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 3
却也让人此生难有机会觉得对它们感到惭愧。
许多餐厅近来开始流行活虾生吃,据说风味香甜鲜美。
但这般吃法,相信百分之九十九吃虾的人,一样会看不惯这种残忍的行径。
不过话又讲回来,把活虾丢进火锅烫死来吃(就算是厨师帮的忙),和有人一口把虾子咬死吞下,除了前者姿态稍微优雅之外,实在看不出两者吃法有啥不一样。
难道,我们对于有无慈悲心的界定是在将它「生食」或「熟食」?
与几个同事一起用餐,其中一位女同事点了一客鸡腿饭,大伙儿边吃边聊着。
约十几分钟后,这位女生突然低着头泪流不止,大家面面相觑又不方便过问,场面可说既凝重又尴尬。
事后,才知道原因是她吃鸡腿饭到一半时,从盘中的鸡腿骨联想到不久前丧父火化的情景。
这是感人肺腑的念父之情。
那何时,我们才能一样从鸡腿骨,对动物产生感同身受的怜悯之情?
「太好吃了!这些秋蟹真是肥腴多汁,花纹真是鲜丽奇特……」
「蟹钳好吃、蟹足好吃、蟹肉好吃、蟹黄好吃,连蟹壳吸吮起来都甘甜浓郁,让人永难忘怀啊……」
大伙儿们拿着刀叉一边大啖一边呼叫。
亚马逊河里的鳄鱼:
「我们肉食动物吃饭时并不会这样讨论(真是吵死人),因为一切纯粹只为了填饱肚子。对于那些被支解吞食的生命而言,不知这些赏色赏味的语词与鞭尸凌辱有何不同?」
小男孩满脸不解地问叔叔:
「为什么您要拿着这根管子,穿过鹅的喉咙和长长的脖子,把食物一直灌到鹅的胃里呢?我看它们都好痛苦喔!刚才那一只也被您喂死了。」
「没这么做,大家怎会有鹅肝吃?」
「鹅不是本来就有肝脏了吗?」
「对啊!但是只有这样喂,鹅的肝才会病变成脂肪肝,胀成像一颗大木瓜。小弟弟你别难过,其实我们已经很善良了,为了安抚鹅的情绪还放音乐给它听,享用它肝脏的人则只顾着边吃边放音乐给自己听哩!」
白鹅一号:「人类整天害怕自己的肝发生病变,却又为了尝美食逼迫我们的肝变成妖魔怪样,这是那门子的道理呢?」
白鹅二号:「是啊!还说什么吃鹅肝是『优良的传统』!两千多年前,把人丢进斗兽场喂狮子供大众观赏的罗马人发现灌食能得到鹅肝,这种事也叫优良传统?真是只要想吃,不怕找不到理由。」
是不是因为盘子里排列整齐的乳鸽,乍看之下每只都一模一样,让人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它们像是机器产物,当然也就不拥有知觉?
尤其是体型愈小的生物,是不是每只乍看之下都几近相似,因此让人……
请别再有这样的错觉,然后以此类推它们没神经知觉。
因为你我都知道:
鹰的视觉比人锐利,猫的动作比人迅速,狗的嗅觉比人敏感……我们又如何说服自己它们的痛觉神经亚于人类呢?
每当新闻报导有人屠狗来进补,吃狗肉的人包准被骂得「狗血淋头」。
每当有鲸鱼在沙滩上搁浅,就会聚集很多人齐力想把鲸鱼救回海里,甚至花钱出动吊车也在所不惜。
每当消防员费尽气力救起跌落深沟里的野猫,在场围观的民众莫不鼓掌欢呼,连透过转播看到这样画面的你,也感动得眼眶泛红。
在这些时刻,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也从不怀疑人对动物的真情。
但是等这些事件结束后,一坐上餐桌,我们又把「珍贵」及「真情」与自己所吃的动物切割开来。
「唉!刚才那些同情心简直像人类的小孩玩扮家家一样----闹着玩的嘛!」
一只躲在桌子底下的蟑螂摇头说。
历史上的屠城事件,多到不可胜数,没有一次不是鬼哭神嚎、尸横遍地。
以「扬州十日」为例,由于史可法宁死不降,豫亲王多铎破城后为了泄恨,下令屠城十日,不管男女老少全不留活口,总计杀了八十万人,让当时一个百万人口的繁华都市变成一片废墟。
在一个工厂化的养殖场,几十万只鸡在短短三天内,被「收割」到一只不剩,全部送往屠宰,原本喧闹拥挤的鸡城道道地地成为一座死城。
等每六十天后新一批的雏鸡长大,血腥的历史又将一次次重演,直到人们认同这样的作为无异于屠城。
读小学时,我最气同学用闽南语嘲笑我「饿鬼」,每当一听到这句话,我就忘了自己是好学生。
我想,很多人小时候也都是这样吧!
