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家都应该记清楚它。我们这个光盘出来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够请光盘,因为你当时听的时候啊非常高兴,非常明白,过后一
手中的表格,世间的利益当中我们列举了九项。 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种恶死也。 一、咱们已经说过生死啊是一生当中的大事,我们修行解决的就是生死问题
曾经有一个人,问印光法师,问这个印光法师说,专一执持佛号,和念往生咒有什么不同,印光法师给他回答:“功德是无二无别的,功德是无二无别的,往生咒呢,长一些,弥陀名号比较短,如果说平时课诵的话呢,可以加往生咒;如果是临终呢,还是念弥陀,比较方便,弥陀名号,比较方便,”这是印光法师的回答,我们可以看的出来,就是历史上的高僧大德,在讲经的时候,他们都不会说另外的经不好,都不会这样说,释迦牟尼佛讲每一部经的时候,都是极力赞叹,当时讲的那一部经非常好;非常殊胜;非常微妙,功德非常之大
问: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答:此种说法,极为错误。《大悲咒》的全称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也叫《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大悲心陀罗尼咒》。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问:诵大悲咒会对鬼不好吗?答:这应该是民间的说法,是极为错误的。《大悲咒》的全称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也叫《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大悲心陀罗尼咒》。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为诸众生,得安乐故……”而宣说的,大悲咒能回向给一切众生带来无边的功德利益,使得闻此咒的众生皆得离苦,众生当然也包括了鬼道。
仁清法师答:上香、礼拜、穿上海青去诵经、念佛、做佛事,那是非常正规、非常传统的一种形式,那是非常庄严的一种要求。当我们没有机会上香了,还能不能念佛?当然能。因为念佛贵在连成片,甚至是念到不念自念。当你念佛的时候不上香就不敢念了,你上了香才念佛,也就是说你这个佛号被上香这个动作给障碍了。
我们每天造了很多口业,那么我们该怎么解决?只有一种方法:忏悔,忏悔,再忏悔!在这里展开一点,什么叫忏悔?记住,忏悔不仅仅是念念忏悔文:“往昔所做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跟唱小曲一样,你认为就忏悔了?忏悔是什么?发露忏悔、真心忏悔,它包括了有对首忏、有实相忏等,从忏悔事相上有这一些。
首先,只要是佛经,只要是没被别人改过的经书都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法宝。所以当我们读任何的经书的时候,都会产生无量无边的功德。那么作为我们个人来讲,读什么经书好?应该是一种原则性的指导,没有一个定数。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香?几乎所有的刚刚入佛门的人都会遇到。其实这只是一种形式,对于这种事相没有必要执着。上香到底是上一根还是三根?就看你的因缘,三根也行,一根也行,表法。有的地方上四根了也可以,也讲得通。关于这个问题我讲过,如果上一根,我们可以叫做一心一意修行佛法,也可以全心全意供养佛菩萨。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香?几乎所有的刚刚入佛门的人都会遇到。其实这只是一种形式,对于这种事相没有必要执着。上香到底是上一根还是三根?就看你的因缘,三根也行,一根也行,表法。有的地方上四根了也可以,也讲得通。
居士问:天天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否真有这个世界吗?这个世界究竟在什么地方?仁清法师答:我的答案都很长,首先讲到:「学佛的前提是信佛」,信佛是信什么?是信佛这个人、信佛说的话、信佛对我们的要求。佛的话是什么?是「佛经」。西方极乐世界在经上有,在经上讲到了。很多不同的经典都有不同的描述,后面咱们再去描述它。
大吉祥天女咒,出大藏经化字函《金光明经》,出自《金光明经》,是这样说的「功德天为成就受持金光明者,所须资生之物而说此咒。」可以这样说,佛教,佛教有财神,但是我们很多佛弟子,知道有财神都是民间的财神,观世音菩萨用慈眼,慈悲的关照娑婆世界的一切众生
绕佛为什么右绕,右绕,在古代印度,是一种非常高的礼数,非常高的礼仪。缘起也很重要,比方说,佛的发髻是右旋的,佛的毫毛是右旋的,白毫光是右旋的,就是胸前的万字也是右旋的,这是一种缘起,所以,佛弟子在绕佛的时候,都是右绕。我们修佛法的时候,有些威仪也体现出来了,比方说径行、绕佛,打佛七的时候,念着佛,排着队,很整齐,念着右绕,出家人径行的时候也是右绕。
「往生净土神咒」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呢?「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也叫「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咒语出自《小无量寿经》,也可以这样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诵此咒者,」就是能够诵《往生咒》者,后面这样说的,「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
