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门虽有多种,但不外乎持名念佛与观像念佛。持名念佛根据阿弥陀经所谓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也,观想念佛乃依据,观佛三昧经及观无量寿经所谓眞身观及应身观是也。
佛教艺术 自序 中国佛教艺术之成长与发展 一、亚洲佛教艺术之中心 二、佛教艺术传播之路线 (一)犍驮罗艺术传统及其特质 (二)萨珊艺术传统及其特质 (三)云冈艺术传统及其特质 三、桂林佛教造像与其他造像之关连 四、共同举例研究之必要 近代中亚发掘有关佛教
观世音菩萨救世精神 一、前言 二、新旧两译的不同 三、千手观音之释义 (一)十一面观音──密号变异金刚 (二)一面千臂观音 (三)二十七面千臂观音 (四)五百面千臂观音 四、千手所持之法物 五、观世音菩萨妙用与净土教 六、观世音菩萨应化与密教 七、观世音菩萨
佛说缘起法 一、根本缘起观 (一)缘起的意义 佛法根本的方法,就在探求宇宙万有现象的起因,我们这个世界为宿命造呢?为尊神造呢?抑为无因无缘呢?为有边?抑为无边?为常呢?抑为无常呢?乃至人生的苦恼为自作呢?为他作?抑无因作呢?这种种知见为古代印度宗教哲学家所
佛教的精神 佛教的精神是什么?就是舍己为群,不屈不挠,冒险犯难,坚毅奋鬪的精神。我们只要打开佛教历史一看,就可发现佛教赋有的舍己为人大无畏的精神。二千五百余年的佛教历史,就是无数佛弟子们努力弘扬正法所表现的佛教精神的证言。同时,发源于喜马拉雅山麓
佛法真义 自序 佛法真义 一、佛法的本质 二、证法与说法 三、现象与实相 四、宗通与说通 阿含佛教 一、阿含之意义及内容 (一)阿含之意义 (二)阿含之内容 二、阿含与当时的思潮 (一)当时一般的思潮 (二)正觉思想的化导 佛法根本有情论 一、以有情为本说 二、
现行中国佛敎系统观 中国现行的佛学所流行的派别,有所谓十宗或是大乘八宗等分,若以各宗所被拨类及其思想构通的概念上,或是其研究的对象上,则不外乎五个系统,则以此五系就不难窥整个佛法之全豹矣。 一、分析系的佛学 所谓分析,就是对于宇宙万有若事若相详细分
家庭佛教之教育方针 要建设家庭佛教,首选要建设家庭佛教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不独为培养人生的根本,并且为发扬社会教育的根本。兴复国家,强化民族,莫不始于家庭教育。佛教虽有部分思想讲出世,但对于家庭佛教教育颇为重视。现在我们根据佛陀的经典,作扼要的介绍:
自然哲学与人文哲学 以自然界为中心去研究自然界一般现象的起源,或是其创造的本因或是宇宙自然的本体等等,风行的哲学,就是自然哲学。也就是研究宇宙自然界的普遍一般性的哲学。以此研究的方法类推人文界的内容思索自然界的人文性,即是以人间为主体去研究人间
建设家庭佛教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是佛法应深入民间的正义,今日佛法之所以为社会群众误认为迷信,是由于佛法脱离了社会,甚至距离社会群众太远,佛法形成单调为高等知识游民及少数僧尼所私有。把佛陀珍贵的遗产—经典—都封锁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