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妙有 与有依空立 超定 真.俗.空.有 胜义——真谛,毕竟空;缘起——俗谛,如幻有。或谓缘起的如实相名胜义谛,缘起的假名为世俗谛。约凡圣的差别而言:圣智所见的特殊境界,属于胜义谛;凡情所认识的庸常范畴,属于世俗谛。在菩萨道上,有般若与方便二道:「般若将
心空及第归 超定 欢迎大家来参加一天的共修活动。首先,请各位坐下来,跟我念诵:「禅修以时,当勤精进,志心向道莫嬉戏。水滴能穿石,静处而居,制心勿放逸。南无常精进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这是四十年前吾师续公上人为佛学院的学僧而作。每逢开学、休学(
缘起与空性的统一 人间佛教的奉行者,理想崇高,行履务实,不好高鹜远, 直从基本的做人学起,即人间善行而趣向菩提大道。 超 定 印顺导师在「人间佛教要略」一文,提出他宏扬人间佛教的理论原则:(一)法与律的合一,(二)缘起与空性的统一,(三)自利与利他的合一。这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超定 佛诞与母亲节 台湾佛教继香港特区之后,于三年前获得政府的批准,订释迦牟尼佛的诞辰,并列为国定的假日,时间是五月份第二星期天,也即是国际公认的母亲节。这是台湾佛教界的盛事,僧俗佛弟子团结一致,经过多年的争
四大不调时 超定 从维摩示疾说起 有情色身系地水火风四大要素组成,四大调和则身体勇健,行动方便;一旦有一大失调,即一百一十种病起,四大全失调,即有四百四十种病俱生。这是古代阿毗达摩论师的分析。凡有色身,不免有四大不调的现象发生,有情界如此,诸佛圣人也
依法不依人 「吾爱吾师,更爱真理」,所以追根究底仍是以法为尊为上为第一。 超 定 我佛世尊,化缘已毕,八十岁那一年,于娑罗双树间示现涅槃。所作已办、已度苦海的阿罗汉,只是感叹世间无常,「世尊灭度一何疾哉!」而凡情未了、所作未办的多数弟子们,面临人天眼灭
略述天台宗的四教及其四谛义 超定 上一期依中观的二谛,阐述缘起的生灭与不生不灭,附带提及部派佛教学者对四谛的看法,为真为俗之判,可以说各各「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其见解对后起的大乘空有诸宗,影响至深且巨。我人欲探讨全盘佛法,认清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部
幻生幻灭即是不生不灭──谨以此文纪念幻公 超定 来去平淡的人生 幻生老法师圆寂快三个月了,每想到未能参加他的告别式,送他最后一程,内心不免有遗憾之感。幻公临命终时,我在德州佛教书院讲“空义的起源与开展”,没有来得及看他最后一面,而他荼毗之期,我已飞
三根普被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 ──讲于观音出家纪念法会 超定 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在大乘佛教的化区︰中国、西藏、日本、韩国等地,真是家喻户晓,不论信佛与不信者,人人皆知有这一尊菩萨。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代表了四大菩萨︰观音
菩萨道修证的历程 讲于2003年「佛法度假」 超定 一、解题 1.菩萨道与声闻道印顺导师判摄印度佛教为五期,主流有三:声闻、菩萨、如来。也即是「佛法」、「大乘佛法」与「秘密大乘佛法」三期。依『成佛之道』归类,声闻道是三乘共法,菩萨道属大乘不共法。如约一
为不忘正法而怀念人间佛陀 超定 佛陀的诞生与母亲节 南传佛教徒认定:佛陀的诞生、成道与入涅槃,同在五月的月圆日,而订名「卫塞节」。在世界上的先进国家,也公订五月份的第二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令人联想起一俗一真的两个大节庆,不谋而合。世界各地的人类,为天
发菩提心报亲恩 超定 诸佛欢喜庆新年 中国农历七月,民间信仰:地狱门开,孤魂野鬼回阳世,接受生前子孙的祭祀,所以把七月名为「救鬼月」、「鬼魂回乡度假月」。佛教界也盛行救度地狱饿鬼的瑜伽焰口法门,寺院、街坊、工厂、到处锣鼓喧天,举行大拜拜,放焰口做功德
供僧功德殊胜行 ──讲于盂兰盆法会 超定 盂兰盆法会的由来 每逢农历七月期间,中国佛教徒显得异常地忙碌。一是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一是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萨诞期。由佛欢喜日而衍生了目连救母的故事,正契应于中国文化的孝道思想。地藏菩萨在诸
人间佛教与禅净法门 超定 「人间佛教」的思想,经历将近一个世纪,由播种、萌芽、成长,现在已是开花结果的阶段。作为人间佛教的弟子,务必立足人间,肯定人类的特胜,发掘人人与生俱来的潜能,渐次修学,以期达到大悲、大智、大雄力的佛陀果位;即人的地位,发心修菩
从八相成道看人间佛陀 超定 南加佛教界空前盛会 佛教是全人类依怙的宗教,如何推广佛法,深入社会,普及于人间,使所有一切人认识佛法;从「如是我闻」的信解,乃至于「皆大欢喜,信受奉行」的修证。无疑地,这是正信佛教徒,不分宗派和僧信,大家共同一致的愿望。三宝
修行直从忏悔观心做起 ──讲于药师礼忏法会 超定 罪性本空由心造 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礼佛拜忏,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成为中国佛教徒修行的重要法门。古德开示:「念佛一句,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于是音声佛事的易行道,也
了义不了义的抉择 超定 论题解析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系佛陀开示弟子,修学佛法的四依之一。从四预流支的次第说:「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佛法之要在于慧学,此前之戒学与定学,是为慧学的基础;真能解脱个人生死,体悟真理,究竟成佛的法门是般
缘起无我与生死轮回 超定 缘起无我系佛法不共于世间、外道法的特质所在;而生死轮回也是佛教徒必备的基本知见。无我与轮回,如何于矛盾中求得统一?宏扬佛教的大德们,为阐述生死轮回,成立神不灭论,往往以搬家作譬喻,搬来搬去,房子不同,主人还是那个人。引经言:
缘起的理论与实践 超定 足目双成达彼岸 佛法是由释尊证悟诸法实相,而后为众生宣说的离苦得乐法门。修学佛法的原则:「解行相应」,「教观相资」。藉教理的解悟而如法修行,因修行而证悟真理。理论与实践,在圆正的佛教学派,二者是不能分离的。不依佛法正理,盲修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