原来咱们讲过《大悲咒的功德和妙用》我最早发心是先讲「大悲咒」的功德和妙用,这次讲「十小咒」的功德和妙用,有缘的话再讲「楞严咒」的功德。这样加起来是什么呢?加起来实际上是,我们全国各地十方丛林当中寺院早课的功德。
「功德宝山神咒」的解释,我们还是讲最主要的内容啊。《大集经》云,「若人诵此咒一遍,如礼大佛名经,四万五千四百遍,又如转大藏经,六十万五千四百遍。」底下一段,「造罪过十刹土,入阿鼻地狱,命终决定往生西方世界,得见阿弥陀佛,上品上升。」
人一生中的所有违缘和不顺,包括冤亲债主,虽然都是自己的业力,但无非分为内外两种。于内,则用佛教法理解决,于外,则用出世间护法解决……
据经上授记,到了末法时期,首先灭的是《楞严经、咒》,因为《楞严经》是“照妖镜”,《楞严咒》是“降魔杵”,众生具备了“照妖镜”就具有了辨“魔”的法眼,使魔失去了“表演的机会”;众生具备了“降魔杵”,就具足了“降魔力”,能使“妖孽”不起,正法永驻,所以对
释仁清法师:佛教并不主张“福荫子孙”说 佛教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因缘果报,毫厘不爽”,“因果报应竖彻三际”。由于很多人并不完全正确了解因和果的这一特性,致使产生了错误的理念,比如有人认为:家中有信佛的就行了,我本人不去修行也无所谓,佛祖照常保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说鬼,说说鬼,接下来的资料是关于鬼的描述。就是根据佛经上对鬼道众生的介绍,我们来介绍一下鬼道的情况。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是这样说的。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
今天打死一只蚊子因为它吃了我很多的血 是不是该笑我呢 时间:2010年6月 地点:山东 东营肯利 法师:释仁清 看到这我有点想笑,但是不是笑你,我想起了一个广告词,我忘了是哪一个广告,这个广告词是这样说的:为了我打你,为了你打我,我打死了你,流我的血。这个广告
应当发愿求生极乐 首先要明白:愿有两种,一种恶愿;一种善愿。对于恶愿,一定要改;当然,你以前的愿,也是一种善愿。只是发愿去到另一佛国。 应当知道:诸佛国土本一不二,只因众生而有差别。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以广度众生为终极究竟。诚如《药师经》云:“有……愿
“性空”与“相空” 几乎所有的佛教徒都会知道,佛教是讲“空”的,诸如:“四大皆空”,“万法皆空”等等,但有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明明万事万物是存在的,为什麽偏偏说是空的?”这主要是搞不清两个概念“空性”与“空相”的差别。一般人认为的“空”,是“空无
防“忽悠”妙招 释仁清 很多佛弟子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穿着僧服的男男女女拿着“介绍信”,打着建寺的旗号,上门“化缘”,或推销“护身符”。对于佛弟子来讲很难辨清真假,即怕不捐钱没尽自己的责任,又怕是假的而上当受骗…… 这里介绍一防“忽悠”的妙招,以辨
鬼和神的区别 时间:2010年6月 地点:山东 东营肯利 法师:释仁清 在民俗来讲鬼和神区别很大,天上的就是神仙,有能耐的就是神仙,所有民俗一提到鬼,那就是非常悲惨的,非常难看的。时时找人的麻烦的,是不是啊? 一讲到哪个地方不舒服了,是不是怨亲债主啊?我们讲这个
给僧人提毛病算不算过错 作者:释仁清 时间:2010-10-17 居士提问:给僧人提毛病算不算过错?是大过,还是小过 ?是过,该怎么样忏悔?或是念哪部经咒,就能把罪过忏悔掉? 仁清法师开示: 昨天曾经讲到这一点 :僧人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团队 ,这个特殊的团队呢,在于他这
受戒持戒的关系 释仁清 对于持戒,前提是要受戒。受戒要通过一定的仪轨,仪轨让我们得到戒体,持戒 的过程是养护戒体的过程。假如我们没有通过一定的仪轨,就得不到一定的戒体。没有戒体,就是有善行也不是在持戒。比方说受了三皈五戒、不杀生戒,这一生中没有杀生
呼吸念佛的好处 居士问:吸的时候念“阿弥陀佛”,呼的时候念“阿弥陀佛”,默默地念这样可以吗? 仁清法师开示:这种方法非常非常好。佛经中讲众生生命在呼吸之间。释迦牟尼佛问阿难:“阿难!众生生命有多长?“啊,嗯?不知道。”因为什么呢?不同众生的生命,有不同
看到有人杀生受不了怎么办? 居士提问:我一看到别人杀生或即将被杀的动物心里就难受的受不了,怎么办? 仁清法师回答: 难受的受不了,不大好办,尽量少去屠宰场,因为你没这么多钱。如果在路边上你发现别人拿了只兔子在路边上卖呢,你一看坏了,这只兔子马上就进入别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释仁清 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经上怎么说的,谁能回答?《弥陀经》上是这么说的居士回答: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是《弥陀经》上说的,释迦佛告诉我们,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你就背一下这几句话吧,
居士问:师父,我问一个
下午呢还是进行提问吧,课下你们的问题这么多,刚才讲到这个东营天宁寺,山东东营天宁寺。那个寺院很大,二百八十七亩地。光那个大雄宝殿坐地是七亩地,光那个大雄宝殿是全国最大的一个大雄宝殿(之一)。因为今年第四年了,所以头一段时间,省宗教局开会以后派我过去
