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台山慈恩寺
天台山慈恩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脉龙口处、距离天台县城六公里的白云山上,依洞而筑,汉时即有梵僧隐修, 始建年代不详,历来为清修、隐悟之所,俗称岩庵。春夏秋季洞内时常有白云婀娜飘逸而出。隋开皇十七年(即公元597年)智顗大师的护法伽蓝在此显瑞,距今也已有1400多年历史。据传康熙皇帝亦曾驻跸于此,向往尤甚,曾下令台州知府绘制天台山全图,寻找梦中此地,并御赐龙袍于洞中,以为驻跸纪念。
公元1999年上永下慈老上师振锡至此,得知山中尚有被石渣湮没的人工古洞。于是,老上师令弟子入山踏勘,随后中科院研究小组也跟进考察,竟发现人工古洞冬暖夏凉、干湿分区、通风有序,有着迷宫般的洞天奇观,且有三项洞窟指标居世界之最。
据慈恩寺扩建规划,除了传统的洞窟殿堂,将充分利用十多万平方的洞窟群、以及山体周围岩壁,用现代艺术造就立体《大藏经》、及诸佛本尊的诸多坛城世界;84000多尊不同风格的圆雕、群雕、壁雕、浮雕、线雕、壁画等佛教艺术造像,为今后历史留下我们现代人的杰作,并填补诸多佛教史上的空白。
永慈老法师是一位当今佛教界公认的得道高僧,于2008年正月初七21∶30分舍报圆寂,世寿九十五岁,戒腊七十五夏,圆寂后遵遗愿入坐化缸。法师俗姓余,字华愍,一九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四川省什邡县,十七岁即于峨眉山佛牙殿胜远老和尚前剃度出家,二十岁在成都宝光寺受具足戒,随后在成都近慈寺金刚道场依止能老海公老上师学法、修法,一九五五年到西山云悟寺住金刚茅蓬三年余,得法喜禅乐等诸多成就。一九五八年到云华祖师成道的老云华寺任住持,弘扬禅、净法。一九六二年任五台山任栖贤寺住持。一九六七年因文革法师被遣回什邡县林场劳动,期间坚持梵行衲衣。七十年代初五台山落实宗教政策时回五台山并任广宗寺住持,五台山开山传戒六期,均任尊证师。文革后受邀先后到杭州、扬州、福州、重庆、宁波、普陀山、九华山、天台山等地讲经弘法,为落实宗教政策、恢复丛林规约和佛教正信正见起到了带头作用,曾先后出任福建南山禅寺、乌龙山玉泉寺方丈,期间为四川东林寺等诸多寺宇修复不辞辛劳做了大量工作。
一九九九年九月三十日,永慈老法师前来天台山伽兰菩萨显圣之道场 — 慈恩寺住持,为修复和振兴慈恩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2003年老法师主动退居,将寺务托付给法子—现任主持智渡法师。
2011年2月20日,天台山慈恩寺举办了慈公老上师圆寂三周年的纪念法会和启缸仪式。当念诵慈公老上师名号时,坐化缸出现金光。2月24日开启顶盖,26日肉身出缸,坚固的法体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慈公老上师成就了肉身舍利。
肉身舍利系“戒定慧”熏修而成,是修行成就的一种瑞相和标志,自古以来僧人坐缸者多,但成就肉身菩萨者十分稀有,近年来全国也极少见。慈公老法师以肉身舍利示现人间,是老法师修行成就的表现,更是老法师慈悲众生、广渡有情、弘扬佛法、接引众生步入正信正见的善巧方便。肉身舍利亦是众生的最胜福田,甚难值遇,供养肉身舍利及所在道场的功德和福德必将无量无边,因果不虚,发心者将获得不可思议的世间利益(财运通畅、事业顺利、家庭和美、身体健康等)和出世间利益(离苦得乐,究竟解脱)。
目前慈公舍利塔和慈恩寺道场的建设正在有序进行中,但资金紧缺,尚需要广大信众的大力支持。为了使慈公的心愿能圆满实现,为了我们自己世间与出世间的利益,为了众生的福祉,愿有缘信众珍惜难得机缘,随份随力地加入到建设慈公舍利塔及道场的宏伟事业中来,一起努力,早日把慈恩寺建设好,广弘佛法,普渡众生!我们真诚地祈愿老法师不舍众生,乘愿再来,广渡有情。最后祝大家六时吉祥,身心安和,南无阿弥陀佛!
