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放生走出宗教的门槛

放生与宗教追求 | 作者:网络 [投稿]

  放生走出宗教的门槛

  提起“放生”,呈现在脑海的是各种各样的宗教放生活动,是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前边有人放、后边有人捕的放生怪圈。然而,前不久出现在广东惠州的休渔放生节,却让人耳目一新。

  2008年6月6日上午,首开全国先河的2008广东休渔放生节主题活动主会场活动在惠州市区东江公园举行。此次活动由惠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文化厅、团省委举办,惠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承办。活动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1000万尾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等种类鱼苗被放流东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用志、副省长雷于蓝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设在东江公园的东江放生台揭幕,并步入放流区放流。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解释:此次活动有意将广东近30年来增殖放流的纯经济行为提升为一种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深入持久的社会文化。作为配合举措,惠州市十届人大通过了《关于将每年六月定为东江放生月的建议》,有关部门修建了东江放生台,市佛教界举行了放生祈福法会。

  与以往的宗教放生活动相比,此次放生活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首先,政府一改过去观礼者的身份而成为放生活动的主角,惠州市佛教协会则通过举行祈福法会的方式积极参与其中;其次,此次放生活动不再是宗教界的活动,而是惠州全市性的活动,更是广东全省联动;再次,此次放生与休渔同时进行,放的同时限制捕捞,放与护同时进行,确保被放生的对象能够健康成长;最后,此次放生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让动物回归自然,而是为了保护资源,是休养生息。

  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出发,肉是人类食谱中必不可少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不杀生、不食肉,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慈悲之心、可以取舍有度,可以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贡献一分力量。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所遵从和采取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他们知道适度捕杀,懂得取舍有度,明白大地也要休息,所谓不涸泽而渔、网开一面,所谓春搜夏苗、秋狝冬守,讲的都是这个理儿。在经历工业社会对自然的开采与利用后,面对资源普遍匮乏、物种大量灭绝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抛开急功近利的心态,放慢索取的步伐,做些必要的“放手”和“补给”,给自然以休养之机,也给自己以栖息之地。

  此次放生活动,参与者大部分并非宗教信徒,而是社会各界人士、是普通市民,影响在全社会。我们知道,为了保护资源和科学发展,国家早就实行了“休渔”政策;佛教秉承众生平等的理念,千百年来也一直延续着放生活动。多少年来,休渔是政府主导、市民的行为,放生是宗教场所和宗教团体主导、信徒的行为,两者各行其是,互不干涉。然而,此次休渔放生节,却将两者结合起来,把原本属于宗教的放生理念,引入休渔活动之中,通过政府主导的活动,让放生理念走入寻常百姓,在百姓中得到普及,从而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资源。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将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到文明建设的高度,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重视。此次休渔放生节和东江放生月的开展,通过传承发展我国传统的放生文化,所彰显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我们期待以此次放生活动为契机,将每年6月定为东江放生月的建议早日被采纳,“放生节”早日和“植树节”一样成为具有全民影响力的法定节日;期待着“放生”走出宗教的门槛,如同吃饭穿衣一样,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常态,成为人类的一种自觉,成为现代社会的普世价值;也期待着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