对旧经(像)的处理方法 释仁清 为了帮助记忆抄写经文,如果本子抄写的是恭恭敬敬的,目的是为了记住经文,不改变原经文抄写下来的,这个本子可以去供养。佛经可以供到佛堂里,也可以给别人当经书去翻阅。如果真的不想用了,或者是断断续续的抄,当资料抄的,不想用了,
开悟和往生 释仁清 往生先讲往生,往生我们狭义的认识的往生,包括佛教经典上非常朴实的非常直白的告诉我们,是一种现象。哪种现象呢?就是说当我们这个报身,结束了寿命的时候叫舍报。我们这个神识走了,到了西方了,上阿弥陀佛那儿去了,在那,在他那里临终了。然后
粮食生虫与家人吃肉怎样处理 释仁清 “师父我问一点家庭的常识,你看我们在家里吧,到了夏天吧,有些大米啊,粮食都要长虫子。但是长了虫子,你不可能把那一袋大米,把这所有的都拿去扔了供养虫子。但是有时侯你挑的时候,也不一定挑的干净,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家里
口业如何来净除 释仁清 口业从佛教原理上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业,口业分为好多种,一共分四大类。一般我们所说的口业往往是恶的,当然,精进念佛的就除外了,打佛七的时候她一直在念佛,打完了佛七,照常骂她的婆婆,骂她婆婆就是口业。念佛也是口业,是口善业,骂
经书中标点符号的寓意 释仁清 先讲标点符号,古代经书中没有标点符号。在我们这个流通经法的年代,现在我们有了标点符号了。为了尊重古代的那种习惯,就是用句号代替,没有逗号、问号、感叹号,没有这些符号,它就是断开的,句逗句逗,句号是一句话,逗号实际是断句。
如何正确理解“一门深入” 释仁清 居士问:“师父是这样,我请问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初入佛门、初学佛法的时候吧,看了很多经书,也读了很多经典,但是呢,就是说在我们可能深入到某一个法门,去努力地修学,但是可能对佛法整个的特质和内涵,不一定能够全面的了解,所以
如何解决小孩子夜哭 释仁清 居士问:“师父,我向您求个方法。我们楼上有个小男孩,天天晚上到11点来钟他就开始哭,是什么原因呢?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那样的一些伪缘。这种伪缘实际上也不 大也不太重要。但是,作为我们一个家庭
如何理解“精进”修行 释仁清 佛教当中有很多的知识,我们平常要学会积累,有一天我跟大家讲到,如果是同样绕塔,有正绕的有反绕的,正绕的是得功德,反绕的有很大的过失,同样是付出,付出的时间、付出的体力、付出的是虔诚,如果你不懂,可能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怎样鉴别善知识 释仁清 可以这样说,我们去分别谁是善知识,谁不是善知识,可以说在看经书少的前提下是很难做到的,没有一点佛学知识,光凭人去讲那是非常危险的,危险到什么程度,我打个比喻,有一个盲人(一个瞎子)骑了辆摩托车,后边的人说你加油啊,坏了,危险性更大
吓跑“阿罗汉” 释仁清 那是几年前的法会的一天,因为来的信众特别多,我们几个师父特别忙。 上午九点多的时候,负责看管大殿的师父匆匆来课堂找我,“仁清师,不好了, 大殿里,有一个人正在讲法,围了很多人,制止不
修行人应该学会的四点…… 释仁清 一个佛门的修行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修行方法,明确了修行目标,无论你修哪个法门,都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都会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如何使所得与所修尽快相应,那就得需要掌握一些方法了。 现介绍几点“应知”,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小心你身边的“魔说” 释仁清 据经上授记,到了末法时期,首先灭的是楞严经、咒,因为《楞严经》是“照妖镜”,《楞严咒》是“降魔杵”,众生具备了“照妖镜”就具有了辨“魔”的法眼,使魔失去了“表演的机会”;众生具备了“降魔杵”,就具足了“降魔力”,能使“妖
问:父母过世20多年了,还能作超度吗? 答:完全可以作!首先要明白超度的含义,就是通过一定的仪规,而进行的,忏悔、供养、诵经、念佛、礼拜等等,而这一些都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以此功德回向亡者,借以把
佛经上的念佛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四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持名念佛,也叫执持名号,也叫称其名。这个都是佛教经典上的名词,这是第一种念佛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那个思想可能在
很多居士,问到早晚课的问题。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在家居士如果能够早晚课安排成寺院的早晚课,一致的话,你尽量安排成早晚课一致,跟寺院早晚课一致。因为那样是每天早晨你做课的时候,十方丛林、十方各
居士:师父我也有个问题,原来诵地藏经的有的居士说在家诵不好,容易招些不好的东西,只能在寺院诵,所以说不敢了。 答:假如说,你真这样认为。刚才这个,我来解释一下,刚才这个居士说,原来诵《地藏经
准提神咒在佛教史上流通的比较广,有很多人专门修这个准提法。准提神咒也有很多的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在这里列举一下。这个是这样说的:「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八十万遍,无量劫
