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即禅观论》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邪异邪。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亦同亦异。非同非异。亦戏论也。以三种法门。无不离四句故。若知一切法。无非即心自性。仍可四句而诠显之。何者
蕅益大师 示净坚优婆夷 极聪明人,反被聪明误,所以不能念佛求生西方;而愚人女子,反肯心厌娑婆苦,深求出离。当知:彼是真愚痴,此乃大智慧。好恶易分,莫自昧也。每见儱侗瞒盱大言欺世之假善知识,遇著老实念佛的樵夫农妇,亦教参禅,推来拽去,自供抚掌。此辈老实人,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
明 智旭法师述 此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即是三般若也。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以生法太广。佛法太高。初心之人惟观心为易。是故大部六百余卷。既约佛法及众生法。广明般若。今但直约心法显示般若。然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是深信、切愿,力行为要耳。 ☆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真能念佛,
智随法师开示原文: 从《灵峰宗论》看蕅益大师对行持的标准,与善导大师的思想也有相通的地方。下面是三段相关的法语。 第一段:“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身不替,便决定横超。” 蕅益大师讲:行持净土法门,无论一天念多少,千声百声十声,下至一声,每天哪怕只念
蕅益大师:非时食戒十大益论 客问杜多子曰。吾闻杀盗淫妄。名为性罪。饮酒昏迷。失智慧种。食众生肉断大慈悲。是以如来制戒。七众同遵。固无惑焉。至于常食养身。有何过咎。而非时食戒。如此严邪。愿闻其旨。杜多子曰。吾正欲申斋法之要。以轨行人。时哉问也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为助,正助合行,如顺风之舟,更加板索,疾到岸矣。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亦多,记数尤为稳当,真操实履之士,岂求异愚夫愚妇哉? 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途:以自力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寒笳集 壬戌(1922)之岁,尝依《灵峰宗论》摭写警训一卷,颜曰《寒笳集》。辛未(1931)仲秋,又为核纂,题曰《蕅益大师警训略录》。今复改集,并存二名。挈录之意,唯以自惕,故于嘉
在家律要广集 明 蕅益沙门 智旭 集 清 (源洪沙门 仪润优婆塞 陈熙愿) 增订 No 1123-1 四分律藏(出龙藏籍字函 节录三十二卷 姚秦三藏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陈增 尔时 世尊。游波罗奈
在处世待人方面,不要总希望没有困难。处世无困难,就会产生我慢贡高之心,自高自大、目空一切。骄傲心起,一定会欺压别人,藐视真理。如果能了知困难境界的本身是虚妄的、是由因缘业力牵引而来的,那困难对我们又有什么伤害呢?
农历五月初三,恭迎蕅益大师诞辰。大师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被后人尊奉为净土宗第九祖。23岁时,发四十八愿,自号大朗优婆塞。听《楞严》时,至“世界在空”、“空生大觉”处,发生疑问,遂决意出家,体究大事。大师平生厌弃名利,以念佛为本,以阅藏著述为业。
菩萨了知现前一念心性,亘古亘今,本不生灭,上等诸佛,下等众生,虽欲不上求下化,不可得也。 然虽发大菩提心,无始虚妄。无明习重,观力轻微,恐易退转,必须将此圆解,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盖吾现前一
《蕅益大师全集》:念佛第一品人,顿悟自心是佛,念念圆明;第二品人,深信自心作佛,念念入理;第三品人,深信佛力无量,念念灭恶。 注:蕅益大师,明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九代祖师,俗家姓钟,字蕅益,号八不道人,由于晚
《灵峰宗论》: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出世圣贤。无真实刚骨,饶你要出生死,决被情欲牵、熟境迷,利名移夺,魔患埋没去。无真正见识,饶你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作两次。发病当头,即使是酷暑三伏天,身子冷到要裹上几条棉被。分分秒秒的痛烈,跟在地狱里上刀山一般。平常人一夜到天明,不过是眼睛一闭一合而已,蕅祖却是像
问:参究念佛之说,当得话头否?既恐今生不悟,来生难保,故用此法,以摄往生。然又恐为参禅开一退步,当作何融通耶?一生参禅,临终发愿,何如? 蕅益大师答:众生颠倒,转说转疑。吾今彻底道破,亦令当来诸有志者,毋泣歧路。既一门深入,何须叠床架屋;更深参究?但观莲宗诸
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述 行者净身口意。至尊像前。应念我及众生。积迷造罪。无救无归。大士洪慈。为归为救。又念大士法身。及十方三宝。体常徧满。无所不在。与我现前心性。平等无二
梵网经忏悔行法 明菩萨戒弟子藕益智旭述 经云。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便得灭罪。此金口明训
歙浦天马院普说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知二偈,旨趣无别。既唯心造,皆是有为;既唯有为,皆如梦幻。然有为有二:一、有为有漏,即六凡法界;二、有为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