现在有一种新兴行业叫美食评论家,看见他们总是涛涛不绝叙述自己吃遍世界各国的经验,不管是陆上爬的,水中游的,还是空中飞的……他们好象都忘了小时候那件最令我们又气又羞的事。
老张因为生前嗜吃鱼肉,所以很不幸必须反复投胎当鱼,受到无量的被煮食苦。
当阎罗王向他展示将受到炸、烤、烩、焖、煨、爆、炒、炖、熏、蒸、煎……的报应后,老张几乎昏厥过去。他除了跪倒在地泪如雨下,还一边歇斯底里的喊着:「火!火!不!我不要火!请不要用这种方式惩罚我,也请不要让我*近那些烹具,我真的真的知道错了,呜呜呜……」
由于老张哭得实在伤心欲绝,足足持续了七七四十九天,让一向铁面无私的阎罗王也不禁为他掬一把同情之泪,最后只好向他承诺:「好吧,看你这副样子,我会破例替你向人类求情,叫他们不要用火煮你,看能不能放你一条生路。但这件事我也不敢确定会成功,一切还是端看人类最后的决定。」
老张一听阎罗王竟愿意亲自出马为他说项,立刻抹去鼻涕磕头如捣蒜,就深怕没把地府的地砖给敲碎:「谢谢阎罗王!谢谢阎罗王!我之前当过人类,我相信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而且这次还有您肯出面斡旋,我终于有救了!只要在当鱼的时候不要碰到火和烹具,那当鱼应该就不会那么恐怖了。」
话说完,老张才安安心心地喝下孟婆汤……
自从老张去投胎当鱼之后,人间就多一道叫「沙西米」的菜。
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积德,放生就是改变命运。每年四月八日佛诞日举行放生会。但是关于放生的日子,就没有什么说法,只要你有心,天天都是放生日。但是放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要做到真正的放生。放生要看缘分,缘分到了就是最好的时间。你放生不是攀缘,而是说你碰见了,别人要杀生,你当下救那众生,不为自己着想,哪怕多花钱,完全来救它于水火,然后给它做三皈依,众生最需要你救它而又让你碰见了这叫放生的最好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你等于救了一条人命。
问:放生一定要念咒吗?答:放生不一定非念咒不可,当然念咒就更完美一些。假如你放生忘记了念咒念佛,现在念依然来得及。若你不会念往生咒,只念阿弥陀佛就足够了。念皈依的方法,就是这样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或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僧不堕旁生 (三次)
首先要加持一杯大悲咒水(可以预先加持准备好),洒在被放众生的身上。在什么都不具备或紧急的情况下,可大口出声念“南无阿弥陀佛”,让所放众生听的清楚真切,在八识田中种下金刚种子,等到因缘具足,种子成熟,自有开花结果,修成佛道,彻底脱离苦海的时候。如在马路旁或任何地方,看见人家正在杀害生命,没办法救它的时候,我们应发出怜悯的心,口中赶快为它念三皈依及往生咒或“阿弥陀佛”佛号,也略尽我们三宝弟子的一点悲心。细心周到:放生地点宜选择人烟稀少
大悲咒 (一或三遍):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菩提萨埵婆耶 摩诃萨埵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 唵 萨皤啰罚曳 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 婆卢吉帝室佛啰愣驮婆 南无那啰谨墀 醯利摩诃皤哆沙咩 萨婆阿他豆输朋 阿逝孕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 那摩婆伽 摩罚特豆怛侄他
放生泥鳅几天放一次?放生泥鳅的日期没什么讲究,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去放生,泥鳅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时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放生仪轨念诵 我弟子妙音,今在佛像前,诚心皈依三宝,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僧,不堕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放生泥鳅的好处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时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