智渡法师,俗家姓张,法名昌身,字智渡、起渡、妙定及强巴嘉措,皆传承法上师所赐。1963年3月,法师生于浙江仙居的一户普通人家。法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专业,分配在能源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曾从事行政管理、设计和科研工作,富有开拓精神,工作积极努力,常得好评,可谓干一行爱一行的典型代表。
法师出家前即以助缘弘扬佛法为己任,以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帮助兴建佛教道尝帮助信众改善健康、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技术……
法师从1993年以后,先后为浙江、湖南、山东等地寺院规划或方案修正、寺宇修复不遗余力,如:圣寿禅寺、金山寺、铜川寺、慈恩寺、圆通禅寺、广严寺、菩提寺、兴国寺等等。
在法师参与修建、修复的寺院当中,尤其是160亩规划面积、富有传统佛教寺院特征的山东兴国寺,与规划面积690亩、以洞天佛国、玉都古刹为特色的天台山慈恩寺,最为有特色。前者以安邦塔、和谐塔、兴国塔构造齐鲁平原的桂冠,后者则以丰富的洞窟、洞壁和36400多尊形象或名称不重复的佛、菩萨、神圣来充实这一“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古洞”。法师有言:唯以现代世界性的艺术水平,在此展示佛教及其延展文化,打造“现代敦煌”,才对得起古人和子孙。
因为法师所住持的这一慈恩寺,距离县城5公里,正处于天台山南北两大主峰的中心、始丰溪上游、东汉孜禅师即曾弘法之南山区片的白云山上,依洞而筑,历来为清修道场,春夏秋季古洞内时常有白云婀娜飘逸而出,在当地有白云庵、白云洞、白云源头之称,由于洞窟深邃、又被称为黑洞、燃灯古洞。隋开皇十七年(即公元597年)智者大师于新昌示寂,其护法伽蓝菩萨则在此显瑞,距今亦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了。
近年也是灵瑞频频,从2000年12月法师剃度之日,寺内草丛中白云冲天龙王显瑞,从此草丛下石洞中的死水变活解决了全寺的吃水问题,此后,古洞中也发现了更多平静的水域;2002年6月二龙王再次从古洞显瑞空中,鳞甲清晰可辩,全山周围犹如海市蜃楼;2004年5月,洞口间的广场上空出现汉地从未有过的吉祥红云;2005年6月30日才写上墙面的那个“佛”字,竟然会进入2003年拍摄的照片中;2006年济公应梦送像,2006、2007年缅甸白玉观音像多次伸手加持信众……
说到寺内的洞天,这大洞里还有好多个小洞!这个洞通那个洞……真是迷宫般的洞中洞、洞上洞、洞下洞,洞中有水,水中有洞,洞洞相连;各洞洞体形状各异,洞壁千姿百态,凹凸不一,洞的深度至今未能测知。建设中的洞天佛国有如意洞、圆通洞、千佛洞、财宝洞、极乐洞(万人念佛堂)、福聚洞、平等洞、长寿洞、成就洞、降魔洞、消灾洞、慈济洞、救渡洞、药王洞、延命洞、富贵洞、持宝洞、度母洞、南传洞、说法洞、然香洞、不败洞、狮子洞、贤善洞、金牛洞、密行洞、经函洞、示教洞、胜龙军洞、善护洞、善才洞、救胎洞……洞洞艺术、洞洞是法,众多的艺术内容还是首次面世,哪怕仅仅见上一眼,皆种生生世世的福田。
法师慈悲为怀,倡导护生与临终关怀。比如,为了给白血病等绝症病人增加新生的希望,法师多次倡议、开示佛弟子前往捐献造血干细胞,并身体力行、在前往捐献成分血的同时,将自身的造血干细胞血样数据入库,随时准备应召捐献。
对于法师的种种弘法作为,有偈赞云:
讲经修法及五明,八脉五叶持平等;
五道十德果凭因,暖顶忍趣名非名。
普照寺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及摩椴楼为中轴线,组成四进式院落东西配以展庑、禅房、花园等。山门前高台砌筑,石狮列峙。进门为一院,钟鼓二楼分列东西;西北城上嵌碑碣8砖;东北墙下立着明、清时重修碑。
广西南宁天宁寺“先有天宁寺,后有南宁城”,历史悠久的天宁古寺,前身为始建于唐朝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的龙兴寺,是南宁创建年代最早的佛敦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280年的历史了。
据清代《宜宾县志》和《叙州府志》载:千佛台,于中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开凿,并先后在千佛台上建千佛殿、观音殿。北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始建佛祖寺。时香火鼎盛,成为蜀南佛教丛林。北宋黄庭坚留有“
安国寺俗名北寺。在县治西北二百五十步。唐开元元年(713)建。初名镇国海昌院。(安国寺志:会昌初〈841〉莲花涌地而出,僧法昕乃於放生池废址肇葺禅居,延齐安国常主院焉)。会昌五年(845)废。大中四年(
般若寺是都江堰市城北胜境之一 ,坐落在丹凤山南麓,始建于明代宣德四年,明末被毁,清康熙三十八年有僧海林,自郫县金龙寺来开山修葺,又得楚僧东影飞锡于斯,募资纠工,于雍正四年重修殿宇。
广福寺,亦称“庄子沟寺”、“光福寺”。位于川口镇西北13公里处,在今北山乡西北4.5公里的庄子沟村。建于民国五年(1916),主寺莲花台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举行庙会,请来数僧念经。1958年有殿堂3间
护国寺是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代。原为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初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
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也叫九江真如寺,真如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北的云居山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云居山真如寺,因山峰常年云蒸霞蔚,李唐后改称云居山真如寺。古往今来,云居山以其秀丽天成的风景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人们称道。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