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因缘法,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法门,常作如是说。对病的认识,也不离因缘法则。佛教认为,凡夫,本身就是个病人。凡夫病的症状:在思想上,邪知邪见,偏离法性规律;在心理上,喜怒好恶无常,无法自我控制;在身体上,生老病死,难于避免。
什么叫皈依法离欲尊?佛教说: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这是一个思想、制度上改革开放,信仰、道德上缺失堕落的创新、转型的时代。人,放纵着;被人牵着的动物,被放纵着。上海滩的高楼,北京的地铁,深圳的金融街,西藏的游人,这是改革开放
曾经,佛陀也遇到迫害,何况我们凡夫。据佛经说,当年,佛陀提倡平等,反对种姓制,冲击了婆罗门的切身利益,于是,他们恨佛陀入骨,就想方设法迫害他。他们收买了一个叫战遮的少女,故意早早的在佛陀居住的祗园精舍附近走来走去,人们问她早安时,
禅宗中经常有这么一句话:你可知道你是谁?你是谁?谁是你?你可认得来时途?你可找到归时路?你可知道你身置何处?何处才是你的安身之所?明天的天空,是晴朗还是云雨?明天的太阳,是升起还是降落?如果,这么多问题,你只知道太阳何时升起、何时降落,那么,你
三界无怙,惟戒可持 文/释本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大家,皆这么说。可见,规则之重要。规则,中国历史上不缺,西方历史上更不乏。但遵守的如何,无论东西方,就都要另当别论了。 在佛教,特别强调规则的重要性。经律论被称为佛法三藏,其中,律藏便是佛教规则的汇编。佛陀即将灭度的时候,其弟子们哭着请示佛陀:佛陀在世时,我们以佛陀为师,佛陀灭度后,我们以何为师啊?佛陀回答:以戒为师。 戒,便是佛教的规则。但戒是供人坚守与坚持的,否则,只是条文,便无意义。知戒破戒,则是更糟。有人比喻之为
佛教真是理性或者说理信的宗教。在弘法中,我常常感叹这一点。这不是空口无凭,而是确有实据。就以学佛四依止为例。这四依止,多理性,多有智慧啊。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曾经,六祖慧能,某些原因,携着五祖的衣钵脱
佛陀曾说:欠债是件悲哀的事情。我们俗话说:欠债还钱。自1985年出家为僧以来,欠佛欠法欠僧欠天下众生,债务沉重,偿还无力,偿完何时。今日,药师诞。每逢佛诞,我必扪心自问,每一年来,每一月来,每一天来,我都欠下了什么,欠下了多少。
心不外求意不外驰 文/释本性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为之安。慧可取心,了无可得。达摩因此,为之安好了心。 在此,心以了不可得而安,即以无心而安。 心安很重要。 心安则身安,心安则家安,心安则国安,心安则世界安。 以达摩慧可的安
铁链岂能锁虚空 文/本性 佛教讲因缘。 缘生便有,缘灭便空。 此空,非空空如也,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本质空;乃终将无常、变化、失去、灭亡的现象空。 学佛,重在体会空的原理。 我们的贪著、执着,就因不识空理,或者说,识了空理,但没有证入。佛教以为,证得空相、空性,居于空,舍了自他,自他皆空,乃至法空,自然就了无牵挂,也就必然安心、自在、放下、解脱。 有对联说:“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讲的就是此理。 古代,金峰禅师道行很高,名声很大。他视名闻利养为浮云尘土,常常一
红炉片雪 文/释本性 《五灯会元》中,有句:去年今日时,红炉片雪飞。有人理解:红炉片雪,虽洁净,却短暂;虽有却空;似有若无;既辩证又矛盾。 人生,同样——红炉片雪。 回首前尘,浑如清又浊的梦,头绪尚未理出,便又昏昏沉沉觉觉醒醒。这荧光电火,一闪,便是几十年了。 晚间,于峨眉峰上,静听山风,柴房翻书。话说,无根禅师,曾经,不知自己在哪,地下找不着,水中寻不着,火中探不着,空中见不着,因此,了悟无我,从此不再寻找自我。阅此公案,回照自己,仿如隔世,也不知我在哪里,哪里是我,什么是我的前世
修证,必然出现异象。从佛陀到其十大弟子,再到历代祖师,在佛教的修证上,多是异象纷呈。虽然,异象非佛本意。佛,甚至还反对弟子显露异象,认为,这有害于佛教健康的延续与发展。但异象,还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了,并令人广为传诵着。
基于因缘论,世界是一个统一体。统一体的整体和谐,对其存在与发展至关重要。和谐,我的理解,应是不分方位与层次的。也就是说,就某个特定物,在时间上,和谐应该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相互和谐;在空间上,应该是上下前后左右的互相和谐;应该是时间与空间的
根据佛教,溯本追源,佛心本人心,人心本佛心。佛心是觉悟的人心,人心是尚未觉悟的佛心。自然人类,因缘而起。佛性人性,世界本原,本来清净。有情无情,所以污秽,无明外染,激活而来。有如明镜,光明止于尘垢;有如静水,清影没于波澜。思想决定行为,世态随于人心
生死一线牵,生死一线分。什么是人类直至一切众生的永恒主题,我想,那就是生与死。有人轻生重死,有人轻死重生。有人乐生怕死,有人乐死怕生。有人畏死却勇于赴死。有人贪生却不得而生。生死一路,前后两茫茫。多少平凡百姓,旷世英雄,旋演着一场又一场的生死欢歌与
世界,变文明了。有些国家,开始废除死刑。我说,死刑可废,但死刑犯不会除。几十年前,我出生。几十年后,我死亡。出生,我没有选择。死亡,我也没有选择。或者说,出生,我无法选择。死亡,我也无法选择。佛说,众生平等。是啊,对出生与死亡而言,真是如此。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古人这么说。佛教说,过去的过去,未来的未来,现在的现在。是啊,未来的未来,不必为明天忧虑,更何况,明天还有明天的忧虑。飞鸟飞啊飞,不种不收,自由自在,但他自然地存活了,我们不如飞鸟了吗?
古人说:知耻而后勇。在佛教,以能生惭愧心为善法。人类的习性,好比较是其中之一,就让我们把人与其他之物比较一下:我们,高不过树,壮不过山,寿不过石头,小细菌可以让我痛,甚至死。许多人只为了自己的穿暖、吃饱而劳碌一生,默默的来默默的去。有时候,看电
昨天,一位平民信徒来找我,说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谈起这些,便说:师父,组织同行念念经吧,救救股市。听了这话,本来我想与之开玩笑说:佛祖本来就反对赌博,怎么会出手相救呢?因为股市性质等同赌博。但想想,没有说出口。因为,我知道,信徒同不少小股民一样,
平等是什么?平等是义务而不是一种责任。平等、自由、人权,似乎已是天下公理。佛教,也倡导平等。佛教认为:天下生命皆为众生;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众生一律平等。众生平等,所以佛教强调:人与人之间只有素质高低、生活贫富等差别,没有贵贱之分。人与动物
上午,赴郊区。途中,有一毙命的小狗。估计是被车撞死的。没有人去追究谁害死了它,没有人去查寻它的主人在哪,没有人为它收尸,哪怕,移尸到路边。停车看了,我有些难过。泊车路边,取根木棍,推它到路边一树下。我合掌为之诵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等三皈依内容,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