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四大天王是指谁

佛学常识 | 作者: [投稿]

\

  四大天王是佛教护法天神,又称护世四天尊王,是佛教三十三天中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的主神,通常分列在佛教寺院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坊间传闻四大尊天王护世于须弥山山腰上的四天。

  东方持国天王,持玉琵琶,护持东胜神洲;

  南方增长天王,持青云剑,护持南赡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持蛇(或赤龙),护持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持混元伞,护持北俱卢洲。

  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四大天王以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天)为尊,来源于多闻天王救唐玄宗的故事,所以历代军营里均建有天王堂,但只供奉多闻天王。同时,他一手持伞一手持寻宝鼠,所以又把他作为财神,密教中的黄财神就是以他为原型的。

唐代

  四大天王在唐代的时候,跟21世纪的格局完全不一样。四天王的信仰,集中在北方多闻天王的身上,也称毗沙门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他是四天王的领班,因为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边关告急,藩邦来包围西凉城,当时军队攻击不上,没办法解围,边关形式十分火急,唐玄宗就请唐密的祖师不空三藏法师持诵《仁王经》咒加持,修降伏法。于是在被困的这个城的北门,在天中就出现了多闻天王,而且在云雾之间,又现有无量神兵,更为奇特的是出现了一批金色的老鼠,过去冷兵器时代拿刀枪的,最有杀伤力的是弓箭,这些金色的老鼠,就把敌人的所有弓箭的弦全部咬断,边关捷报凯旋。唐玄宗龙颜大悦下了个诏书,天下各省在城楼上一定要塑毗沙门天王。因此这种信仰,从唐代开始到宋代,成为一种机制。所有的军营里面,一定要建天王堂,天王堂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而是毗沙门天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托塔天王。

明代

  到了明代以后,他的塑像才开始出现拿着一把伞,一手拿着塔,风调雨顺,他代表雨。最后又把他说成是陈塘关的总兵叫李靖,称为托塔李天王,有金吒、木吒、哪吒三位太子。

宋代

  宋代的时候,天王的信仰非常普遍,在水浒传里,林冲得罪高俅,被充军发配到了草料场,风雪之夜,他就住在天王堂里头,这个《水浒传》描写的是宋代生活,凡是有国家有兵营的地方,一定要建天王堂,供毗沙门天王像。

  在密教里面,黄财神的造像,就是多闻天王,又被称作财宝天王,因为这位天王能以福德无量,赐予众生,而名闻十方。所以在佛教里面,真正的财神是毗沙门天王。

塑相

  四大天王,身高半里,但他们的盔甲衣重半两,住于须弥山半的四方,人间的五十年,是四大王天的一天一夜,以人间一万八千岁为一岁。赏善罚恶,护国利民,所以又被称为护世四王。到了明代,封神榜出来之后,来了个很大的混淆,说有个嘉梦关魔家四兄弟: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一个拿琵琶、一个拿宝伞、一个拿蛇、一个拿宝剑。这么一来,到了明代以后,我们的寺院塑像,没有去依据经典,却依据了传说,把整个四天王的造像,都去向封神榜看齐。封神榜说他弹琵琶,那么就给他塑琵琶,封神榜说他拿宝伞就拿宝伞。实际上我们在经典上面,没有拿这些法器的记载,但有拿刀的、拿戟的、有托塔的、有拿珠的。但是其它手上缠条蛇之类的,没有什么记载。我们今天如果去日本,看到日本的寺院里面,供奉的四天王塑像,就是比较按照佛经的记载来雕塑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四天王造像,是比较接近封神榜的记载,就是比较偏向于民间的传说。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