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翠屏山千佛寺

寺院名胜 | 作者: [投稿]

四川宜宾翠屏山千佛寺
四川宜宾翠屏山千佛寺

  据清代《宜宾县志》和《叙州府志》载:千佛台,于中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开凿,并先后在千佛台上建千佛殿、观音殿。北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始建佛祖寺。时香火鼎盛,成为蜀南佛教丛林。北宋黄庭坚留有“山绕楼台钟鼓晚,翠屏深处古禅关”名句,使“翠屏晚钟”成为蜀南地区具有独特标志性的人文景观,列入叙州八景。

  明神宗万历(1575-1620)年间的悟禅法师和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天容法师曾两度中兴千佛寺。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仅存残破的古千佛台遗迹。

翠屏山千佛寺-规模

  唐代古刹千佛寺,隐没在宜宾市翠屏山后沿的古树密林之中,占地约15亩,有教职人员20余人,常住居士60余人,信教群众约10余万人。

翠屏山千佛寺-重修

  1995年,宜宾市政府决定迁城东危楼慧明寺于千佛台,重兴千佛寺。首任住持释祖明法师以是因缘传宗续祖,统领全寺僧、众,抓工抢时,于1998年(农历戊寅年八月初八)大雄宝殿首告竣工。主体工程于1999年落成,于当年(已卯年四月初八)佛诞日举行了开光大典。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题了千佛寺寺匾。重修千佛寺的祖明法师,为中国佛教高僧圆瑛大法师第4代弟子

  重光后的千佛寺倚山而建,中轴线上依次为千佛殿、天王殿、地藏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七佛殿;西厢依次为罗汉堂、达摩殿、鼓楼(藏经楼)、西方三圣殿;东厢依次为千佛碑林、翠屏晚钟(钟楼)、东方三圣及十二药叉大将龛塑长廊、揽胜亭,附设念佛堂、五观堂及寮房。在各游道处特设了凉亭台阁,茶园展厅,方便香客游人歇脚。

  千佛寺正前方--翠屏山腹的真觉寺,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后为翠屏书院(市一中的前身),现为赵一曼烈士纪念馆。千佛寺西(右)面毗邻哪吒行宫;后方山顶有直插云霄的双塔,蹬临绝顶,三江风景尽收眼底。

  千佛寺在恢复重建的十多年来,已经资助了三十七名贫困大、中专学生40余万元;扶持贫困山区改善办学条件、兴修水利、建设乡村公路累计10万余元;救灾和扶持贫困户现金衣物累计12万余元。被评为扶贫助学先进(2001年区级)、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先进集体(2005年市级)、向五世格达活佛学习先进集体(2006年省级)、和谐宗教活动场所(2007年省级)。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