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隆修大师封龛法语 (拈封条)云:“八二年来住世间,迁流未有一时闲。而今撒手回头转,超出轮回生死关。今维 焦山定慧寺圆寂首座上隆下修悟公禅师:夙具善根,出现于人世;幼怀大志,效劳于国家。唯念韶光迅速,人事无常。功名富贵,眼前空花。欲离自苦,意欲立出尘劳
为震华法师起龛法语 (拈拄杖)云:“三月将开桃李花,一枝挺秀正堪夸。可怜昨夜无情雨,摧落残红卧土沙!今维 传临济正宗第四十六世玉佛堂上第某代震华乘宝禅师:早发菩提,宿植德本,供养恒沙诸佛,消灭无量愆尤。今得为人,才出头来,即知辞亲割爱,访道寻师。远离诸缘
不与万法为侣之禅宗论 守培法师著 达摩初祖,始来此土,不假方便,直指人心,世人难契无名无相之旨,所以一向面壁无言。后来说正法眼藏,涅磐妙心,教外别传,及如来禅,祖师禅等,皆不得已而言之。然虽假设名言,随机应变,或棒或喝,或指或拳,决不死于一处,活泼泼的,不
释三纲五常人伦之道 守培法师 三纲五常人伦之道,非圣人之正道,亦非凡夫之邪道,乃圣凡过渡之中途也。 孔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谓之道。” 我人天然之自性,圣凡平等,离诸分别。率性而行者谓之道,背性而行者谓之非道。是故孔子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
大学释释自序 正道无二路,有二即成邪。 邪路有千差,无差即为正。 十方三世佛,法门无是非。 此土与西方,圣道亦如是。 以无是非故,皆名为正法。 假使有二人,同时复同处。 评论一事理,彼此互是非。 以有是非故,皆名为邪见。 同是或同非,复名为邪见。 今欲序正教
一夕话 守培法师著 有客从远方来,见访于余。余接见,与客稍谈,客即告退。余入夕复见客于茶寮,客乃谓余曰:无明本有,众生无始,一切法皆从因缘所生,生生不已,无始无终,更无有法非因缘所生者。一切法唯假,无有真法,乃至佛亦假名,不知高明以为如何? 余曰:佛说一切
唯识三十论释 守培法师著 唯识三十论释自叙 曰唯识者,为遮一切法相也。今之则不然。言一切法相不可遮,唯识所变故。遮则名为豁达空。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本颂云:一切法无性。非遮相而何
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 今天,由佛学书局经理沈彬翰居士介绍来此播音台演讲,与诸位结佛法因缘,至为欣幸!今天所讲题目是: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 因何要讲佛教主义呢?因为学佛之人虽多,而真明了佛教主义者甚少。我如是讲,听者必至生疑,谓彼此初未晤面,缘何
谈谈佛教的教育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事物惑故,妄起贪著,作诸恶业也。以有恶业因故,感此种种诸苦之果也。若
退院法语 (捻拄杖)一二三四五六年,拖泥带水入云烟。祖翁田地耕难遍,且把犁耙暂歇肩。印光、禀性愚鲁,知识浅疏,谬承先法师圆老人提拔,看守超岸门户,五六年来,虚担名位,毫无建树。终日过堂吃饭,常走在人前。上殿念佛,都随在人后。传戒讲经,搬砖弄瓦,也不过是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