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大菩萨的境界乃至佛的境界,事实上也是我们本有的境界。为什么说是我们本有的境界?因为我们本来是佛,佛圆满的功德我们完全具足,可是因为妄想、无明而不能证得。我们因为无明,认妄为真,把妄想当成真心,而不能契合真心。
外道香门的强调婴灵作怪,正规的佛教不会这样说。外道香门说,你堕了多少胎就有多少婴灵跟着你,那都是吓唬人的。事实上堕胎或者流产的婴儿那也是人,小的时候夭折跟大的时候死,同样都是死,死了都是中阴身,也同样会随着业力去流转。
“一切唯心所现”,在《楞严经》上说,一切法非因缘非自然,而是真心所显现。迷了真心,就有身心世界现前,除了真心的本体以外,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妄想。所以三界唯是一心,心外无法。有情的三界,乃至无情的器世间,也就是我们正报的身心和依报的环境,都是真心
在家居士在家里拜药师忏,也可以给人回向的,如果有需要,也可以组织几个人,真诚、恭敬、如法地按照法本来拜忏,那也是有功德的,也可以回向。但是,不要收人家的钱,助念也不能收钱,也不要像法师一样主法,只是恭敬虔诚、实心实意地给人念经回向、念咒回向,一个
对于初学打坐的人来说,为了把心静下来而听音乐,时间长了还是要专注在自己的法上,比较容易入定。时间长短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
开悟之后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会多长个眼睛、多长只手或者多长个头?或者眼睛小的变大了,鼻子短的变长了?不是的。假如说你又长出个手来,怪怪的,要切掉,是不是?那么,开悟之后是什么样的?还是这个样子。你说还是这副样子,那开悟干吗?开悟之后,外表是这副
“相即无相”,《金刚经》上有:“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相当体即空就是无相,实相无相,真实相就是无相。我们都是着相,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执着一切是非、对立、善恶、长短,只要着了相就不能见无相。应该怎么办?一开始知道一切相本空,
供灯,我们那天已经讲过了,灯是代表智慧的,智慧能破愚痴。所以供灯能获得智慧,能破迷开悟,能得五种眼的功德:就是肉眼清净、美好;天眼开通,能见远近、微细无障碍;慧眼洞彻空性,能证悟诸法的实相;法眼能了知诸法,广大无碍的了知缘起空性,对机说法;还有佛眼,
你能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个都和过去修禅定有关系的,这只是一种业报。你来禅修,可能很容易就能够上路,而且会修得好,但是必须有正见,也就是必须有教理、有正式的指导,否则容易出偏。假如说着相,就容易给吓着,或者容易以为我怎么怎么样了。实际上这就
事实上有一些经论讲空性就是真如。他认为我法二空当体就是真如,他所理解的真如就是空性。那么这里说“证入空性而还没有证入真如”又是怎么回事?这里的证入空性有两方面。一个假如是小乘解脱道的话,他证入空性,就是证入我空(有一分也证我法二空)。证入我空的圣者
农历二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圣诞日,有人要做消灾、超度都可以。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而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凡是求消灾免难、求长寿健康,求超度往生,求福、求慧都能满足。我们不但要求观世音菩萨加持,也要向观世音菩萨学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行动是来自于他大智大
妙有是什么?就是要通达空性或者证悟空性,然后所起的作用,就是妙有、妙用。当然,对一个觉悟的人来讲,我们这个世界上,身体的、心的、世界的所有一切存在,都是空性所显现的妙有,也就是一切有都是妙的。为什么它是妙的?因为它都是空性的显现。空性既然能显现
当你对三宝充满信心的时候,三宝的无穷力量就是你的力量。我们的背后是谁?是三宝。三宝的力量是可以穷尽的吗?是有限的吗?是有边际的吗?没有。三宝的力量无所不在,是广大的、无量的、不可穷尽的。把自己放下,三宝的就是你的。
“六门”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眼根,就是指我们的眼器官、眼神经,这是浮尘根,还有胜义根的是光明体,它能倒映影像,是肉眼看不见的。耳根,就是耳的轮廓、耳膜还有耳神经,这是浮尘根,还有耳的胜义根。鼻、舌、身也是一样的。眼、耳、鼻、
我们都知道,佛教的发展历史,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也就是西元前五世纪的时候,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也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境内),悉达多太子出家,最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证悟成为佛陀。当时释迦牟尼佛在定中,把他证量宣说了,就是讲成佛的境界——《华严经》
“不把方便当究竟”,就是说我们执着某一个法门,然后以为最好,就是最究竟的、圆满的。实际上我们不知道,这都是佛菩萨、祖师们的方便施设,目的都是引导我们证入真如、证入佛性。这才是究竟。如果把方便当成究竟而不去悟入真如,那还是在相上打转。有时候也会起种种
能修、所修二无别,就是能修的心和所修的法,或者能修的人和所修的法,两个无别。为什么无别?因为能修的心是空性,所修的法也是空性;能修的人是空性,所修的法也是空性,这是自他无别、能所无别,从究竟上这是可以证悟了。证到自他不二、能所双亡的时候,就是
圣人的父母会不会受苦?这个各人因果各人背。圣人的父母做好了,当然就享乐,就不受苦。圣人的父母不是圣人的话,他做坏了,当然也有坏的果报,这和儿女没有关系,都是自作自受。圣人的父母不一定是圣人。世间的圣人,比如舜的父亲和他的继母就很可恶,天天想害死
世间与出世间要从两方面来说,也就是说怎么样出离世间,透过两方面来分辨,就不会感觉有矛盾了。首先,一般的情况下我们说的世间,不光是讲人间,是讲三界六道。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还有六欲天。色界就是脱离了五欲,有
施食,为什么要专门跑到坟地里去?实际上在任何地点都可以施食,只要不妨碍到人,在清净、安静的地方就可以。施食的物品就倒在阴凉的树下,或在干净的石头上就行。施食的物品不要倒在石榴树下,因为石榴树是鬼子母的法器,有一些小鬼害怕鬼子母,所以不要倒在石榴树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