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这一篇经典,它是出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当中的第二十四圆通。这一篇《圆通章》的内容,在《楞严经》第六卷最末后。它内容不多,总共就244个字,跟《心经》的260个字,也就差16个字而已。但是,这一篇内容对于念佛的理论方法,都说的极其透彻。特别是教我们修行念佛三昧,应当如何用功?如何在六根门头做功夫?所以,这一
《圆通章》出自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在经中的第五卷末。近代第十三祖印光大师一生非常重视本章的弘扬,曾开示道:《念佛圆通章》专门开示念佛方法,极其简单扼要。由此印祖将《圆通章》纳入净土三经之后,与《普贤行愿品》共合为净土五经。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
大势至菩萨在楞严法会上听了上述修行已有成就的二十三位佛弟子,谈自己由于修所修法门而得成就的那个圆通法门后,因时节因缘已经成熟,所以就同他一起共修的、分别有著五十二种修行位的无量大菩萨们,同时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世尊跟前,恭敬地跪下去,用顶礼佛足的最高礼节:双手著地,掌心向上,把头磕地于两手之间,表示用自己的双手捧起佛足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全文完整注音版。
大势至菩萨在楞严法会上听了上述修行已有成就的二十三位佛弟子,谈自己由于修所修法门而得成就的那个圆通法门后,因时节因缘已经成熟,所以就同他一起共修的、分别有著五十二种修行位的无量大菩萨们,同时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世尊跟前,恭敬地跪下去,用顶礼佛足的最高礼节:双手著地,掌心向上,把头磕地于两手之间,表示用自己的双手捧起佛足,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放掌。我们从今天起跟大家学习「净土学」的最后一个课程,就是《楞严经》的〈念佛圆通章〉。在讲这个课程之前,我们也是按照惯例,简单的说明这个课程主要的修学宗旨。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的一章。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座下的大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同在西方极乐世界,辅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回归净土。阿弥陀佛虽然寿命无量,但属应身如来,终有尽时。佛灭法尽后,观世音菩萨,即于中夜,在七宝菩提树下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极乐世界转名众宝普集庄严,佛寿无量。大势至菩萨,
尊敬的广声大和尚、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很高兴今天晚上有机会来光明山普觉禅寺,与诸位大德共同讨论净土宗一篇非常重要的经典《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是出自《首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的一篇,是作为净土宗五种经典当中之一。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
七大次第,先根后识,今识大后方明根大者,以此念佛三昧,亦逗此方机宜;末世众生,须依念佛得度。又、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能摄一切三昧故也。十六观经云:‘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念佛见佛 临终见佛呢,这个例子就很多了。阿弥陀佛第十九愿就告诉我们:一切十方众生只要他深植德本,系念我的名号,临命终时我跟观音、势至、西方净土圣众,都一起来到念佛人的旁边,接引他往生。这个《净土圣
无边光佛,是对治我们见解上的偏颇,人的本能是常说偏见,差别心、比较心,常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都是表明人类的行为,就是喜欢比较,有好就会有坏,有强就会欺弱,有是就会有非,有男就有女,有老就有少,总是陷入不是这边就是那边的分别对待,妄想的根本烦恼,就是依此比较得失而来的,所以叫做无边光佛。
大势至菩萨早已破掉我执了,《金刚经》里面形容的,“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里之所以说我忆往昔,它是随顺世间凡情而说的假名我。另外一层意思是,过去因为在凡夫地的时候,大势至菩萨也是有处处我执,现在已经得到无我境地,是从我至无我修行转化过程,而且这个转化就得力于念佛法门。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凡是菩萨来祈问法门,一定要来禀告世尊,必然先到佛前面去顶礼磕头,这也是我们同时三业身口意,相应的修学法门。一般从皈依开始,就要说顶礼,常说顶礼法门,也常说顶礼法师,这个看似最入门简单的礼节,也确确实实是最高深的修学方法。
在佛法里,我们常把佛陀叫做法王,无上法王,叫妙湛总持不动尊,在世间,皇帝叫做人王,再比如四天王天,他叫天王。法王,首先什么叫做王,王就是自在的意思,随心所欲,完全占据主动权,于法自在是佛陀,故称之为法王,于人自在,自然就称之为人王。
《念佛圆通章》的念,在生命轮回跨越的时候,和生命前生后世的呈现,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在讲的净土根本经里讲到,特别是在《观无量寿经》里讲到下品下生中的时候,临终的时候有善知识开示,以大的惭愧心发起猛烈心。
这个念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对于念,需要我们一些悟性,我们每一天从早到晚,所经的事,所见的人都是一幕又一幕。要观照一下,正当现在的一幕就是现在的情形,在发挥一念而显现的时候,我们的前一念已经到了哪里?我们的后一念又在何方?
我们本有的佛性、智慧跟佛是一样的。之所以没有显现出来,是因为我们现在有烦恼,有分别,有贪嗔痴。再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导归的时候,这就是二十五圣人所证的圆通,就是这个心路历程。
在佛法听法的功德里,有一宗印度公案:当时在印度一个国家里有一头用来踩死死刑犯人的大象,后来由于行刑的地方要改造,就把大象临时放到了寺庙道场里,由于道场每天都在宣说佛法,它听到为善升天,为恶入渊,即下堕恶道,听着听着它就不踩了,来了死刑犯人它也不去踩了。
这篇经文很直白地讲出了修学的方法,如果操作得当,相续不断,必然能够成功往生极乐世界。全文是大势至菩萨,讲过去他在凡夫的时候,怎么样修成就的过程,一个方法一个坚持。
徐恒志( 2000年5月) 许洪亮编录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文字不多,而内容丰富,妙义无尽,谨将大旨略予试释,尚祈诸方大德指正。 佛在楞严会上,普问诸大菩萨及大阿罗汉: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