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胜比丘用一首偈来总结佛陀一生教诲的精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首偈颂有三层含意:其一,宇宙人世间的事物都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由种种的条件组合而成,这是“诸法从缘生”。在现实生活中,当客观条件具备时,我们应该
有人曾经到寺院来问我:“听别人说念观音菩萨很灵,我现在牙很痛,是否念了观世音菩萨后我就不会痛苦了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痛和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痛是指我们肉体的感觉,而苦则是我们内心的感受。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其实并不是说疼痛就不存在了。
若领悟到缘生缘灭的道理,便能通晓不生不灭的道理,入见道初地,无须强忍也能心安神住,叫无生法忍。到了这个时候,你做任何事情都是很自然的。我们通过以下的故事,来领悟无生法忍: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走著,一边注意到在海水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
“佛性”的“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含义。学佛教的人,如果对佛性了解,就会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修身养性,大家可以看看这上面佛性。大家可以看一下,所谓的“性”它有一个不更改的意思,《说文解字》里面“性”一边是心,一边是生长的意思,万物生长有其自然的规律
佛教创建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始创人释伽牟尼在禅定中参悟出有关宇宙人生的真理。按佛经的记载,他当时主要是悟出了「缘生缘灭」和「四谛」的道理。因此人们尊称他为「佛陀」,「佛陀」意即「觉者」。 佛陀悟到世界上各种现象及事物,乃至人的思想感情
会说人话的九色鹿从水中救起即将遇溺的旺恩(忘恩),不求回报。由于很多贪婪的人想得到它美丽的毛皮和鹿角,所以九色鹿求旺恩不要对任何人说出它的藏身处,以免惹来杀身之祸。但是面对国王的重赏利诱,旺恩动心了,他为自己找到藉口:“我的救命恩人只不过是
《三国演义》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桃园结义前,刘备只是一个卖草鞋的,张飞卖猪肉,关羽是个逃犯。桃园结义后,他们兄弟三人有雄心打天下,但仍一事无成。直到三人“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君臣配合融洽,才有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可见,人和是
人有八万四千种烦恼,断除之法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断烦恼证菩提”式的修行,适用于初发心禅修之人,每遇学习成绩差、工作不理想、子女不听话等事情时,心生烦恼,越想越烦,剪不断,理还乱。我们这个时候往往很脆弱,为什么会脆弱?是因为我们无法集
主七和尚慈悲!我遇到过不少关乎“打警策”发生的故事,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九九九年,那个时候我陪同一行禅师到扬州高旻寺,当时参加打禅七的外国人来自于四十多个国家,大约有二百多人,一开始我没料到会“打警策”,对于中国人来说,特别是禅堂里的禅修者来说,打警策是一
从前有一位算命先生算法十分灵验。一天他看到一个人,惊讶万分地对他说:“啊呀!你天生大富大贵,真是千年难遇,你参加科举考试,保准一考必中。”那个人听后很高兴,决定读书做大官。临近考试,他觉得读书很枯燥,倒不如习武有趣;习武半年,他觉得习武很苦,倒
小根人非常简单,就是脑袋不开窍的人,叫小根人。大根人,就是一棒喝,脑袋就开窍的,叫大根人。所谓的小根人一般来说是着相的,他认为我是真的,佛法是真的,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你怎么说是假的呢?他认为钱是真的,都是真的,他就是有“我相”。
我们佛教是这样说的,既然作为人,你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局限性,比如自私、贪心等等。所谓的修行就是不断地修正自己在思维上、行为上的局限性。其实就是一种思维软件的更换,一种提升。
我想请教的是,像我们这些普通的信众,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学习佛法,从般若性空,从缘起性空这一方面来讲,我们的收获,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心灵解药。那么从因果方面讲,我们就是要多行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对我们来说要想修行,要想证得“阿耨多
应该意义上来讲,像卧床不起的这些人,这时候证不证明轮回,其实真的不应该强求的。这个时候可能更多的是应该按他的心,这个要根据因病人而异的。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多陪陪他,多讲讲以前比较开心的事儿,然后慢慢让他开始忘记由病痛而带来的苦,或者说一个人走
平常生活中不要太过计较得失、荣誉、名利,把自己变成赚钱的工具,忘记了生命真正的意义,我们应该回归本性。回归本性不是让我们不去帮助他人、不去挣钱,不履行生活的义务,而是通过善知识的启发,转迷成悟,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整个世界和发生的一切。
人有生、老、病、死,最大的痛苦是死亡。当我们要面对死亡时,其它一切爱恨都变得不重要。正是因为想要解决人生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所带来的痛苦,二千多年前的悉达多太子,放下宫中锦衣玉食的生活,成为一名苦行僧,最终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成为正等正
众生的心都是妄心,这个妄心有什么不好的吗?有妄心就有憎恨,有不高兴,它会一直延续,进而使我们著相。过去某个不开心的相如果一直缠缚著你,就会成为你的心结。佛心是觉悟的心,看透了,不否定,不执著事物,随缘自在,这就是佛心。觉悟的心一定不会被污染,
法无定法。真正通达佛法者,不会去评判事物好坏,而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病,开不同的药方。有些人认为自己修持某个方法好,于是就否定其它的方法。这种思维本身就是错的。佛法是圆融的,学习佛法需遵守闻、思、修三个步骤。有些人强调,只有实修才是学佛,学习
其实,所有佛法都是方便法。去东方、还是去西方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发起修行的愿力和动力。为什么发愿去西方极乐世界的多?是因为阿弥陀佛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其直面众生最直接的苦难:死亡。因此,西方极乐世界对娑婆世界有大吸引力。同样,也有人愿意去东方净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心是什么?不可得是什么?简单地说,昨天已成为过去,未来还没到来,只有当下这一念才是真实的人生。比如,去年有人骂我,今年我还记得,心就是执著过去,你没有回到当下。做正确的事情,不要执著过去的事情,过去已经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