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静”后“思”再“语”

入门须知 | 作者:网络 [投稿]

\

  有一年,我回花莲静思精舍向上人请示会务,由于马来西亚要举办志工生活营,需要台湾本会支持讲师,因此言谈间我向上人提及此事。上人慈示:“台湾慈济委员人人十分忙碌,为长久计,海外慈济据点除了取之当地、用之当地之外,尚需自力更生、就地取材”。语毕,我见上人的口气似有些许意见,为不让上人为难,我马上接上一句说道:“上人,我是想既然回来了,就随缘争取……。”话未说完,上人立即当面给于训示:“不对,你如果随缘争取,我就随缘给你(讲师)”并说:“你应该要全力争取!才对”,这句话当头棒喝,至今犹言在耳,时时警惕自己“说话要用心”。

  人生中,很多事因为没有“三思而后行”,决策草率加上智慧不足,以致一步错而千步差,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很多话因为没有“用心讲”,造成失言甚或妄语,以致说者无心而听者有意,轻轻一句话重重压在别人的心头上,造成误会难解。或口无遮拦、说长论短,不但“口吐毒蛇”,甚至“口喷铁丁”,到处伤人,让人受创而永生难忘,可能也自此而结下恶缘。

  虽然听者需自我免疫,别人无心之话不要认真地放在心理,即使是面对是非批评或称讥毁誉,也需启动自己的“心田过滤器”,将不利于心灵成长之杂质过滤掉,使之去芜存菁,让心上无痕。但说者是“始作俑者”,尤须自我约束,守好口业。静思语有言:“不懂得机智的问答,也不懂得适时的保持沉默,是很大的不幸”,意即警惕我们 -- 说话要因时、因地、因人而懂得拿捏分寸,话到嘴边留三分,饭可以吃饱,但话不能说得太满,甚至不该说话时更应“沉默是金”。这不只是用心,也是生活的智慧。

  一句话可以让人笑,可以让人跳,更可以让人气死掉。因此,用心对别人说一句好话,就如同在祝福人家,自己也因此而发了好愿,这是用智慧来说好话,不但鼓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一句话没有用心讲好,或心直口快,则明明是好话一句,但因脾气不好而造成口气不好,以致好好一句话却重重地把它讲坏掉。此犹如静思语所言:“心好,但脾气嘴巴不好,也不能算好人”。凡夫因为愚痴而智慧难启,不但没有“分别智”,也欠缺“平等慧”,以致盲从附和,人云亦云,道听涂说加上危言耸听,造成“祸从口出”。孔子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其道理即在此。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