许愿是佛教发愿思想的一种民间表现形式。在茫茫人海中,个人的力量非常渺小。通过向佛菩萨许愿,祈望得到加持保佑,增强人生信念。多数人许愿,是为亲朋好友的健康平安、工作顺利和儿女的学业有成。这样美好的人生愿望,被一些人错误理解为向佛菩萨贿赂。偏见实在令人无语。
什么是业障?业障,指妨碍修行正果的罪业。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业是造作,佛在经上把它区分为三种,身、语、意叫三业。我们身体的动作是身业,包括的范围非常广,肢体动作是业,我们肢体不动作的时候,还在造业,造的什么业?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全文,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 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归命礼。(一拜)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一拜)
佛,在佛教里是指佛陀,是释迦牟尼的简称。释迦牟尼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他在廿九岁那年舍弃了即将可以继承的王位,出家学道,寻求解脱人生苦恼的方法。六年后,也就是卅五岁的时候,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旁的菩提树下证得了正觉,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 释迦牟尼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够藉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万万的人类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证果。他祗是人类无数的先知先觉之一
印良法师,1974年出生于天津市,法号“天几”,字号“印良”,别号“岚山斋主”。天津乐善妙觉院住持,武夷山乐善福安寺住持,现代梵呗佛教音乐人。医易世家世袭祖德,自幼参学儒释道文化,研习禅、律、净、密四宗佛学,垂髫皈依,而立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披剃,太姥山平兴寺律坛得戒。常年历行佛学及传统文化推广,孜孜不倦示德身行。势承如来家业,发愿利乐有情。
在社会上,确实有很多贡高我慢之人。有一点点学问的人,就认为自命不凡。其实学问多了又怎么样呢?徒增分别念而已。有一些人长得漂亮,就目空无人,其实你长得再美,青春都会老去。有些人,有钱有势就盛气凌人,其实这只是今天的努力。有些人哪怕是出家了,也很傲慢
我们人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个选择向善向上,就是走向光明;一种就是走向堕落。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是增上的,要往上走。所以我们就要找到一些方法来让我们的生命往上走。佛教把引导我们生命往上走的第一个基础就讲到五戒,五戒是通往人天的护照。如
佛教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分为根、尘、识三大类根,合称十八界,包括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根界、耳根界、鼻根界、舌根界、身根界、意根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尘界、声尘界、香尘界、味尘界、触尘界、法尘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
什么是幽冥菩萨戒?“幽冥菩萨戒”是在世人给过世亲人、祖先、冤亲债主等一切亡者,及孤魂所受持的菩萨戒律。由于他们生前曾造作恶业,现在堕落在恶道中受苦无尽,如果没有阳上亲人代他们超度,并受持菩萨戒律,就会永无出离之期。所以,受持幽冥菩萨戒就是阳上亲
弟子问:顶礼法师!请问法师第七识是什么?把阿弥陀佛名号和第七识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一如法师解答:这个问题第七识是末那识,是什么识呢?他是一种我执的根本,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生死的根本就是坚固的我执,但是坚固我执的根本原因就是第七木那识……
最初,梁武帝并不信仰佛教,但是当他登上了王位以后,他就改奉佛教了。当时,他下旨“舍道事佛”,并且要求群臣百官都“返伪就真,舍邪入真”。梁武帝推崇佛教可谓是不遗余力,在他的倡议下,佛教很快就进入了繁盛时期。在南朝时期,全国的寺院、僧尼数量也迅速增加起来,仅建康这个地方,就有五百多座寺院,十多万僧人。
在中国历史上,法显是第一位前往印度巡礼佛迹,求取经律,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就的中国僧人。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他从长安出发,向西前行到达了巴连弗邑,他在这里停留了三年,求得了大量的经律论梵本,包括《萨婆多部律抄》、《摩诃僧只阿毗昙》等,后来,他又将这些经本传到了斯里兰卡。
简单地说,修行就是按照佛法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要反思自己曾经的过错,要修正自己的心、口、意等。佛教修行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终的目的都是破邪显正,去妄存真。因为佛教认为,众生遭遇的苦难都来自于贪爱,如果希望能够离苦得乐,就必须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进行修正。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居住在东欧和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开始从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入侵恒河流域,占领印度,并且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把人分为了四等,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悉答多王子得道成佛后,就动身去寻找侨陈如等五位侍者,他在鹿野苑里为他们开示说法,佛教史上将这称为“初转*轮”。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一、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1、直话:可以转个弯说。2、冷冰冰的话:可以加热了说。3、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说,要顾及别人的自尊。二、掌德。赞美别人,学会鼓掌:1、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2、为他人喝彩是每个人的责任。3、给别人掌声其实是给自己掌声。
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
僧璨禅师召集僧众,向他们宣讲佛法。有一小和尚,名道信,年方14,礼拜完僧璨禅师后问道:“什么是佛心?”禅师反问道:“你如今是什么心?”
道吾禅师带着弟子渐源到一信徒家诵经吊祭超度。渐源敲着棺木问师父:“棺木里的人是生?抑是死?”道吾:“不说生,不说死!”渐源:“为什么不说?”
石巩禅师一天问他的师弟西堂智藏说:“你能不能抓住虚空呢?”智藏回答:“能!”石巩就要智藏示范一下,智藏于是向空中抓了一把。
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一人问禅师: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 禅师不加思索答道:今天。 问:为什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