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 星云大师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道证法师 济群法师 印光大师 证严法师 太虚大师 净界法师 慈法法师 宽运法师 明一法师 白圣法师 白云禅师 宝静法师 本法法师 本焕法师 本性法师 本源法师 斌宗法师 忏云法师 昌臻法师 常福法师 常照法师 超定法师 超然法师 彻悟禅师 成峰法师 成刚法师 持松法师 崇慈法师 传道法师 传明法师 传印法师 纯祥法师 慈航法师 慈舟法师 慈庄法师 达观法师 达摩祖师 大寂尼师 道坚法师 道信大师 道隐法师 道源法师 涤华禅师 谛闲法师 东初法师 法藏大师
月悟法师问答
  • (月悟法师)受戒后破戒罪过大,不敢受戒,怎么办?

    受戒后破戒罪过大,不敢受戒,怎么办?《华严经·贤首菩萨品》说:戒是无上菩提本。受了戒,便种下了菩提的种子,因缘成熟,必定成就无上菩提,结成佛果。如果不是故意,没有来得及舍戒,便造了恶业,虽然将下堕三途,但真心

  • (月悟法师)怎么理解“见性成佛”?

    怎么理解见性成佛?《坛经》第一品说,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注意直了,直接了当,当下顿悟,不假方便、次第,这就是本经的中心思想见性成佛,也就是天台宗圆教的修法。性是佛性,圆教讲性具善恶,圆教接引上根利器菩萨,善根

  • (月悟法师)怎么如法称谓僧人?

    怎么如法称谓僧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被称为大和尚的僧人,是西晋时期的高僧佛图澄。汉地佛教丛林(僧团)中有严格规定,全寺僧人称这个僧团的住持一人为和尚。和尚称谓,极为尊贵。其余僧人则不能称和尚。由于和尚一

  • (月悟法师)南传内观和天台止观的区别在哪里?

    南传内观和天台止观的区别在哪里?内观(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内观是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

  • (月悟法师)《金刚经》说“如来饭食讫,洗足矣”,乃平凡相,如何理解?

    《金刚经》说如来饭食讫,洗足矣,乃平凡相,如何理解?如来之身,并非杂食身;《阿含经》说佛行离地四指,莲华承足。如来乞食、饭食,为令施者种福田,与三宝结善缘,亦为修行人作垂范。如来原不必洗足,而示现洗足,乃为大

  • 如何理解禅门祖师问东答西? (月悟法师)如何理解禅门祖师问东答西?

      禅门祖师“问东答西”,真实用意是:一、破除学人的种种偏执、邪倒。《坛经》付嘱品第十云:“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  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

  • (月悟法师)天台宗的创立,主要依据哪些经论?

    天台宗的创立,主要依据哪些经论?天台(读阴平、简体字、星宿名)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正依佛经,以《大智度论》为指南,以《中论》为助成,以《大般涅槃经》为扶疏(注解上的扶助),以《大品般若经》为观法,引《维摩诘经

  • (月悟法师)佛教是出世,还是入世?

    佛教是出世,还是入世?佛教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至善圆满的教育,是科学而超越科学的宗教,包括小乘与大乘,旨归唯一佛乘。小乘声闻,舍生死,入涅槃,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轮回。所以,可以方便说,佛教是出世的。大乘菩萨,

  • (月悟法师)佛门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为什么又说“由信门入”?

    问:佛门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为什么又说由信门入?答: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信、解、行、证。无信有解,佛门外人。有信无解,迷信。有信有解,正信。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的疑,是一种修行方法,是信、解佛法

  • (月悟法师)天台宗十问决疑

    天台宗十问决疑月悟笔者经常遇到研习天台宗之佛门缁素,提出种种有关天台宗的疑惑及不明之处,兹归纳为有代表性的十问,并据天台宗祖师大德的意思,以浅显易懂的言词解答如下。一问:请解释何谓教演天台,行归净土?答:

  • (月悟法师)佛教反对偶像崇拜,为何又说塑造、礼敬佛像功德甚大?

    佛教反对偶像崇拜,为何又说塑造、礼敬佛像功德甚大?法无定法,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不过,从根本上说,佛教反对偶像崇拜,强调无我,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是与其他哲学宗教不同而又高于其他哲学宗教的

  • (月悟法师)人天乘(五戒十善)是世间善法,还是佛法?