大吉祥天女咒,出大藏经化字函《金光明经》,出自《金光明经》,是这样说的「功德天为成就受持金光明者,所须资生之物而说此咒。」 可以这样说,佛教,佛教有财神,但是我们很多佛弟子,知道有财神都是民
居士:阿弥陀佛,师父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一进兴隆寺就不舒服。 法师:好!这个问题带有普遍性,就是说你去一个特殊的场合和固定的场所,有时候感觉到不舒服是吧,是这个意思吧。我去别的寺院没事,特殊
这个咒语啊,是来自于《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在这部经典当中,我们摘取一些非常重要的语句,给大家解释。 「佛复告妙吉祥菩萨言,今此阎浮提世界中人寿命百岁。」寿命百岁,平均人
「往生净土神咒」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呢?「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也叫「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咒语出自小无量寿经,小无量寿经,也可以这样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诵此咒者,」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这在我们早晚功课上有了。这个咒语出自哪里呢?出自《佛说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这是唐三藏法师义净翻译的,它是有来历的。出自大正藏第二十册。这个我们根据经文简单展开一点
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种恶死也。 一、咱们已经说过生死啊是一生当中的大事,我们修行解决的就是生死问题,那么我们还没有证果之前啊,还没有成就之前,还
很多佛教徒都会知道佛教讲空,四大皆空、诸法皆空、诸法无自性、当体即空、法无我、人无我等等诸如此类,讲到空的名相在佛教经典,特别是般若经典当中比比皆是。但是,很多人由于并不明白佛教讲的空义,往往
供施多少才算功德圆满? 答案是完全看发心! 供施是指上供下施,是对上(三宝、师长、父母等)的供养和对下(孤寡残疾、畜生饿鬼等)的布施,分为:财、法和无畏的供施。是大乘正觉道所要求行持的六度之一
《集颂》:恶劣心行旃(zhan)陀罗,自称比丘有识智。 朋附王臣拘罚僧,勒取三宝众财物。 或一、二、三比丘物,索取转献王大臣, 朋聚徒党广搜求,或作输税献官有。 依附王臣增供财,净地比丘道
念经念佛能治病,很多人不相信,信与不信是每个人不同的理念,自己的定义。对某个事相信还是不相信,信到什么程度,对某个法相信还是不相信,信到某种程度,或者是对佛教信还是不信,信到某种程度,是根据不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无量无边,散载与很多的经纶中。今列几条供养大家: 一,脱离病苦:《药师经》云:若有病人,欲脱病苦者,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 二,消灭罪障:《优婆塞经》:受持八
大家跪下,跟我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接下来大家仔细听,今天早上应众位居士的祈请,决定用这个时间,给大家进行一次八关斋戒的授受仪规。这个八关斋戒这个
第一是破坏塔寺。 当然我们佛弟子很少去做,可是确实有一些愚痴的众生,在某些缘起现前的时候,他们会破坏佛像,破坏寺庙,破坏佛塔。你像战乱,包括特殊的动乱年代,对寺院的破坏,对佛像的破坏,这就是五逆
问:怎样修行才能灵验? 答:灵验就是相应。怎样才能相应?我们可以这样说,诸多条件都如法,方方面面都如法,我们才能够相应。这个灵验程度大小,取决于如法的程度,相应的程度。这个相应的程度用什么情况来
佛佛道同的缘故,佛理亘古不变。不因,因缘而生,不生不灭的缘故,所以说任何的佛讲的任何的法道理是一致的。这就叫佛佛道同,法无高下。 法无高下,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说的法的体性没有高下,也叫佛
一般人说,如果一个人业障浅,福报大,那么他得到了两种报。这两种报都非常殊胜,哪两种报呢?正报殊胜,再有一种报是依报,依报殊胜。依报是什么?就是包括我们的环境,包括我们的环境,我们周围的身边的亲
阻挡别人诵经,诽谤别人修行其他法门。只要是其他法门是佛教的。阻挡别人诵经这两种形式是我们现在很多佛弟子极为容易犯的,他不知道这是诽谤正法,诽谤其他法门。这很多,是不是很多啊?阻挡别人诵经,哪怕
有一年在兴隆寺打佛七,打佛七的时候,我们要上早晚课啊,早晚课的时候也有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就有几个居士嘛,他是搭的幔衣,搭幔衣嘛,可能是表示他受过菩萨戒了。当我们自皈依佛的时候,他什
这个在好多年前,98年我遇到了一个外道,这个外道呢,就是信了佛了,为什么呢,大家都信了佛了,他也知道,他是供神仙嘛,供神仙供神仙最后他发现了,佛是大神仙啊,所以他就学佛了,学大神仙了。虽然学佛了
比方说有人讲酒只要不喝醉就行。释迦牟尼佛制定戒律说:酒,不饮酒戒是一滴都不能入口,故便饮之,随咽咽而犯。就是你故意喝一滴酒,随吞咽一次犯一次,吞咽一次犯一次,不是喝不醉就行,这是法的标准。
有一年,有一个女居士姓齐啊,从很远的地方,来到我们偏僻的小寺院里,非常诚恳的掐着腰,指着我的鼻子说,我告诉你啊!吓我一跳,最高指示来了,我听吧,我告诉你啊!人家很多很多都改了。我说改什么?改的
