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众生是平等的。为什么平等?过去有个说法:“性上是平等,相上不平等”。但是我琢磨这话不对。不但是性上平等,相上也是平等的。为什么?第一,法性上为什么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是未来佛,都可以成佛。你能信吗?你能成佛不?一切众生能成佛不?什么时候
许多人觉得时间就是生命,却把时间与金钱画上了等号。 我们可以琢磨琢磨,上班期间,马路上无论是骑车的,还是开车的,都跟玩儿命似的,争先恐后往前赶。我曾经在路口问过一个人,他看起来像在外企工作。
如果把社会中的人,按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成白领阶层、上班族和打工族。除此以外,还有非社会主流的像囚犯、乞丐一类的群体。如果我们对这些群体进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问题。第一个问题: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这是白领阶层和上班族的共性。
初冬的文殊院已有了几许寒意,寺院里银杏叶大片地落下,在地面上铺上一层金黄。宗性大和尚的方丈室坐落在寺院深处的一个小院里,幽静而雅致,院子的中央养着几棵绿植和数尾金鱼,更添几分惬意。 偌大的方丈室里
为什么你们今天来文殊院?如果你说来听我开示佛法就错了。我能给你开示啥佛法?我都给你吹牛的。我教过你们千百万遍,你们是来学佛的,不是来学我的。你说来学我就错了。你学不了我。我是光头,你能剃了吗?所以,你千万不要学我。你是来学佛的,学菩萨的。
在中国大陆,有蛮多的人,身体不好了,就去拜佛,拜菩萨,拜关公,拜土地。我小时候就见过,有个人身体不好了,他去拜菩萨。端着5分钱一块的豆腐,供到观音菩萨面前,就趴在地上,磕了三个头,跪在那里念念有词:“菩萨呀,你保佑我,我今天头疼,你老人家要保佑我
大家修净土法门,主要强调的就是对阿弥陀佛要有信心。如果你对阿弥陀佛都没有信心,那你往生也存在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呢?现在常常听到很多学佛的同修说:“只要好好修持,三宝就会加持你,你就会人生吉祥!”同时,也常常会听到很多人在生活和修行中抱怨:“我
我们现代人在身体上下的功夫最多,生活里面对身体下的功夫最多,一打开电视,那些营养品、养颜液等针对身体的广告也最多,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围绕这个身体在转。有些老太太常为自己的身体发愁,使得现在养颜胶
“人皆趋世。出世者谁。人皆遗世。世谁为之”,就是说这两边都不可取,你逃避世间也不对,在这个世间沉溺于财色名食睡也不对,沉溺于“五欲”也不对。过去有四句话:“财色名食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若能从中跳过去,不是神仙也寿长。”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内心浮躁,浮躁的内心又让人们负面情绪膨胀,愤怒、嫉妒、苛刻、挑剔、计较、索取常常占满了人们的内心,于是失落、绝望、后悔、懊恼等等心情让大家眉宇间布满乌云。但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不
我们应该如何协调人际关系,跟大家结欢喜缘呢?首先要知道,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社会,朋友之间,可以反目成仇;兄弟姊妹,可以为了分财产,打得头破血流;父子之间、母女之间,有时候也非常冷漠;还有师长和弟子之间,以及其他的很多关系,
送你一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得不到,就不要它了,这叫放弃。今天很多人有这个毛病,他明明是放弃,还美其名曰“我已经放下了”。我告诉你,佛教讲的“放下”不等于放弃。什么叫放下呢?记住了,在拥有中超越。就是在你拥有的时候,能够超越它。
为什么不可得?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未来的还没有来,现在的呢?念念不住。你留得住你的念头吗?留不住。那不就结了嘛!
你们觉得应该吗?这一刻你已经有分别心了,已经不叫布施了。布施,并不是觉得他穷才去帮助。布施是干啥?是培养你的慈悲心和奉献的精神。当然,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前就知道他在骗你,这时候你不给就不给吧,给了心里难受,何必呢?还有一种,给了以后才知道
都已经无所住了,你还想干什么?你这就是有所住,而没有无所住。那要怎么办?无所住亦无所住嘛!你已经无所住了,却还想着该怎么办,那就说明你还是有所住,没有到无所住。
诸位,你们的理想太多了。从你们懂事起,到现在为止,没有改变过理想的举手。有几个?只有两三个。关于这个问题,佛法里面有一种提倡。比如成佛,这是人最大的理想,对吧?它属不属于妄想啊?想成佛是不是妄想,我先不下结论,但要告诉你们一句话:成佛不是想来的
佛法里面有一个词,比“与时俱进”更合理。叫什么呢?契理契机。所谓“契机”,就是与时俱进。“机”,指众生的根基。众生的根基,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有种种差异。那怎样契合这些根基呢?佛用智慧来结人缘法讲,要根据不同时代、不同环境和不同人,
关于善男子和善女人的标准,在不同的经典里面,可能有不同的标准。但我想有几点是共通的:第一,向善和向上;第二,起码具有能够淡泊名利的修养;第三,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严格意义上讲,要具备这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很重要,要亲
相信在座的绝大部分人应该都有旅行的经验。我们在选择一次旅行的时候,都有一个行程和一个终点。人生也是如此。平常我们去旅行的时候,会很放松,会尽情地去看那个地方的山、水和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可我要告诉大家,其实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也有很多美好的山
因果观的确立,你讲不讲因果,就可以检验你的信仰有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这个因果观的确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让你讲都会讲,种三因得三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但是这都是书上的,别人说的,不是你自身的因果观。如果一个有信仰的人因果观确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