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四册 佛教史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八课、天主教概说

  第八课 天主教概说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并列为耶稣教三大派别之一。它的前身是犹太教,因此继承了犹太教的一神观念和旧约《圣经》。

  天主教是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所创,最初仅在犹太人中宣讲天国的福音,后来由他的门徒把福音推广到希腊、罗马各地。初期为罗马帝国所不容,屡遭迫害。公元三一三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颁布了米兰诏书,规定天主教为合法宗教。至四世纪末,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是为政教合一之始。

  政教合一使天主教的信仰和价值观,随著帝国的发展而广布。西方的正义、博爱、和平、人权等伦理价值,皆源于天主教的信仰,影响西方的思想甚大。但政教合一也有缺点,它使宗教的超然事务,受到俗世政治的干预,导致东正教于十一世纪脱离罗马教会而独立。

  中古时代因教会掌管教育,因此教会的神职人员同时是信仰及知识的领导者,造成中古西方文化的统一性和单元性。

  十六世纪时,马丁路德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反对传统和权威,强调个人的良知和自由,认为个人可直接从圣经获得启示,不必透过教会的解释。此举引发宗教改革运动,遂产生新教,是为天主教会第二次分裂。后世以新教通称所有脱离罗马天主教的西方教会。至十九、二十世纪时,则有各教派的统一运动,致力于联合世界所有教会,促进彼此合作。

  天主教本身是一个启示的宗教,故强调对于天主之启示的信仰,特别是基督所传输的信仰。其基本信仰和教义是根据新、旧约《圣经》及教会一脉相传的教训而形成,最主要的信条包括在「使徒信经」内:相信天主是三位一体的,第一位是全能的圣父,创造了宇宙万物;第二位是圣子耶稣,因圣神降孕于童贞女玛利亚而生,他在传教救人时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又复活,并升了天,将来还要降生,审判世人;第三位是圣神,为圣父圣子所共发者,他照顾信徒,并引领教会。相信教会、赎罪、肉身复活及永生。

  天主教认为人的灵魂原是天主的肖像,但因原罪的污染而失去清白;堕落的人类必须透过圣子耶稣的救赎,始能重获新生。透过洗礼,成为基督徒,分享天主的生命,才能获得永生。

  教徒必须遵守「十诫」:1.钦崇一天主,在万有之上;2.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3.守安息圣日;4.孝敬父母;5.毋杀人;6.毋行邪淫;7.毋偷盗;8.毋妄证;9.毋占他人妻;10.毋贪他人财物。前三诫叫人爱天主,后七诫要人爱众人,两者归纳为一「爱」字。

  天主教的仪礼主要包括弥撒祭礼及七件圣事:洗礼、坚振、圣体、告解、圣秩、婚姻及敷油。信友平日有早晚祈祷及餐前的谢饭祷告。

  天主教的组织,依其职务分为教宗、枢机、主教、神父及教友。就地域的划分,以罗马的梵谛冈为教会的核心,各地有「主教区」,由地方性的「本堂区」为基础。另有各种修会组织,是超区域性的,其性质与工作依其宗旨而分。

  天主教堂以古罗马式建筑为发展基础,为长方形的大型集会空间,两行圆柱将整个大厅分成中间的大厅及两边的侧廊。强调圆顶及拱顶,并以十字作为象征。有些教堂周围设有墓园。中古世纪的拜占庭艺术,使教堂增加了许多以五彩石头及金银块作素材的镶嵌装饰,极其华丽精致。其建筑风格由长方形改为向心形,在教堂内部,圆顶可以一目了然,内部空间的平衡使人产生静谧感。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则以有尖角的拱门、胁形拱顶、飞拱、尖塔及窗花格为其特征,充分发挥其垂直线的视觉效果。

  除此之外,天主教的音乐更是主导了西方音乐的演进。人们藉著优美、肃穆的宗教乐曲,在心灵上求得了平静和安定的力量。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