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被谁偷走了?谁才是生活的主人?

佛与人生 | 作者:网络 [投稿]

时间都被谁偷走了?谁才是生活的主人?

  手机短视频等软件“火”了之后,关于手机短视频的议论沸沸扬扬。这不,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四五岁的孩子,沉迷于手机的大有人在。有不少人痛心疾呼:“小孩子沉迷手机无法自拔,玩着玩着就‘废了’!”还有人越来越焦虑,原本想通过手机打发时间,自己却被手机打发了。

时间都被谁偷走了?

  有人说,自己不论做什么事都不能保持注意力,但是在玩手机的时候,自己可以保持专注两三个小时呢,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往往我们以为的快乐,真的是很“快”呢。可不是吗,看一看就到深夜了。

  而以审慎的态度观察,时间的溜走恰恰暴露了我们对快乐的理解。我们一般所以为的快乐,伴随着新鲜感、刺激感、难得感,我们在追求新鲜的快乐同时,在逃避一个个让我们腻烦的陈旧场景,我们对快乐的感受越来越“快”,不仅因为沉溺在快活中的无时间感,更因为我们的耐心流失得越来越快。

  人的乐趣过于依赖场景的转换。在讯息爆炸时代,面对手机看似“专注”,却让心被动地随着杂乱无章的音声与图像流转,《父子合集经》所说的“欲境如瀑流,倾注难防护”,更加具体可感了。我们玩手机时,看似一直专注,实际上自己的心是被动的,随着场景的转换,失去了自主的能力。

谁才是生活的主人?

  若是探寻其社会的根源,许多人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并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享受那种“来得慢”的精神愉悦,这种快餐式的消遣无疑成为了最优先的选择。

  有的人被手机对生活质量的侵袭所困扰,一次又一次下定决心要戒掉,回归到充实的现实生活中,但一次次管不住自己,陷入了更深的焦虑和空虚,不知道该怎么打发无聊的时间。

  曾经有人问赵州从谂禅师:“十二时中如何用心?”

  师云:“诸人被十二时使,老僧使得十二时。”

  有的人面对这些手机软件只能被境界所转,而有的人却能够保持一定的自控力,甚至可以在不同的软件中学到些许知识,了解一些讯息。时代在发展,躲避工具无疑会带来信息的闭塞和沟通的困难,被工具异化则沉没在无明的瀑流中,湍驰奔激,不暇观察。

  佛经里说:“止观二法,可得涅槃。”如何培养止观的力量,在佛典中有许多系统的论述,而在生活中,我们尽可以培养静坐、诵读,锻炼种种让心能够自主的兴趣爱好。

  最重要的是,为自己定下规矩,每天定时定量地坚持设立的任务,如果得了片刻的空闲,则观照呼吸、念佛观心、参究话头,而不是下意识地拿起手机“杀时间”,这样便是走在了初步培养止观力量的道路上。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