    问:人天乘(五戒十善)是世间善法,还是佛法?答:修学五戒十善,作为发愿成佛的基础,不取人天之果,人天乘也是佛法;借用《法华经》会三归一义,以三乘(种种善巧方便法)引导众生趣入一乘(佛乘),三即一。修学五戒十善,唯取

  • (月悟法师)如何求生东方净土?

    释昌弘问:1、如何求生东方净土?据《药师经》看,生东似乎比生西要容易些。2、佛涅槃后去了哪里?3、拜佛是否是以色见我(佛)?念佛是否是以音声求我(佛)?4、一切唯心造,心由谁造?5、以不净观对治邪淫,是否不慈悲?月悟

  • (月悟法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与“不善不恶”如何圆融?

    释昌弘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与不善不恶如何圆融?月悟答复: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了,方能自净其意,不善不恶,突破善、恶对待格局,证入圆融不二的佛地。少善根福德因缘,一开始便不善不恶,只能落空,不得

  • (月悟法师)佛教是唯心论吗?

    佛教是唯心论吗?《楞严经》说: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前一句强调唯心,后一句强调唯物。《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点明,色、心的对立,是妄心、妄色,必须空掉色

  • (月悟法师)如何理解禅门祖师“问东答西”?

    如何理解禅门祖师问东答西?禅门祖师问东答西,真实用意是:??一、破除学人的种种偏执、邪倒。《坛经》付嘱品第十云: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

  • (月悟法师)关于数息、随息的问答

    关于数息、随息的问答释昌弘问:南怀瑾老师说息是入和出之间,圣严法师说看着吸到哪里出到哪里,本地一老师说只看着呼气和出气,我按南老师说法打坐已半年,仍散乱得很,烦闷不已,祈请开示!月悟答复:依照天台止观,数吸

  • (月悟法师)天台宗的中观,指的是双破空、假(有)两边?

    问:天台宗的中观,指的是双破空、假(有)两边?答:双破空、假,是别教中观,此三观是次第三观。即空即假,是圆教中观,此三观是圆融三观、不次第三观、一心三观;虽三而一,虽一而三。

  • (月悟法师)出家人为何姓释

    【出家人为何姓释】释是释迦的简称,释迦牟尼佛的姓氏。东晋道安大师首倡:出家人统一姓释。不久,《阿含经》汉译本出现,与之相合;从此,佛教出家人一律以释为姓。《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诸有四姓剃除须发,以信坚固

  • (月悟法师)古人怎么读诵佛经

    【古人怎么读诵佛经】1、于经行或端坐时诵经,当使文句分明,音声辩了不宽不急。系缘经中文句,如对文不异,不得谬误。(《法华三昧忏仪》第九明诵经方法)。2、转读,也就是咏经,以梵呗的声律诵经。《高僧传》有转读、

  • (月悟法师)菩萨会有身病吗?

    问:菩萨会有身病吗?答:普通的菩萨,也会生病。证得初地以上的大菩萨不会生病,但会示现生病,因为众生有病。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转,大菩萨转了第六、七识,分断无明、证念不退、转第八识的同时,前五识(包括色身)

  • (月悟法师)关于“即心即佛”的问答

    关于即心即佛的问答??问:我一直只简单把即心即佛的心理解为与佛无别的心,相信也有不少居士都和我一样,今您把他解为即心即佛,不是说凡夫心就是佛心,此中仍有圆修圆证的过程,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谢谢!另外问一下,您觉

  • (月悟法师)天台宗强调“一念”,专指“第六意识”吗?

    天台宗强调一念,专指第六意识吗?天台宗就藏、通、别、圆四教,对每个名相,皆赋予四种不同的含义。这便是天台宗独有的四教释。以一念为例:对藏教人,指第六意识。对通教人,指第八识。对别教人,指如来藏心。对圆教人

  • (月悟法师)法义论辨好不好?

    法义论辨好不好?法义论辨好不好?因人而异!从好的一方面说,通过双方动机纯正的法义论辩,树立正解;以天台宗的宋初山家、山外之争为例,通过法义论辨,树立并发扬了天台义学的正统思想。从不好的一方面说,法义论辨的双

  • (月悟法师)在家修行应该持戒吗?念而无念,是怎么一回事?

    在家修行应该持戒吗?当然要持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三无漏学,缺一不可。无戒定的慧,是狂慧(世智辩聪)。无慧的戒定,不出四禅八定,不能超越三界。慧是无我正见,加上戒定功夫,才能开发无漏智慧,转凡成圣,了生脱死,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