「恶心众生,恶龙恶鬼,药叉罗刹,皆悉颠坠。」很多经典在讲到其他咒语的时候,一讲到诵咒,就说某些众生,跌伏在地,能把身子摔碎了。能把自己的身体摔碎了,这是果报,这就是咒语的力量啊!「恶心众生」,
「亦能殄灭一切病苦,皆得除差」念这个如意宝轮王陀罗尼,能够殄灭一切病苦,皆得除差。‘殄’是‘尽’的意思,尽灭一切病苦。什么意思?如果你得病了,想尽快恢复健康,「如意宝轮王陀
「于地狱中,受苦众生,皆悉离苦,得升天上。」你看,大家一定要正确理解所有的咒语。咒语,包括一切经法,都是佛陀为利乐一切有情而设置的方便。咒语也是,对于我们起反作用的,起毒害作用的,他有降魔的作
「当知是人,以大罪业,而自庄严 于无量劫 身堕地狱 受大苦报 以恶眼视 发菩提心人故 得无眼报」 讲经的含义,是由经的原理指导我们的修学。比方说我们佛弟子在一块,经常碰到有人发心印经啊、建寺啊
「于真法师 毁谤所修 复谤法师虽有解慧不如说行 复谤法师行违于道 复谤法师身不持戒 复谤法师心无智慧 复谤法师意无明解 复谤法师言无辞了」这一段主要是讲的,对法师的诽谤。对法师的诽谤就是对佛的
「亦能消除,受无间狱,五逆重罪」如意宝轮王陀罗尼这个咒语你只要读诵,就能消除五逆重罪。这个五逆重罪以前的时候我们讲过多次,在这里再给大家列举一下。实际上五逆重罪有大乘和小乘之别。小乘佛教说的五
底下,「一切恶魔为障碍者,见自宫殿,皆悉焰起,无不惊怖。」一切恶魔为障碍者,这是前提。比方说大悲咒,咱讲到大悲咒的时候也提到过,能够降魔!有一个居士就问我了:师父,大悲咒能降魔,那咱不念了吧。
「所生之处,不入母胎」,所生之处不入母胎,就讲到我们的来世,「莲花化生,诸相具足」。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是莲花化生,你说我们是在哪里化生呢?不入母胎,那就是佛国的化现吗?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样,我
念经念佛能治病,很多人不相信,信与不信是每个人不同的理念,自己的定义。对某个事相信还是不相信,信到什么程度,对某个法相信还是不相信,信到某种程度,或者是对佛教信还是不信,信到某种程度,是根据不
在这里有一个窍诀,我们无论供养什么,要做到三轮供养,三轮供养是现前的供品、供境(被供养者)、供养人 供养的时候三轮体空就是这三个层面,体性为空。它们又各分为两类:现前的和非现前的。 现前的
经云:佛法心为宗。一个修行人的发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最后归宿。《摩诃止观》中,列举了十种发心象状: 1、若心常常想念贪、瞋、痴,这是地狱发心。 2、若心常常想念,要令眷属众多,探求不息,
经云:佛法心为宗。一个修行人的发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最后归宿。《摩诃止观》中,列举了十种发心象状: 1、若心常常想念贪、瞋、痴,这是地狱发心。 2、若心常常想念,要令眷属众多,探求不息,
关于杀生有四种,其中有一种是无意杀,无意杀生虽然不犯杀戒,但是性戒不灭。性戒不灭是什么意思?我是无意杀的,但这个因果也要背。比如说秋天一只蚊子爬到你的脸上了,你自己不知道,在那玩游戏呢,精力很
问:我家里有个亲戚,为了生存做了屠夫这种造杀业的工作。请问我念什么咒回向给他最好?还有,他一点儿也不信佛,这回向他能得多少? 答:佛经的原理是自作自受,因果自负,他肯定会得到他造杀业的恶报,
我们平常说的很多方面都讲到怎样学佛。学佛还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一个是佛教正确知见的树立。你首先要明白佛法与迷信有什么不同?佛法与邪教有什么不同?你明白这些了,你知道佛法与其他的不同以后,
关于杀生有四种,其中有一种是无意杀,无意杀生虽然不犯杀戒,但是性戒不灭。性戒不灭是什么意思?我是无意杀的,但这个因果也要背。比如说秋天一只蚊子爬到你的脸上了,你自己不知道,在那玩游戏呢,精力很
接下来这句,说念经是白费时间这句话,必下无间地狱。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有个十八愿叫接引愿,只要你信我,念我,临终我就来接。惟除五逆,诽谤正法。什么叫诽谤正法?自己认为自己修学的那个法门最好,其
念佛的含义是什么?是通过念佛,我们和佛最大程度地相应。就是通过念这一声佛号,或者是通过观想佛像,和佛的什么相应?和佛的功德相应,和佛的智慧相应,和佛的慈悲愿力相应,和佛的行持相应。我们通过念这
古代印度,人被分成四个等级,但有一种众生不在这四种等级之内,就是屠夫。屠夫是专杀生的,或专门在官府行刑,杀犯人的,屠宰的。这一种在古代印度是没有人权的,也没有人格尊严。为什么呢?因为他做的是一
犯了戒之后还能往生吗?看犯的是什么戒。根据净土法门的特点,你发愿往生西方,只要信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临终念十念,阿弥陀佛就来迎接。《无量寿经》云:惟除五逆,诽谤正法。惟除五逆,就是除了犯五逆
有很多人在形式上打转,师父,那天我捻念珠,捻着捻着一下子把佛头越过去了,我怎么忏悔?我说:你忏悔什么啊?越过佛头去了,我说佛头是哪一段啊?他就认为念珠上边最大的那一颗是佛头,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
「若于塔前,或佛像前或舍利塔前,诵持「准提神咒」三十万遍,复于白月十五日设大供养,一日一夜不失正念诵咒,乃至得见金刚手菩萨,而彼菩萨即将是人往于自宫」。 你看,如是在佛塔前面,或者是在佛像前面
下来我们讲的是饿鬼的苦,饿鬼的苦分两段,第一段是思惟饿鬼道的冷热饥渴疲倦恐惧等饿鬼的总苦,他们的共性。第二是思惟饿鬼的别苦。根据经上讲:南曕部洲地下五百逾缮那下边有座饿鬼城,名叫劫毗罗。南曕部
