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六根门头的修行 ——略论《阿含经》中的修根法 释成峰 [提 要]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每个人用眼见色、耳听声的时候,由于颠倒、虚假的我执,总是贪念于自己喜爱的色与声,对于自己讨厌的色、声则予以排斥。由此在内心生起种种苦乐的感受,执著不放以至于起惑造业
净土的概念 净土乃诸佛于因地修菩萨道时,通过发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的誓愿,经多生累劫积功累德而建立的庄严清净世界,为佛所居住之地。净土的净包含两方面:一、众生的清净;二、世界的清净。 相对而言,众生
如何看待佛教徒弘扬外道典籍 ——从《文昌帝君阴骘文》谈起 释成峰 一、前言 近几年来,一些法师和居士印赠流通大量佛经,使很多没有佛法的地区得闻正法,对于弘扬佛法、净化人心起到很大作用,功德很大,实在是续佛慧命的好事。可是也有人用信徒的助印款,印一些
妙 吉 祥 地 (一) 今天看来,家师是一位思想比较保守的老和尚。他的出家,更多是受到家庭的影响。据老人自己介绍,家中祖辈就有人信佛。尊重父母的安排,他曾娶了位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儿子。 学佛之后
皈依共修,法句分享 ——皈依共修时的开示 成峰法师 2008年10月1日 从今天开始,每天早晨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做“皈依共修”。 可能一些老营员知道,这就是我们给大家安排的早课。为什么没有给大家安排跟师父们一起上殿诵念呢?因为很多人还不适应传统的早课,所以“
月 夜 东 林 东林寺,位于庐山北香炉峰下,背靠东林山,与西琳寺之间只隔着一块稻田。每天,晨钟暮鼓敲响的时候,彼此之间,相互应和。 选择到东林,是为了偿还自己的夙愿。苏东坡游览庐山时,在西琳留下了
闽南游·18首 八闽山水几回逢,心远路遥记旧程。 岭上老僧今安在,捎我冰心慰恩人。 车马临海角,鹭鸟夜归巢。 日出登五老,暮暮待朝朝。 夜访五老,问道济公。小月皎皎,竹影婆娑。 茶韵泉泠,法雨清凉。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济公兰若,卧绳床,仰天望月 叮咚流泉响,
今天,咱们来聊聊美猴王孙悟空。 老吴笔下的这只猴儿有个性,原本手下也有一帮小兄弟整天跟着吆五喝六,住着大别墅,吃着环保饮食,逍遥自在,也算是一方土豪。 可是这家伙和他的同胞不一样,简直就是太任性,
慈心的力量——《佛说慈心应作经》点滴 成峰 一、用慈悲面对恐惧 《佛说慈心应作经》简称《慈经》,这部经典在汉传藏经中没有收录,出现在巴利语系的“小部”经中。《慈经》缘起是这样的:曾经有一群比丘,在佛陀的教导下来到一个森林中禅修。森林里的一些树神原
智 者 塔 院 天台山的历史,由来已久。三教在此地都留下了烙印,陈隋之际,有个法名智颙的出家人来到此山,开创了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天台宗。 据说,他当时在山中禅修,震动天魔。临终时,弟子打听他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