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现代社会文明虽然日渐发达,但众生的杀业却不见减少。放生既简单易行,又有社会意义,因此参与放生、随喜放生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也有不少信徒
印度佛教史中的法难 释恒强 所谓印度佛教史中的法难,即是指外在的世俗力量对佛教寺院、教徒、宗教活动等赖以正常存在的组织形式进行规模性的破坏,造成了佛教不能持续发展甚至生存的障碍。在印度佛教史中,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乘佛教都曾有过辉煌
一、《佛法概论》讲纲 (一)一个态度:大小共贯。法无大小,而发心有大小。阿含是三乘共依的圣典。 (二)两种真实:历史的真实,法的真实。 (三)三个目的:对佛法有基本的了解,树立佛法基本的知见,对佛法有
朗达玛禁佛的原因分析 释恒强 赤德松赞共有五个儿子,大儿子藏玛信佛出家,二儿子和三儿子早死,四儿子是朗达玛,五儿子是热巴巾,即赤祖德赞。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在藏文史籍中常被合称为“三大法王”,在他们的大力扶持下,吐蕃佛教在前弘期得到长足发展
王族护法波斯匿王 释恒强 在汉译经典中,波斯匿王又作卑先匿王,意译为胜军王、胜光王、月光王等,相传与释迦太子同日出生。他曾游学于呾叉始逻国,在佛陀成道后不久继承王位,辖治憍萨罗国及迦尸国。《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说波斯匿王“随寿在世”,命终之后毗琉
观修人身难得 释恒强 经中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如《杂阿含经》中说:“如甲上土,如是生中国者亦尔;如大地土,如是生边地者亦尔”。思惟人身难得,为显密共许的观修法。在密宗诸多经论中,观修人身难得是契入实修的必要前行。本文依《菩提道次第略论》中所说
正念正知的人生意义 释恒强 就世间人来说,一些人与自己的起点几乎相同,但由于各自的人格、气质、精神状态、行为方式不一样,大家的命运也因此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失败、有的人成功,有的人痛苦、有的人幸福。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然而平静之后经过客观的总结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母者,十月怀胎、一年哺乳;为人父者,早出晚归、供给衣食。释迦佛在《增一阿含经》中说: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若是有人将父着左肩上、母着右肩上,随时供给父母
当今弘传声闻律仪的困局 释恒强 汉文系律藏中的声闻律仪包括波罗提木叉与犍度两大部分。波罗提木叉即是我们所熟知的具足戒等声闻七众戒,又意译为别解脱戒。犍度则是僧团日常生活与内部管理的相关规则,是僧团如法学修的制度保证,如《四分律》中有二十犍度及一
佛教反对堕胎的现代意义 释恒强 佛教与其它世界宗教一样,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关爱每一个有情生命。没有出生的胎儿也一样,应当得到与常人同等的人格尊严与关爱。佛教是慈悲的、宽容的,充满血腥的堕胎,在佛教的戒律中被列为杀罪。而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随着堕胎的
一、阿含简介 (一)阿含的名义 原始佛教经藏的内容,有巴利语系的南传五部(nikāya)以及与之相当的汉语系的北传四阿含。阿含,梵语āgama,巴利语同。又作阿笈摩、阿伽摩、阿鋡暮、阿鋡,意译为法归、法本、
学佛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三种: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报。健康、幸福、长寿是一般人的人生理想,这可以通过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达到目的。还有人更进一步,追求亨通、富贵、显达,这可以通过持戒、布施、慈
现在的学佛人随便认个师父、领个皈依证实在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如果太容易了,自然难以引起多少重视,对佛、法、僧三宝的皈依之心也往往因此落入空泛,甚至陷入种种误区。 一些人对佛宝的皈依不到位。虽然很多
《阿含经》中的病缘增上解脱 释恒强 我们学佛修行,如果身病苦起,该怎样如法修持呢? 大家知道,生老病死是有情众生无法逃避的四大烦恼,学佛人也不能规避生老病死的缠扰。为成办道业,福德资粮是不可少的,没有身心的苦痛有利于修行。但对于勤求解脱的修行人,即使
大迦叶尊者修行严谨,对己对人都严格要求。他若是看到僧侣有不如法的言行,通常会向佛陀举罪。但他对当事人少有呵斥,甚至对自己屡屡兴谤、中伤的偷罗难陀比丘尼,最多也只是说“恶女,我不责汝,我责阿难”。[84]而唯独对阿难,动辄声色俱厉地呵责,甚至毫不留情。
恒强法师:禅修的现实利益 释恒强5月4日讲于西园寺七日禅 国内的密集禅修活动在近几年是越来越多,而且几乎次次爆满,这反映了广大信众佛法修学的层次得到提高。就在座的各位贤友来说,显然都有禅修的热情,而且来时一般会有种种期盼。古人常说,克期求证。在座的
恒强法师:布施之道 俗话说,“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这是说衣食钱财这些身外之物,是人们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资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贪欲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原因。佛教的目的是引领众生出离生死轮回,把他们从五欲六尘中解脱出来,但同时也要他们积聚相当的福智资粮,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