修行佛法说起来不容易,当你掌握几条重点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不难的。真正的行善法,在娑婆世界行善法容易一些,娑婆世界需要救助、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打一个比喻,娑婆世界,需要你布施的人、贫穷的人、乞丐
会修行的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当中借助任何的都可以去修行佛法。比如说姑娘出嫁、儿子娶媳妇、生孩子、父母的生日、孩子满月等等,包括搬家、动土、种地、赶集上市,做一切杂务都是修行的因缘。你把这一切因缘
有一年我去潍坊讲经,潍坊的一个房产公司的老板,对我说:师父,我什么都没挂碍了,只是挂碍我的女儿,今年19岁,在浙江上大学。我说:很好,佛也是这样说的。他傻眼了,佛也是这么说的?挂自己的孩子?我马
福报是修来的,怎么修来的呢?比如说,我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又擦了一遍佛像,我得了两种功德,第一种功德是念阿弥陀佛的功德,第二种功德是通过擦佛像而得的庄严佛净土的功德。 我们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
佛在《法句经》上说,我为汝说解脱法,当知解脱随自转。虽然佛陀说了很多让众生了脱的法,可是真正现在了脱的有多少人?真正现在学佛的有多少人?这个差别有多大?这个差别不是法在差别,而是人自己在差别。
大修行者有大福报,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个修行者向佛菩萨祈求一个孩子, 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或生端庄有相之女。这孩子的福报,也并不是父母的赐予,而是过去世修行的结果,只是因缘成熟,今生到有缘有
大家尽量地注意培养自己这颗菩提之心,菩提心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志求佛道之心;第二个含义是广度众生之心。也可以说度众是目的,成佛是方便,为利众生愿成佛。没有菩提心你不可能成佛,有很多人认为,
有很多人说,我这也不想去,那也不想去,自己好好在家念佛就行了。但是我发现,很多人仅仅是一种口头语,仅仅是一种借口而已,他没有这种因缘,听闻讲法,一旦有因缘听到了,哪里来的大师父,这个大师会看前
对于这个持戒啊,我们一定要记住。持戒的前提是要受戒。受戒是要通过一定的仪轨,这个仪轨让我们得戒体,然后持戒的过程是养护这个戒体的过程。明白吗?假如我们没有通过一定的仪轨,就得不到一定的戒体。没
往生先讲往生,往生我们狭义的认识的往生,包括佛教经典上非常朴实的,非常直白的告诉我们,是一种现象。哪种现象呢?就是说当我们这个报身,结束了寿命的时候叫舍报。我们这个神识走了,到了西方了,上阿弥
菩提心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志求佛道之心,第二个含义是广度众生之心,没有菩提心你不可能成佛。有很多人认为,我们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万事大吉了,可不是那个意思,大家通过看,读诵经典,能够
禅定是一种功夫,不仅仅是一个宗派。禅定是修行的功夫。我们念佛的人念到一定的程度照常产生禅定的作用。比方说念佛的人经过长期的熏修,你的心不被外境所转了,就等于说你通过念佛有了一定的禅定的功夫。如
念经念佛能治病,很多人不相信,信与不信是每个人不同的理念,自己的定义。对某个事相信还是不相信,信到什么程度,对某个法相信还是不相信,信到某种程度,或者是对佛教信还是不信,信到某种程度,是根据不
「亦于初发菩提心者 能作障碍 令退正道」 对于初发心的人,我们一定善巧的引导,决不能因为我们的言行,我们不太如法的脾气态度或者是工作方式,而断送了他们求学佛法的善心,这个在佛教道场或者是寺院就
皈依是学佛的基础,皈依是修行的开始,皈依是佛弟子的标志,皈依是正信佛教徒应该做的仪规。皈依可免受三恶道之苦。
供施是指上供下施,是对上(三宝、师长、父母等)的供养和对下(孤寡残疾、畜生饿鬼等)的布施,分为:财、法和无畏的供施。是大乘正觉道所要求行持的六度之一,是贪心的正对治,是圆满舍心和成就佛果色身(
问:不识字念佛号能消除业障和往生吗? 仁清法师答:我们现在一般的学人都是通过念阿弥陀佛求往生西方,也就是说,我们都是修净土法门的。记住,我们即使不识字,念阿弥陀佛求往生,保持足够的信心,临终正念
在拜完《大藏经名宝忏》后,我寺又带领大众礼拜了《慈悲三昧水忏》。洗涤罪业,忏除三障是各忏法共有功效,水忏法特以三昧水,洗去宿世怨仇垢心,尤具特色。关于水忏通惟师为众多拜忏佛子讲诉了一个异常神奇的故事: 唐朝时,有一位法号知玄的和尚,世称悟达国师
下来我们讲的是饿鬼的苦,饿鬼的苦分两段,第一段是思惟饿鬼道的冷热饥渴疲倦恐惧等饿鬼的总苦,他们的共性。第二是思惟饿鬼的别苦。根据经上讲:南曕部洲地下五百逾缮那下边有座饿鬼城,名叫劫毗罗。南曕部洲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地下五百逾缮那的地方有一座饿鬼城
有这一说。比方说放蒙山,放蒙山呢就是在家居士在家如果不懂不会不熟悉尽量不去做,你可以去学。有的呢就是把那个光盘啊或者是原来那个磁带啊放在家里听。放在家里听,有些师父们说这不太好。这为什么呢?你最好是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学,或者在寺院学或者在哪个地方学
首先,只要是佛经,只要是没被别人改过的经书都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法宝。所以当我们读任何的经书的时候,都会产生无量无边的功德。那么作为我们个人来讲,读什么经书好?应该是一种原则性的指导,没有一个定数。就是你有缘得闻哪一部经书?比如说我发现《金刚经》了,