佛教语。又称回向偈,佛家于法会结束时齐声朗诵的一种偈文。即发誓愿共同皈依佛道。净土宗多以唐善导之《发愿观三宝》偈“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为回向文。其余诸宗,大同小异。根据国际君友会佛教典藏,记载回向是佛教的特有名词,亦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放生乌龟怎么做 要放生乌龟一定要慎重,不管是生态学上还是风水学上,放生都是很需要认真考虑的事。个人总结放生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这里只介绍水龟,陆龟由于植食性为主,所以生态威胁风险很小,只要环境温度等适合即可): 1 放生要合理,不能随便放生。选择龟种的时候要注意,巴西龟、甜甜圈、彩龟这些龟切勿放生。它们是外来物种,对本土物种危害极大。放生的话十分推荐我们中国本土龟种,如草龟、花龟、鹰嘴、黄缘、闭壳龟等。不推荐放生外国龟种,对生态环境和本土物种有风险
放生一尾鲤鱼的功德不单是一条生命,还包括鲤鱼妈妈肚内的鱼卵。鲤鱼自古就是吉祥的象征,由于鲤鱼的「鲤」和「利」同音,故春节期间老百姓都喜欢在家中饲养鲤鱼,有「家家得利」之说。记得儿童游戏中有「放生大鲤鱼」玩 法,而真正的放生鲤鱼是从唐朝开始,唐朝皇帝姓李,而鲤与李同音,犯了皇帝的忌,于是把鲤鱼改称为「赤公」,当时朝廷还颁了一项法令,规定捕到鲤鱼必须放 生,全国上下不准吃鲤鱼,谁卖鲤鱼就要受罚,并且打60大板。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信众提问:发现一只流浪狗在小区附近活动,由于受到物业人员及业主的驱赶,经常找不到食物,自己又没有能力帮它,不忍其受苦就想给小狗进行安乐死,但又不知这样做是否违反佛教的不杀生戒?首先,安乐死是在生命受到无法逆转的重大疾病将遭受死亡前,病者无法及不愿再忍受极大痛苦时,在病患自愿的基础上,医生提供帮助,患者自主启动注按钮以无痛苦的方式而结束自己生命,它是西方根据医学伦理临终关怀的一种方式,在个
居士问:夏天晚上开车,挡风玻璃到处都是小虫子受伤害,会死亡,师父这个是不是杀生,这个杀生戒很难持啊!一如法师答:在开车的时候,无意当中肯定会伤害到众生,像我们开车一样的,你晚上开车,把灯一打开,一个个虫子啊,一个个蛾子啊,飞过来,那个高速上速度很快,碰一下就死掉了,所以第二天一看,挡风玻璃到处是死的虫子,这个对我们来说是无意杀生,不叫犯戒,叫无意伤生。
善信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我在饭店工作,避免不了杀生,怎么办?觉火法师答:阿弥陀佛!如今学佛,能改则改。不能改就是造杀生业,受报很严重。当今大环境都是造业的,虽很难改。但信佛了,也要有惭愧心,念佛忏悔,这样日后感召的罪报会轻些。
放生能增上我们的慈悲心,看到生命被救,能唤起我们这个“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对我们提高佛教的修养,增进我们的同理心、慈悲心、无常心非常有好处;也让我们知道了要珍惜这个暇满人身,好好地用来了生死、度众生,不要再像这些鱼一样迷惑轮回。
放生虽然功德无量,但很多人在放生过程中还是存在误区的。有人担心因为放生的条件限制,物命会在放生前就死去,与其这样,还不如不放。我们要知道,佛教的放生并不是单纯地救命,更是救度它们的法身慧命,所以,我们在放生时,尽量做到佛法僧三宝具足,为它们作三皈依,种下佛法的善根,未来总有一天,它会因为这个因缘而得到究竟解脱
有善士一家来寺院找师父,自述小孩无故全身疼,医院检查不出结果,所以求助佛法。小孩母亲:“看到小孩生病,心里难受。”师父:“这是你们宿世的因缘,是一家几口之共业。”稍顿了顿,师问道,“你们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有没有杀生?”
将被捕获之鱼、鸟等生灵放入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类宰割、烹食,是佛教表达慈悲理念的常见方式。佛教徒在放生之时依仪式进行的法会,即为放生会。放生义举源于经典中戒杀生食肉及积极救护生灵的理论,据《梵网经》卷下所载:佛子应以慈心行放生之业,因一切男子是我父,一
善信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我们在家几个佛友组织了放生小组,定期放生,这是着相吗?达照法师答:阿弥陀佛!活着,是所有众生最宝贵的财富;你不要管它活得质量怎么样,只要有生命,都要被尊重和善待。这就是佛陀最伟大的地方:慈悲利物。
“护生园”就是建了放生用的,那你要建多大?主要放什么生命?建设的这个护生园是放什么种类的众生?是水族众生,还是陆地的众生?是适合哪些气候、水土的众生?这些你都要考虑。它们来了适合在这里吗?还有,你资金够不够?除了建园投资,你还得有长时间的后续资金来养这些生命。
元朝的时候,有一位富商求子,他听说太岳真人可以召请来神仙判事,非常灵验,于是这位富商就前往叩问太岳真人关于子嗣的事情。神仙判说:“因为你前生杀业太多,使得物类绝种,所以得此果报。现如今你一定要放满八百万生灵才可以赎罪。如果误伤一虫,必须再放一百生灵才能准数。想要挽回命运这是最重要的事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