释迦牟尼佛说:悲、智双运,只有虔诚只有慈悲是不行的,还得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你仅仅是一片虔诚,你很容易被骗子忽悠了,会不会?现世社会当中太多了,为什么现在正法难行,就是因为骗子把正法的形象给败坏了。很多信众一讲到佛法就想到那次被骗了
问:孩子相当难管,请问是业力因素还是后天因素有关呢?答:佛法的原理是比较圆融的,孩子难管首先得要看我们管的对不对,假如我们管的对了他还不听,逆反,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难管,但是呢程度不同,与业力因素有关呢,还是后天因素有关呢,都有关。
问:如何正确快速契入学佛境界?答:这个问题好,哈哈…… 正确快速契入学境界,正确的那是不偏,快速得是不慢,快不快在精进程度讲,正不正在理念程度上讲,理念就是佛教的正确知见,所以学佛必须要有正知见,正见,这个正见是四圣谛八正道当中讲的
情执重,情执,哎呀,情执重,看来你遇到白马王子啦, 哈哈……,对不对,遇到白马王子啦,有的是双双陷入爱河啦,跳这个大海里去啦,有的是单相思,老想着他明天一定会来看我,哈哈……,他明天一定会来看我,对方不见得认识你。
问:对于女众来说出家的因缘和条件是什么?答:无论是女众还是男众,出家的因缘和条件应该有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善根。没有善根你连念头都不可能有,没有善根就是逼着你,你都不出家。没有这个善根就是花钱买着你,你也不会做。
如理如法加精进,这都是要点,怎样念佛才得力,和怎样修行才得力,他有很相同的理论基础,是如理如法精进,这都是些要点,如理你在念佛的过程当中,你要对佛法的原理有非常深奥和圆满的理解,这个如法是方法。这样的话呢,你用任何的方法,补充上很多的佛法佛教的理论,
不要认为你念了两天佛就烦恼了,我怎么还发火,如果念三天佛就不发火的话,我们世界是和平的没有战争,就没有争斗没有贪,七地末后的菩萨都有粗的烦恼习气。八、九、十,三地叫清净地,八地也叫不退转地,八、九、十,三地称为清净地,为什么叫清净地呢?
弟子问:请问路上遇到假僧人,我们护法居士应该怎么如法处理?前几天网上看到视频,北京居士训斥他(假僧人)脱下僧服,不要抹黑佛教。有的师父说地藏十轮经中说道:遇到假僧人也应该恭敬他那身表法的僧衣!心中疑惑,居士如果真遇到假僧人行骗
人死后一般是49天之内要投生,投生到哪里呢?六道投生,六道是六种不同的类型:人是一种;畜生是一种;那么鬼是一种;地狱是一种;天是一种;阿修罗是一种;一共是六种。而且修行的人还有一种可能,往生,一共七种,这七种是大的可能。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前常住物”;四、“十方现前常住物”。第一、“常住常住物”是什么呢?比如说寺院的大雄宝殿,寺院的僧人住的房子,或者属于寺院的土地,这些,僧人只能去用,不能去分,更不能当做自己的东西去买卖。
不被外境所转,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那你就是一种禅定。禅定是一种功夫,不仅仅是一个宗派。禅定是修行的功夫。我们念佛的人念到一定的程度照常产生禅定的作用。比方说念佛的人经过长期的熏修,你的心不被外境所转了,就等于说你通过念佛有了一定的禅定的功夫。
财布施会有穷尽之时,而法布施时时增长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受财布施者,他所得到的是当前的利益,而受法布施者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能得到利益,就算是在以后的无量世之中,这些法益也会如影随形地跟着他,直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止。
第一个问题就是讲的《大乘金刚经论》是不是佛教经典。应该说这部经典在三藏十二部经典中能找到它。但是大藏经当中,有一个部叫存疑部,你看到过吗?存疑部,大藏经最后一部是八十五部,它叫存疑部。里边又列举了好几部经典,为什么叫它个存疑部?就是从大藏经当中我们能找到它。但是呢,历代的高僧大德根据读诵这个经典啊,看了他跟佛经的意思不
金刚经的简单开示 法师:释仁清 时间:2010年6月 地点:山东 东营肯利 文字整理:圣恩 金刚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经典,也可以说金刚经是影响中国禅宗道场的一部大经。 金刚经是般若部的一部经典,般若是什么呢? 就是通过事相的剖析,直趣如来藏性,直接开示如来藏性的
请问:师父,我原来诵《地藏经》,有的居士说在家诵不好,容易招些不好的东西,只能在寺院诵,真的吗?仁清法师答:哦,所以说你就不敢在家诵啦?假如说,你也这样认为。有好几种方法来解答你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你带着《地藏经》到寺院里来读诵,这就没问题了。其他人也提不出意见来了。第二种方法,你带着《地藏经》,跑到那个说你的人
问:对于女众来说出家的因缘和条件是什么?答:无论是女众还是男众,出家的因缘和条件应该有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善根。没有善根你连念头都不可能有,没有善根就是逼着你,你都不出家。没有这个善根就是花钱买着你,你也不会做。
准提神咒在佛教史上流通的比较广,有很多人专门修这个准提法。准提神咒也有很多的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在这里列举一下。这个是这样说的:「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八十万遍,无量劫
居士:师父我也有个问题,原来诵地藏经的有的居士说在家诵不好,容易招些不好的东西,只能在寺院诵,所以说不敢了。 答:假如说,你真这样认为。刚才这个,我来解释一下,刚才这个居士说,原来诵《地藏经
看到有人杀生受不了怎么办? 居士提问:我一看到别人杀生或即将被杀的动物心里就难受的受不了,怎么办? 仁清法师回答: 难受的受不了,不大好办,尽量少去屠宰场,因为你没这么多钱。如果在路边上你发现别人拿了只兔子在路边上卖呢,你一看坏了,这只兔子马上就进入别
居士:阿弥陀佛,师父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一进兴隆寺就不舒服。 法师:好!这个问题带有普遍性,就是说你去一个特殊的场合和固定的场所,有时候感觉到不舒服是吧,是这个意思吧。我去别的寺院没事,特殊
「亦能殄灭一切病苦,皆得除差」念这个如意宝轮王陀罗尼,能够殄灭一切病苦,皆得除差。‘殄’是‘尽’的意思,尽灭一切病苦。什么意思?如果你得病了,想尽快恢复健康,「如意宝轮王陀
「恶心众生,恶龙恶鬼,药叉罗刹,皆悉颠坠。」很多经典在讲到其他咒语的时候,一讲到诵咒,就说某些众生,跌伏在地,能把身子摔碎了。能把自己的身体摔碎了,这是果报,这就是咒语的力量啊!「恶心众生」,
大家尽量地注意培养自己这颗菩提之心,菩提心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志求佛道之心;第二个含义是广度众生之心。也可以说度众是目的,成佛是方便,为利众生愿成佛。没有菩提心你不可能成佛,有很多人认为,
在拜完《大藏经名宝忏》后,我寺又带领大众礼拜了《慈悲三昧水忏》。洗涤罪业,忏除三障是各忏法共有功效,水忏法特以三昧水,洗去宿世怨仇垢心,尤具特色。关于水忏通惟师为众多拜忏佛子讲诉了一个异常神奇的故事: 唐朝时,有一位法号知玄的和尚,世称悟达国师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这在我们早晚功课上有了。这个咒语出自哪里呢?出自《佛说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这是唐三藏法师义净翻译的,它是有来历的。出自大正藏第二十册。这个我们根据经文简单展开一点
财布施会有穷尽之时,而法布施时时增长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受财布施者,他所得到的是当前的利益,而受法布施者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能得到利益,就算是在以后的无量世之中,这些法益也会如影随形地跟着他,直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止。
弟子问:请问路上遇到假僧人,我们护法居士应该怎么如法处理?前几天网上看到视频,北京居士训斥他(假僧人)脱下僧服,不要抹黑佛教。有的师父说地藏十轮经中说道:遇到假僧人也应该恭敬他那身表法的僧衣!心中疑惑,居士如果真遇到假僧人行骗
不要认为你念了两天佛就烦恼了,我怎么还发火,如果念三天佛就不发火的话,我们世界是和平的没有战争,就没有争斗没有贪,七地末后的菩萨都有粗的烦恼习气。八、九、十,三地叫清净地,八地也叫不退转地,八、九、十,三地称为清净地,为什么叫清净地呢?
如理如法加精进,这都是要点,怎样念佛才得力,和怎样修行才得力,他有很相同的理论基础,是如理如法精进,这都是些要点,如理你在念佛的过程当中,你要对佛法的原理有非常深奥和圆满的理解,这个如法是方法。这样的话呢,你用任何的方法,补充上很多的佛法佛教的理论,
情执重,情执,哎呀,情执重,看来你遇到白马王子啦, 哈哈……,对不对,遇到白马王子啦,有的是双双陷入爱河啦,跳这个大海里去啦,有的是单相思,老想着他明天一定会来看我,哈哈……,他明天一定会来看我,对方不见得认识你。
问:如何正确快速契入学佛境界?答:这个问题好,哈哈…… 正确快速契入学境界,正确的那是不偏,快速得是不慢,快不快在精进程度讲,正不正在理念程度上讲,理念就是佛教的正确知见,所以学佛必须要有正知见,正见,这个正见是四圣谛八正道当中讲的
问:孩子相当难管,请问是业力因素还是后天因素有关呢?答:佛法的原理是比较圆融的,孩子难管首先得要看我们管的对不对,假如我们管的对了他还不听,逆反,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难管,但是呢程度不同,与业力因素有关呢,还是后天因素有关呢,都有关。
释迦牟尼佛说:悲、智双运,只有虔诚只有慈悲是不行的,还得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你仅仅是一片虔诚,你很容易被骗子忽悠了,会不会?现世社会当中太多了,为什么现在正法难行,就是因为骗子把正法的形象给败坏了。很多信众一讲到佛法就想到那次被骗了
有这一说。比方说放蒙山,放蒙山呢就是在家居士在家如果不懂不会不熟悉尽量不去做,你可以去学。有的呢就是把那个光盘啊或者是原来那个磁带啊放在家里听。放在家里听,有些师父们说这不太好。这为什么呢?你最好是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学,或者在寺院学或者在哪个地方学
下来我们讲的是饿鬼的苦,饿鬼的苦分两段,第一段是思惟饿鬼道的冷热饥渴疲倦恐惧等饿鬼的总苦,他们的共性。第二是思惟饿鬼的别苦。根据经上讲:南曕部洲地下五百逾缮那下边有座饿鬼城,名叫劫毗罗。南曕部洲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地下五百逾缮那的地方有一座饿鬼城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